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金融宏調:逆周期能否實現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在全球經濟金融形勢復雜、國內流動性較為充裕、金融機構綜合化經營勢頭漸起的情形下,逆周期宏觀審慎監管的重要性越發凸顯。

“十二五”規劃建議出臺,構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觀審慎管理制度框架成為金融板塊的首要任務。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2010年金融穩定報告》,宏觀審慎管理框架主要由三方面構成,一是宏觀審慎分析,以識別系統性風險;二是宏觀審慎政策選擇,以應對所識別的系統性風險隱患;三是宏觀審慎工具運用,以實現宏觀審慎政策目標。

近日,《第一財經日報》獨家獲悉,監管部門將考慮各類監管工具復雜程度的差異,循序漸進開展制度建設,設立實施時間表。其中對資本充足率、動態撥備率、流動性比率、杠桿率等基礎監管指標,要求盡早發布規則,力爭兩年內開始實施。


建立和完善逆風向調控機制

宏觀審慎政策的選擇是整個制度框架中的重要一環。央行行長周小川近日指出,宏觀審慎政策首先是逆周期政策;其次是應對羊群效應等市場失效現象,使整個金融市場更加穩健、金融市場參與者更加謹慎;第三是全球化下金融市場迅速發展、金融產品和交易日趨復雜,需要制定和實施更廣泛的國際標準。

“逆風向調節機制是一項跨周期的制度安排,經濟上行的時候,應該增加動態撥備和資本要求,約束信貸過度擴張,防止資產泡沫積累;在經濟下行期,則需降低撥備和資本要求,緩解信貸萎縮以及資產價格下跌,平滑經濟波動。”一家國有大行研究部人士表示。

目前來看,信貸仍是我國最重要的貨幣投放方式和銀行資產構成,而且信貸波動是銀行體系順周期性的主要表現,也是造成系統性風險的重要來源。因此,建立和完善逆風向的貨幣信貸動態調控機制成為重中之重。

分析人士指出,人民銀行等相關部門應在客觀準確判斷宏觀形勢的基礎上創新貨幣政策工具,進行適時、靈活的逆風向調控,建立健全與新增貸款超常變化相聯系的動態撥備要求和額外資本要求,通過逆周期的資本緩沖,平滑信貸投放,引導貨幣信貸適度增長,實現總量調節和防范金融風險的有機結合,在維護宏觀經濟穩定的同時促進金融機構的穩健運行。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