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認識公司債券把握債市投資機遇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公司債券是指公司依照法定程序發行、約定在一年以上期限內還本付息的有價證券。自推出以來,公司債券即以其穩定的收益、較低的風險和較好的流動性等優勢而廣受投資者青睞。至今已有185只公司債券在上交所成功發行上市,發行規模近4000億元,今年到目前的交易量35000多億元,較好地滿足了發行人資金融通和廣大投資人合理配置資產、提高資金收益的要求,公司債券已經成為我國資本市場的新生力量和投資者選擇投資的重要工具。
但是,“股市有風險,投資須謹慎”,債券投資同樣如此,風險無處不在。只有正確認識公司債券,了解公司債券可能存在的風險,才能更好地把握機會、規避風險,贏取更大收益。
一、認識公司債券
(一)公司債券的品種
1.上市公司發行的公司債券:是指依據《公司法》、《證券法》,由上市公司發行的,符合《公司債券發行試點辦法》(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令第49號)規定的發行條件,報經中國證監會核準發行的公司債券。
2.企業債券:是我國存在的一種特殊法律規定的債券形式。按照中國國務院1993年8月頒布實施的《企業債券管理條例》規定,“企業債券是指企業依照法定程序發行、約定在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的有價證券。”根據《企業債券管理條例》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進一步改進和加強企業債券管理工作的通知》的規定,企業債券在審批制度上的歸口管理部門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未經國家發展改革委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發行或者變相發行企業債券”。
3.可轉換公司債券:是指可以在特定時間、按特定條件轉換為普通股股票的一種公司債券。可轉換債券兼具有債券和股票的特性,主要特點為:債權性、股權性和可轉換性。可轉換債券在轉換為股票之前是純粹的債券,但持有者可按約定的條件將債券轉換成股票之后,原債券持有人就由債權人變成了公司的股東,可參與企業的經營決策和紅利分配。
4.分離交易可轉債:是指上市公司公開發行的認股權和債券分離交易的可轉換公司債券。分離交易可轉債的全稱是“認股權和債券分離交易的可轉換公司債券”。顧名思義,分離交易可轉換公司債券,是認股權證和公司債券的組合產品,該種產品中的公司債券和認股權證可在上市后分別交易,即發行時是組合在一起的,上市后自動拆分成公司債券和認股權證。
(二)公司債券的基本要素
與股票不同,認識公司債券首先要把握以下四個基本要素:
1.票面價值。債券的票面價值即面值,是指債券發行時設定的票面金額,目前一般是100元/張。
2.債券價格。債券價格包括發行價格和交易價格。債券發行價格是發行人或其主承銷商發行債券時所使用的價格,也是投資人認購公司債券時實際支付的價格。與債券面值相比較,債券的發行價格有三種形式:當債券發行價格高于面值時,稱為溢價發行;當債券發行價格低于面值時,稱為折價發行;當債券發行價格等于面值時,稱為平價發行。
債券交易價格就是債券買賣時的成交價格。上交所公司債券買賣實行凈價交易、全價結算辦法,即按不含應計利息的凈價進行申報和成交,以成交價格和應計利息之和的全價進行結算。假設某日A債券的凈價報價為108.70元,投資者買賣時就應以108.70元為參考價格來申報委托交易,交易后產生的“成交價”以凈價表示。但結算價仍是全價,即凈價加上應計利息才是實際的結算價。通常投資者的交割單上會分別列明結算價、成交凈價及應計利息額。假設該債券到該日的應計利息額為0.60元,則結算價為108.70+0.60=109.30元。
在行情表上我們還會看到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和最低價。最高價是一天交易中最高的成交價格;最低價即一天交易中最低的成交價格;開盤價是當天開市第一筆交易價格;閉市前的最后一筆交易價格就是收盤價。這些價格指的都是凈價。
3.償還期限。債券的償還期限是個時間段,起點是債券的發行日期,終點是債券本金和最后一期利息的償還日期。償還日期也稱為到期日。在到期日,發行人償還本金和應付利息,債券代表的債權債務關系終止。
