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理財

商業銀行成1月債市做多主力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年1月份銀行拿券熱情高漲,單月托管量勁增2277億元,商業銀行成為1月債市做多的主力。信用社、保險、基金、券商等四類機構的當月債券托管量則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顯示市場已現顯著分歧。

據中國證券報2月5日報道,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債登)4日公布的2010年1月份債市統計月報顯示,在當月全市場債券(含央票)托管總量僅增加623.66億元的情況下,商業銀行名下債券托管量月末猛增2277.14億元,成為1月債市出現超預期上漲的最大做多主力。數據同時顯示,信用社、保險、基金、券商等四類機構的當月債券托管量,則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


根據中債登公布的統計月報,截至1月末,債券市場全市場(含銀行間、交易所和柜臺市場)的債券(含央票)托管總量為175918.37億元,較2009年12月末時的175294.70億元小幅增加623.66億元。按投資者分類,1月末商業銀行的債券托管量為123773.59億元,較上月末大幅增加2277.14億元。在繼續成為市場主要影響力量的同時,更成為1月債券市場出現超預期上漲的主要推動力量。

保險、基金、券商三類機構當月的債券托管量分別為15752.82億元、7,890.89億元和976.60億元,分別較上月末凈減少13.97億元、67.95億元和166.28億元。當月減持數量和幅度最大的當屬信用社,其月末托管量為2680.56億元,當月減持1329.79億元,減持比例達到26.5%,成為1月份最看空市場的機構。券商當月債券的減持比例則達到14.55%。

對于1月份各類機構在債券托管量上所發生的變化,分析人士表示,這已經較為直觀地反映出不同機構對于后市的分歧。類似券商、基金等偏重交易型的機構投資者,在1月債市顯著上漲的背景下卻紛紛選擇凈拋出債券,這可能表明該兩類機構對于后市已有所謹慎。而商業銀行在市場資金面寬松延續、信貸緊縮壓力等因素影響下,債券托管量出現大幅上升,一方面存在有被動配置的可能,另一方面也顯示出該類機構對中短期市場的走向仍較為樂觀。

據各品種債券托管量變化的分項統計顯示,由于一級市場發行量較少,1月份國債、地方債等政府債券托管量出現537.91億元的凈減少,而央票、金融債、企業債、短融等則出現小幅度增加。有分析人士稱,如果后期國債、金融債等主要債券品種發行量進一步上升,那么1月份市場的"熱度"就可能有所降溫。對于1月份投資風格相對較為激進的機構而言,政策環境和債券供給兩個方面的不確定性,可能會給該類機構帶來一定考驗。

另外,對于1月債市的運行和不同類型機構的投資風格,中國銀行分析師董德志表示,除了從基本面及資金面角度來解釋1月市場上漲外,從市場行為方面也同樣可以解釋本輪上漲的原因。該市場人士稱,1月份多數交易類機構保持在偏于空倉的狀態,其背后所隱含的預期則是不看好當前的行情,而市場中的投資配置類資金天生是做多的屬性,因此市場中的多方力量強于了空方力量,一旦稍有預期轉變,利率就快速下行,從而造成了本輪債券的上漲。然而當交易型機構具備了做空的力量后,市場的上漲可能將面臨嚴峻考驗。

(劉樹棟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