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日本能放下夏普 卻放不下民族自尊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2-26 17:22


新浪美股北京時間26日訊 昨天所發生的一切真是充滿了戲劇性。先是孕育經年的一筆重磅科技收購交易終於大功告成,但是太陽還沒下山,局面就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反轉。日本消費電子品公司夏普的董事會宣佈,他們接受了iPhone裝配商富士康近60億美元的收購報價,幾個小時后,富士康就宣佈暫停這筆交易,據報導是因為在最后一刻,又冒出了若幹不為人知的債務。

Quartz報導稱,這一交易前前后后曲曲折折已經經歷了大約四年,之所以備受關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富士康和其伙伴蘋果將得到的巨大推動力。然而,風風雨雨從來就不曾停息,這種罕見的混亂其實正彰顯了日本科技公司的一種典型性困境。


日本的科技企業曾經是整個民族自豪感匯聚的頂點,在許多層面都堪稱是業界先鋒,但在當下几乎所有硬件都“足夠優秀”的環境中,他們已淪落到了掙扎求生的地步。長達幾十年的時間當中,這些日本企業一直滿懷愛國主義精神,汲汲於創造全世界最好的晶片和顯示屏,但現在,這個方向上已經極難取得進展,對於他們當中的不少玩家而言,唯一倖存下來的希望只能寄托在外國企業的收購之上。

幾十年來,日本政府一直積極推動這個國家成為全球科技領先者,制定了被稱為“日本公司”的長期發展計劃,而夏普、索尼、奧林巴斯等等企業可正是這家“公司”的優質“品”。在政府補貼和研發投資的幫助下,日本在相機、電視和其他消費電子品方面,一度都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世界先鋒。

可是,1990年代亞洲金融危機之后,日本企業的這種行業領先地位就開始動搖了,再之后更是每況愈下——尤其是進入智能手機時代之后。韓國和中國的競爭對手都開發出了自己的元件和品,即便在品質上不能完全匹敵日本貨,至少也差距有限,而價格卻便宜太多。於是,日本的一個個科技巨人——以及他們背后的政府——在競爭中轟然倒下了。

哈納(Stephen Harner)1980年代曾經在東京任花旗副總裁,本月早些時候,他在《福布斯》雜誌撰文談論夏普交易時這樣寫道:“整個日本消費電子行業,以及太陽能等子行業都處在危機之中,由於激烈的全球競爭和市場趨勢的反轉,他們的業務和財務都承受重重壓力。與此同時,這些公司裏有不少又確實掌握非常出色的,領先全球的技術。”

夏普就是日本科技巨頭走向衰敗的最新例證。1980年代和1990年代,他們曾經是全球最大的電視製造商,而現在卻非常掙扎。電視銷售在下滑,而他們的安卓手機又沒能在全球消費者面前站住腳。不過,正如IHS Technologies的謝勤益和闐村喜男所指出的,他們依然是“世界上創新能力最強的顯示器製造商之一”。

只是,這種技術優勢並不能幫助改善夏普的財務表現。過去五年來,該公司已經被虧損折磨得苦不堪言。

如果夏普被富士康這樣一家外國公司收購,這一事件就將成為“日本公司”時代結束的標誌性事件。富士康這樣一個買家尤其讓人難以接受,因為該公司來自台灣,而且業務上與內地關係極其密切,兩者都是日本重要的競爭對手。可是,大家又不能不承認,富士康和夏普的合併,無論在財務上還是策略上,都有天作之合的感覺。

富士康的競價對手是日本創新網絡公司——由政府和若幹企業結成的合伙。該公司的最大股東是日本顯示器,而后者本身就是由索尼、東芝和日立各自失敗的液晶顯示器部門組合而成的。

將夏普納入這一合伙,本質上就等於日本政府出面救援。接受這樣一個選項在政治上是很輕鬆的,但是政府輓救殭屍企業,長期角度來講只能進一步削弱日本的全球競爭力。

“這一交易更加宏大的意義在於,如果‘日本公司’不能一致行動,推進創新、管理、競爭力和效率等方面的提升,恐怕就只能換老闆了。”日本政府內閣特別顧問齋藤(William Saito)表示,“目前,許多企業都沒有感受到變革的需要,為了日子還能過下去而沾沾自喜。必須告訴他們,他們是全球經濟的一部分,希望他們能夠就此覺醒,更加努力。”. (子衿)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