4.票面利率。票面利率是指每年支付的利息與債券面值的比率。債券面值乘以票面利率所得數值就是投資者每年可獲得的利息金額。
(三)其他需要關注的因素
一是資信評級。與債券相關的資信評級主要有發行人主體評級和債項評級兩類。發行人主體評級是專業評級機構對發債主體信用及其違約可能性的描述,國內目前一般用AAA、AA、A、BBB、BB、B、CCC、CC、C等表示資信評級由高到低的不同級別。如AAA級評級表示發行人“償還債務的能力極強,基本不受不利經濟環境的影響,違約風險極低”,如“09華能債”、“09長電債”、“09大唐債”的主體評級均為AAA;A級評級表示發行人“償還債務的能力較強,較易受到不利經濟環境的影響,違約風險較低”,如“09天房債”、“09愛使債”等的主體評級均為A+(A+表示該評級略高于A)。
若無財產擔保或第三方保證等增信措施,債項評級一般應與主體評級一致。若有增信措施,則債項評級可能遠高于主體評級。假設一家只有A 級信用的公司找到一家大型商業銀行為其債券提供擔保,該債券的債項評級就有可能達到AAA。
今年11月,為規避個人投資者債券投資風險,上交所對今后新上市的公司債券實行了分類管理。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的公司債券可在上交所競價系統、大宗交易系統和固定收益平臺同時上市交易,發行時可向個人投資者發行:(1)發行人的債項評級不低于AA;(2)債券上市前,發行人的凈資產不低于15億元人民幣;(3)債券上市前,發行人最近三個會計年度實現的年均可分配利潤不少于債券一年利息的1.5倍。不能同時達到上述三個條件的債券,只能通過上交所固定收益平臺進行上市交易,發行時只能面向機構投資者發行。
二是擔保。擔保是發行人為其債券的還本付息提供的進一步保證。投資者應關注擬投資債券是純信用債券,還是擔保債券;擔保是信用擔保(即第三方保證),還是財產擔保;財產擔保的擔保品是股權、土地房屋,還是其他資產,等等。從而理性判斷擔保的效力,以及自己可能面臨的風險。
三是選擇權。即在債券存續期間,發行人或投資人可做出某種選擇的權利。選擇權有多種,如回售選擇權、利率調整選擇權等等。這些選擇權可能是發行人留給自己的,也有可能是發行人賦予投資人的。投資人在投資前應仔細研究債券發行公告、募集說明書以及其他相關資料,把握或應對好每一項選擇。
二、了解投資公司債券可能存在的風險
盡管公司債券是風險相對較小的一種投資,但仍然可能遇到以下幾種風險:
1.利率風險。利率是影響債券價格的重要因素。當市場利率提高時,原有債券的價格會走低,這就是利率風險。一般來說,債券剩余期限越長,該債券在存續期內遇到的市場影響會越多,投資人面臨的利率風險就越大。當然,當市場利率走低時,原有債券的價格就會走高,也會產生利率收益。
2.流動性風險。流動性是指資產能夠以一個合理的價格順利變現的能力。流動性差的債券會使投資者在短期內很難以合理的價格將其變現,從而遭受降價損失或喪失新的投資機會。
3.信用風險。信用風險是指借款人不能履行約定,不能按時、足額支付債券利息或償還本金的可能性。相對其他風險,信用風險發生的概率低一些,但這種情況一旦發生,便會給投資者帶來直接的經濟損失,因而投資人一定要對發行人的資信情況多加了解。
4.回售性風險。當市場利率下降或觸及其他約定條款時,此前發行的有回售性條款的高息債券就有可能被強制贖回,產生回售性風險。
三、巧妙規避風險,把握投資機遇
針對上述不同的風險,主要防范措施有:
1.針對利率風險,可采用分散投資的方法,購買不同期限、不同品種的債券。
2.針對流動性風險,則應在投資前注意分析,盡量選擇交易活躍的債券。同時,注意不要將全部資金都放在一個籃子里,注意分散投資,并應準備一定現金以備不時之需。
3.針對信用風險和回售風險,投資人在選擇債券時應了解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一般來說,發行人的資信等級越高,發生信用風險的可能性越小,收益越有保證,但此類債券的利率會相對較低;相反,發行人的資信等級越低,債券按期償還的風險就越大,作為補償,其利率會相對較高。為此,投資者應全面權衡風險與收益,一般投資者應盡量避免投資經營狀況不佳或信譽不好的公司債券,在持有債券期間,仍應對發債公司保持足夠的關注,以便及時做出正確抉擇。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