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小QFII首批規模可能約為100億元人民幣

鉅亨網新聞中心


首批獲得“小QFII”發行資格的在港金融機構可能有5-6家,規模達100億元人民幣左右,如果能較快推出,市場資金面偏緊局面可能有所緩解。

據中國證券報6月29日報道,監管機構“已深入研究和推進”的表態令近期市場議論紛紛的“小QFII”一事日漸明朗。

關于“小QFII”的審批標準,香港市場上流傳著兩種說法:一是監管層將制定一些硬性指標,篩選部分機構試點進行,二是推出一套普適的管理方案,所有在港中資機構都能參與。

“目前看來,像融資融券業務一樣通過試點逐步推廣的可能性比較大。”一位消息人士透露,出于風險管控的考慮,“小QFII”應該不會全面放開,預計將以試點形式分批推出,首批獲得資格發行人民幣基金投資A股的在港金融機構很可能有5-6家,規模合計100億元人民幣左右,然后再逐步放開。他預計,這些試點機構發行的人民幣基金主要是通過銀行渠道發售的公募基金,讓香港老百姓有機會參與A股投資,而不是賣給富豪和機構的私募基金。


香港中資證券業協會的統計顯示,目前中資證券機構在香港有20多家,從業人員超過3,000人,所占市場份額約為9%,其中包括國泰君安國際、工銀國際、太平證券(香港)、中信證券(香港)、光大控股、中銀國際、申銀萬國證券(香港)、交銀國際、招商證券(香港)、招銀國際、信達國際、建銀國際、農銀證券等。

此外,多家中資基金已在香港設立子公司。目前,華夏、嘉實、易方達、博時、南方、大成、匯添富、海富通、華安9家基金公司已獲準在港設立分支機構,上投摩根、交銀施羅德等多家基金公司也在積極申請。在這些分支機構中,大成國際已獲得第1類(證券交易)、第4類(就證券提供意見)和第9類(提供資產管理)牌照,易方達、南方等基金公司的香港子公司已經有產品發行。

上述消息人士還表示,首批獲得資格的“小QFII”很可能在中資券商和基金公司中各選2-3家。在中資基金公司中,大成和南方入圍首批試點可能性最大。在中資券商機構中,國泰君安國際、中信證券(香港)和不久前收購了大福證券的海通香港入圍首批試點可能性最大,因為他們來香港開拓市場的時間最早,經驗相對豐富,并且都有發行公募基金的牌照和經驗。

泰達宏利國際投資部副總監胡興表示,預計“小QFII”仍會采取額度審批制,但對申請機構的限制會比現有QFII低,審批速度將會快于現行的QFII制度。

目前,在港的多家金融機構已向中國證監會報送了各自的人民幣QFII方案。因為涉及到資金通道管理問題,這些方案仍有待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外管局和證監會三方聯合審批后才能定奪。

對于A股市場來說,近期的資金面著實堪憂。受存款準備金率上調累積效應、農行IPO和6月底銀行收緊銀根等影響,6月以來銀行間市場資金面十分緊張,盡管央行連續數周凈投放,但貨幣市場利率仍居高不下。

同時,2010年以來新基金雖然保持了高密度發行,但整體募集規模較2009年有較大幅度的下降。在6月以來成立的11只新基金中,有6只基金的募集規模低于10億份,這使得新基金對市場的“輸血”作用大打折扣。

“如果‘小QFII’能在近期推出,將對緩解目前市場流動性匱乏的困境會有一些幫助,但預計‘小QFII’推出速度不會很快,錢也不可能立刻入市建倉。而且,對于目前A股13萬億的流通市值來說,就算100億元的‘小QFII’一下子都投進來,能激起來的水花也不會有多大。”北京某大型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表示。

胡興也認為,“小QFII”的總體規模比較有限,對A股的影響不會太大。“以香港上市的安碩A50ETF為例,在‘小QFII’的消息出來前后,其溢價率并沒有太大變化,說明此事的實際影響有限。但對于穩定A股市場來說,這是件好事。”

盡管業內人士認為不應高估“小QFII”推出對于A股的影響,但新增基金開戶數走低、社保基金提高國內股票投資比例、產業資本紛紛入市等種種跡象預示著A股市場已逐漸進入底部區域。實際上,QFII在2002年啟動并在2005年擴容時都趕上了A股的低位,而且在接下來的市場反轉中獲利頗豐。那么,即將推出的“小QFII”是否也會效仿QFII“抄底A股”?

博時新興成長基金經理劉彥春表示,市場已進入筑底階段,下半年市場投資機會好于上半年。“從估值上看,A股市場已回落至相當低的水平。以金融股為例,按照市場一致預期,銀行股2011年市盈率多數已降至6-8倍區間,市凈率水平也接近歷史低位。”而在流動性方面,劉彥春認為,由于2010年季度間信貸投放相對均衡,因此下半年特別是四季度流動性會比往年寬松。此外,市場的持續下跌會逐步降低上市公司的再融資意愿,從而在資金供求關系方面有利于市場企穩。

(嚴洲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