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鎂業押注未來全球最大鎂基地10年突變
鉅亨網新聞中心
12月24日,遼寧省海城市副秘書長張波離開中科院,急匆匆地從北京趕回海城。“我們準備和中科院合作,在海城成立關于鎂的研發機構。”據本報記者了解,海城即將迎來中國鎂業集團15億美元的投資,和一個全球最大鎂經濟產業區的計劃。
作為全球鎂資源最豐富的地區,遼寧海城的鎂礦資源占了中國的約70%,而中國的鎂礦資源又占了世界的70%左右。“這個項目我們已經跟蹤快10年了,現在決定推出來。項目計劃未來3-5年投資15億美元,達到年產20萬噸金屬鎂的規模。”張波說。
2008年,我國金屬鎂的產量達到63萬噸,占全球產量的85%以上,而其中70%以上的鎂產量都集中在山西。“山西鎂的原料是白云石礦,工藝是皮江法;而遼寧的礦石是菱鎂礦,工藝是電解法。這兩種工藝和原料的競爭我們也都在關注,是個好事,對鎂的應用是一個促進,不過要看電解法的發展能不能跟上了。”中國鎂網總編董春明對記者表示。
15億美元投資
據了解,海城所處的鞍山是全球鎂資源最豐富的地區,已探明儲量約30億噸,占全國儲量的80%和世界的20%,而且品位高、埋藏淺、易開采,大部分礦石的品位在45%-47.5%之間,是世界品位最好的鎂產區。
這樣天然的資源優勢當然不會被人們遺忘。“這次就是要把海城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張波說。
早在8-9年前,海城市就已經在考慮如何開發應用該地區的鎂資源,隨后在技術方面與中科院開始接觸,投資方面與來自香港的中國鎂業集團接觸。“最后是考慮了方方面面的情況,在今年定下了這個項目。”海城市外經委相關人士對記者稱。
據介紹,中國鎂業集團此前也涉足菱鎂礦的開發。目前,中國鎂業集團已經在海城地區注冊了鎂合金和金屬鎂兩家公司,計劃建設年產金屬鎂20萬噸和鎂合金5萬噸項目。
“現在,海城開發區和牌樓鎮已安排好項目建設用地,正在進行開工前的各項準備,2010年夏一期工程將建成投產。”張波對記者介紹。
此外,據記者了解,中國鎂業集團已經進庫750萬美元,并且未來還將在海城注冊2家公司。有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除了中國鎂業集團,國內還有其他企業也參與部分投資。不過,張波稱:“目前,還沒有考慮除了中國鎂業集團外的投資。”
鎂業格局突變
中國鎂業集團投資的其實是一個尚未完全被開發的產業。
“鎂現在的應用開發還遠遠不夠成熟。”董春明說。目前,隨著人們對能源和環境的日益關注,有“綠色金屬”之稱的鎂及鎂合金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而由于其擁有高強度、高剛度、體輕、隔音減震等很多優點,已成為世界公認的取代鋁的最佳材料,在航天、軍工、汽車、通信、電子、醫藥等方面都有著極其廣泛和重要的應用。
據介紹,鎂合金作為最輕的結構材料,可生產出重量輕、耗油少、環保型的新型汽車,能滿足日益嚴格的節能和尾氣排放的要求。一部轎車如果采用鎂合金代替鋁合金,不僅成本能夠降低,而且在轎車強度提升的情況下,整體重量可以減少200公斤左右。
受益于資源優勢,我國在鎂金屬方面在世界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自1999年以來,我國金屬鎂產量保持十年位居世界第一。2008年,我國金屬鎂的產量達到63萬噸,占全球產量的85%以上。其中,山西的鎂產量就占了全國的70%以上。
“現在,國內還沒有形成一家用電解法生產金屬鎂的大企業。”據張波介紹,此次項目建成后,生產的鎂產品將較皮江法工藝的產品擁有質量和規模優勢,因此對其市場空間十分看好。
此外,該投資項目還將重點開發鎂的深加工產品項目,與中科院合作在海城成立研究院。“這也是我們的重點。”海城市外經委相關人士說。
這也是業內人士的共識。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會長康義就表示:“鎂在應用上不管是汽車、摩托車以及包括3C產業和國際上還有很大差距,鎂的基礎研究到產業化還有很大的潛力。應圍繞鎂及鎂加工與應用做文章,拉動鎂內需。”
無論是從原來的產鎂大省里搶奪市場份額,還是在鎂新的應用領域進行開拓,看起來,中國鎂業的格局都即將變化。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