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前11月天津市工業增加值增速全國第一

鉅亨網新聞中心


今年前11個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長23.9%,增速位居全國第一。工業總產值增長31.96%,達到1.52萬億元,累計凈增產值3682億元。

據天津日報12月22日報道,臨近歲末,天津工業又有好消息傳來。今年前11個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長23.9%,增速位居全國第一。工業總產值增長31.96%,達到1.52萬億元,累計凈增產值3682億元。預計到年底,工業總產值將達到1.7萬億元,一年凈增4000億元,相當于“十五”期間五年的增量;將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3000億元,“十一五”累計完成投資8500億元,是“十五”期間投資額的4倍;工業利潤將突破千億大關,比“十五”末增長1倍。

市經濟和信息化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本市工業好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大項目好項目的突出貢獻。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全市新項目新增產值2393億元,對工業增長貢獻率達到65%,重點項目中中海油凈增455億元,大煉油凈增314億元,大乙烯凈增169億元,豐田新皇冠凈增54.35億元,豐田RAV4吉普車凈增46.23億元。

“天津工業近年來始終堅持‘三個不論’引項目、‘三高結構’選項目、‘三個一批’干項目,實施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高水平大項目好項目建設。前面的努力‘栽樹’,今年開始收獲‘乘涼’。”市經信委主任李朝興風趣地比喻。


中航直升機、中船重工、中核集團……53家央企,以及大族激光、研祥、富士康等眾多國內知名民企在天津工業界大力度召喚下紛紛落戶天津。在即將結束的“十一五”期間,天津工業招商引資項目多達3087項,引資額達到4470.8億元,其中,外資項目1112項,合同外資額172.83億美元,新增世界500強38家,累計達到84家;內資項目1975項,總投資額達3295.76億元。累計實施3000萬元以上項目2229項,總投資達10707.5億元,其中,重大工業項目120項,總投資5737億元,占實施項目投資額的60.5%。預計到年底,有65個項目建成投產,完成投資3400億元,占重大項目投資額60%,累計新增產出超過萬億元。

大乙烯、大飛機、大火箭等一批標志性大項目的投產,不僅創造了天津工業的新歷史,而且也搶占了產業發展的制高點,天津工業產業結構更加優化,高端高質高新化的產業體系加速形成。天津工業由“十五”末的六大優勢支柱產業發展成為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裝備制造等八大優勢支柱產業,占全市工業比重超過90%,對全市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95%。

目前,天津工業百億集團已達27家,比“十五”末增加9家,其中,中環、汽車近千億元,中海油、鋼管超過800億元,天鋼、天鐵、冶金、中石化、一輕5個集團超過500億元。大基地建設不斷加快,在濱海新區建設了裝備制造、石油化工、航空航天、電子信息、汽車、新能源六大標志性的產業聚集區,其中石油化工、電子信息成為國家級產業基地,汽車產業聚集區是國家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在31個區縣示范工業園區實施了北車、南車、一重、建龍、奧克斯、比克電池、玖龍紙業、重卡等一批央企和國內知名企業龍頭項目,濱海新區的龍頭作用進一步顯現,區縣經濟實力不斷增強。

天津工業大力引進大項目好項目的過程,同時也是自主創新體系進一步完善的過程。過去5年,天津先后引進中船重工718所、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機械科學研究總院、中國鋼研科技集團等26家國家級大院大所,全面建成國際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等12個國家級創新平臺以及汽車制造、成套裝備等10大產業技術研發平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達到28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達到330家,分別比“十五”末增加了15家和180家,吸引了一批領軍人物和拔尖人才以及國內外近30支一流研發團隊來津創業,呈現出創新人才聚集的良好勢頭。天津工業的產品、工藝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曙光高性能計算機、大推力運載火箭、巨型子午線輪胎裝備、和諧號機車、聚光太陽能電池等一批重大技術實現了重大突破和大規模產業化。

“天津工業的快速發展對全市經濟增長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十一五’期間年均拉動全市GDP增長9個百分點以上,貢獻率達到55%。”李朝興說。

(付影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