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馬"出欄?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浙江經濟似乎走上了復甦之旅。
「我們養殖的是農產品,銷售的是奢侈品。」諸暨市山下湖鎮黨委書記陳迪鋒對本報說,去年該鎮原珠收購價格一度跌到平均養殖成本的60%,但今年第二季度珍珠行情回暖,1-6月全鎮實現珍珠產值26.78億元,同比增長5.63%。到9月底,全鎮珍珠業出口1.2億美元。
「冬天還沒來,『冬天』已經過去了!」10月28日,余姚中國裘皮城總經理馮春海向本報表示,當地300多家裘皮企業訂單已排到2011年,再次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
這是一個有趣的變化。珍珠、裘皮均屬於非民生必需品,這兩個全球最大的產業集群,或許表明浙江經濟已全面回暖?而來自浙江省政府部門的最新數據或可印證這個疑問。
「浙江工業或已跨躍復甦早期階段。」本報獲得的一份浙江省統計局統計報告,以此為題措辭謹慎的表示,浙江工業經濟運行出現了積極變化,包括信貸、生產、價格、利潤以及就業等在內的主要經濟指標,已經依照邏輯鏈條的先後順序逐漸好轉;而在海外經濟企穩回升的影響下,工業出口也逐步回暖。
而本報從浙江省工商局獨家獲得的材料表明,截至9月底浙江新增在冊民企56.1萬戶(不含個體及家庭工業),同比增加7.96%;新增在冊民企12.1萬戶,同比增加18.13%。
民資進場,隱然見端倪。
「雙馬」出欄
浙江各部門統計數據均表明,當地經濟已全面復甦。
本報從浙江省統計局獲悉,前三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5779.6億元,同比增長3.0%;月度工業增加值增速由1-2月的-8.2%到9月的10.1%;工業生產增速月度回升(高低差)達18.3個百分點,季度回升達13.3個百分點,回升速度之快超過預期。
「階段性V形變動特徵比較清晰。」浙江省統計局副局長王傑對本報稱,9月份浙江工業生產增速變動曲線已接近去年6月份的水平,三季度已超過去年同期的水平。
同時,浙江多年來重工業增速高於輕工業的狀況,在去年11月出現逆轉,至今年1月二者增速之差見底,之後呈波動縮小的態勢。到9月份,重工業生產增速比輕工業高2.9個百分點。這是工業經濟復甦的重要信號之一。
與之對照,浙江省工商局的內部資料則顯示,到今年9月底,全省在冊企業71.7萬戶,同比增長5.49%,其中民企同比增長5.97%;新設企業總數74616家,在連續兩年的負增長後同比增長6.91%。
「民企與國企共進互榮,這是一個新現象。」浙江省工商局副局長黃笑蘋強調指出,該省國企資產總額居全國第5位,總資產報酬率居全國第1位,利潤總額居全國第3位。國有經濟增加值年均增長速度1979年-1990年間為15.1%,1991-2007年間為17.2%。
國資進,民資也沒退,浙江經濟復甦之初或可出現「雙馬出欄」之趨勢。
不過,浙江省國資存量本身不大,這次中央四萬億投資資金,浙江省分得的「蛋糕」相對偏少,對浙江而言,是地方政府在主推央企入浙,這部分可能對民資形成了擠壓效應。
復甦路徑和隱憂
「浙江工業選擇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復甦路徑。」浙江省發改委有關人士分析,從全國來看,中國此輪經濟復甦具有基建投資和政策刺激(汽車、家電)驅動的特點,而浙江基礎設施比較完善,投資力度相對較低。
今年1-8月,浙江城鎮投資增長13.8%,增幅比全國低19.2個百分點。同時,浙江農村家用電器擁有水平較高,家電下鄉對相關行業刺激的力度也較弱。而從行業生產增速的變動特徵看,浙江工業選擇了消費品工業→原材料工業→投資品工業→能源工業的復甦路徑。
而在浙江各地,復甦路徑則各不相同。
「我們的『招工難』問題,省長相當重視。」對於數日前與浙江省長呂祖善的言談,全國人大代表、義烏新光集團董事長周曉光意猶未盡。
10月21日,在每年一屆的義烏國際小商品博覽會上,得知周曉光面臨的最大困難是「招工難」時,呂省長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今年的義博會,我們忙得連飯也顧不上吃。」義烏國際博覽中心商戶周堅對記者說,今年義博會整體狀況比去年好,來詢價和咨詢產品的外國客商增加了15%。
據義博會組委會統計,該展覽成交額115.43億元,同比增長11.4%;其中外貿成交額首次突破10億美元,達10.17億美元,同比增長7.1%,占總成交額的61.7%;內貿成交額44.21億元,同比增幅高達13.2%。
而與義烏相比,鄰縣諸暨市山下湖珍珠產業的勃興則閃爍著珠農之淚。該鎮珠農在全國擁有數千萬畝水面,總投資高達15億元。2008年底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原珠價格從最高峰的1000元/斤跌至100元/斤,而養殖成本每公斤就要400元左右,部分珠農被迫「拋盤」。包括民生集團、山下湖(002173)等企業在內,動用數億資金大量收購珍珠。因為眾多養殖戶惜售,珍珠價格已回升了近30%。
同樣對劫後餘生唏噓不已的,還有飛躍集團邱繼寶。去年,這家全球規模最大的縫紉機企業資金鏈斷裂,由當地政府注入了9000萬的財政資金進行重組。重組後,邱繼寶的股份從近99%,降到了30%左右。
不僅如此,台州、溫州、紹興等地政府還相繼下發文件,要求「打破民資路徑依賴」,引入外資、國資等,「稀釋」當地過高的民營經濟比例。
「浙江經濟總體形勢向好,但目前仍不能輕言見底。」浙江省統計局副局長王傑說。
新光集團周曉光則希望政策保持延續性,而地方政府尤其應繼續「推一把力」。例如,當前支持研發、創新的政策力度還不夠,政府應進一步細化相關政策,加強落實。同時,國內有關方面應對國外貿易壁壘的手段仍然偏弱,建議政府加強這方面的制度建設和機構建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