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追擊】海航“窺視”深國商仍豪賭,失“晶島”或將很受傷
鉅亨網新聞中心
近期,處於“多事”之秋的深國商(000056-CN)注定了其的不寂寞,繼日前網上盛傳董事長李錦全被情人舉報掏空公司資產被調查後,近日,其控股子公司深圳融發投資有限公司將向渤海國際信托有限公司借款13億元的“高利貸”,而深國商將為上述借款提供擔保的消息更是讓市場一片嘩然,市場紛紛提出質疑。
四面楚歌,深國商為求轉型不惜最後一搏
據悉,此次借款期限為12個月,半年以內年高達利率 9.18%,期限超過半年的,年利率更為高達15%,被業界普遍視為高利貸。那麼深國商何以不惜“借高利貸”呢,皆應公司已基本喪失“造血”功能,深陷債務之殤靠賣資產度日。據了解,公司的根本出路在於轉型,而轉型的前提在於手上有一筆錢,在多家銀行早已拒絕放貸的情況下,求轉型心切的深國商也唯有出此下策,為求轉型不惜最後一搏。
據了解,公司正迫切需要這一筆資金,可謂是生死攸關。深國商相關人士透露通過這筆13億元過渡性信托貸款,晶島項目有望盡快實現開業,隨後通過房產證辦理後晶島項目再融資和經營收入來置換、償還這筆 13 億元借款,因此貸款對深國商、對晶島項目至關重要,將成為晶島項目擺脫巨額債務桎梏順利開業、深國商實現戰略轉型的契機。據相關數據估算,晶島項目開業後會獲得穩定的營業收入,形成穩定的現金流,項目建成正常投入運營的頭三年年均租金收入約為 1.8-2.5 億元,未來將逐步提升。
據悉,雖然遭到了茂業系反對,但深國商借款擔保議案在股東大會表決時仍順利過關。有業內人士表示,“深國商提供了擔保,如果貸款沒有及時償還,渤海國際信托可以選擇向深國商要求償還貸款,也可以要求拍賣地產項目。”若果到時真的無法償還該筆借款,對於目前已處於風雨搖擺中的深國商,無疑喪失了最後的一根“救命稻草”,那麼,緊接下來的股權、資產重組或將不可避免。
同時,由於“晶島項目”佔公司超過90%資產的事實,如果“晶島項目”不保,意味著公司只剩下個“空殼”,加上公司已經負債累累、甚至資不抵債,考慮到之前重組的阻力及當前的經營壓力,不排除公司最終走向破產的邊緣,深國商有面臨清算、股份有面臨退市的風險。
海航集團不惜冒險,或意在晶島項目
面對如此高的風險,償債能力如此之差,渤海信托為什麼敢給融發公司如此大筆貸款呢,其實際控制人海航集團又是在打什麼如意算盤呢?業內人士指出,無論借款是否能按時償還,海航集團或最後都是贏家,若按時償還,公司將獲得高額的利息;如不能按時償還,海航集團或對眾多資本覬覦的“晶島項目”有可乘之機。
據曾調研過深國商的券商指出,按照周邊可比物業的市場價格保守以4.5萬元/平方米計算,晶島購物中心的資產價值為58.5億元。以深國商持有60%比例計,其擁有的資產價值也有35億元,除掉公司目前負債,剩余淨資產價值有25億元,超過深國商總市值。
這就不難理解海航集團敢於借貸的底氣與意圖。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財華中國網 (http://www.caihuanet.com) 或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
FINT[PFSTBMX,175,192,195,226,282,928,935]
X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