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歐洲艱難救贖

鉅亨網新聞中心


歐洲,一場財政緊縮潮正在從南向北擴散。

5月17日,歐元區財長會議審議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財政縮減計劃。當天會議上,德國提議,歐元區各國立法限制赤字。5月20日,法國將召開部長、地方政府、企業以及工會共同參與的峰會,討論赤字問題。愛爾蘭從去年2月開始,就通過增加稅收,降低政府開支的辦法,來減少赤字。

緊縮潮引爆了市場擔憂。7500億歐元救助方案出臺到18日,歐元對美元匯率狂瀉3.4%,在17日觸及4年來最低點。

面對市場波動,17日,歐盟經濟與貨幣事務委員奧利·雷恩婉轉地表示:“不是所有國家都要用統一的方法,加快財政鞏固的步伐……那樣將會讓經濟增長蒙上陰影。”


不過,專以管理政府財政見長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歐洲區主管馬雷克·貝爾卡(Marek Belka)近日對本報記者表示,現在恰恰是歐洲建立更鞏固的財政框架和金融穩定框架,同時加強監督和執行力度、進行結構性改革的絕好時機。

17日歐元區財長會議現場,一位歐盟委員會官員對本報表示, “希臘危機改變了整個(歐洲)的想法”,喚起了歐元區成員國加強財政紀律的政治意愿。

德國加緊布局,德國推動財政緊縮的意愿最強。

德國希望抓住這次歐元危機,重塑歐元區的財政紀律以及管理框架。報道稱,德國財政部長沃爾夫岡·朔伊布勒提出了一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提議各國向德國看齊,將禁止出現財政赤字列入法律。去年,德國通過憲法修正案,從2016年開始政府赤字不得超過GDP的0.35%。

這樣的要求在幾個月前還顯得不可思議,但現在德國已經得到了其他國家的擁護。

奧地利財政部長Josef Proll對德國媒體表示,“考慮到歐洲的高債務狀況,我支持德國的這項法律”;芬蘭財長Jyrki Katainen稱德國的這項自律政策是歐洲討論加強財政鞏固的一個好的開始,但同時也稱“我不確定,是否每個人都準備好這樣做”。

與此相對的是,從救助希臘,到推出面向所有歐元區國家的救助方案,德國一直站在“拖后腿”的一方:或是遲遲不肯拿出具體救助金額,或是為受援助國家設立更高財政標準。

德國政府如此行事固然有安撫國內情緒的想法,但也是出于其對別國政府不負責任行為的憂慮。作為歐元區最大的經濟體,一旦成員國出現“國家破產”危機,德國將是最大的買單方。

歷史記憶也是德國人加強財政紀律的重要原因。

1923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戰敗國德國經歷了一場空前嚴重的通貨膨脹,物價上漲25倍,祖輩攢下的財富化為廢紙。

這段德國人集體記憶中的重要片斷讓德國成為最為遵守財政紀律、最為重視財政鞏固的歐洲國家。這也是德國多年來積極鞏固歐元區國家財政框架的部分原因。

在5月17日的歐元區財長會議上,媒體間流傳稱,德國要求成員國每次申請使用歐盟救助計劃時,都必須經過各國議會的批準。

雷恩和歐元區主席容克在新聞發布會上對此都不置可否,但兩人都表示,成員國在救助計劃的法律和技術性問題上仍然存在分歧。各國財長將在5月21日再次召開會議,討論這些細節問題。

從南至北的緊縮潮

17日的歐元區財長會議上,各國財長特別審議了葡萄牙和西班牙新近推出的財政縮減計劃。容克評價說,這兩個計劃是“富有勇氣的措施,顯示了兩國進行財政調整的決心”。歐盟委員會將對計劃進行深入分析,并將在6月7日的財長會議上提交最終的評估報告。

歐盟27國財長在9日連夜趕制出7500億歐元緊急救助計劃的同時,還頗為罕見得指名道姓:要求葡萄牙和西班牙采取進一步財政縮減措施。

兩天之后,西班牙首相薩帕特羅就宣布,將采取進一步財政緊縮政策,包括公務員薪金降低5%,部長級官員減薪15%,公共部門投資減少60億等措施,總額達150億歐元。西班牙計劃將赤字從2009年的11.2%削減至2011年6%的水平。

這項計劃是西班牙近30年來數額最為龐大的一次財政縮減,這為薩帕特羅在市場上贏得了喘息之機,但卻點燃了一顆“民意炸彈”。

5月16日公布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如果當前舉行一場大選,在野黨人民黨將獲得42.8%的支持率,首相薩帕特羅領導的社會黨只能拿到33.7%的選票,人民黨的支持率領先社會黨9.1個百分點。而一個月前,西班牙失業率攀升至20%時,薩帕特羅政府的支持率還能高于人民黨,保持在相當穩定的水平。

緊接西班牙,葡萄牙也在5月13日宣布進一步縮減計劃,包括公共部門減薪5%,公司營業稅增加2.5%,增值稅調高1%等一系列措施。2009年葡萄牙的赤字水平為9.4%,之前計劃在2010年達到8.3%,2011年達到6.6%的水平。這一計劃公布后,將加速在今明兩年分別達到7%和4.6%的水平。

在“笨豬五國”的成員意大利,一位官員5月16日也表示,意大利政府或將提出額外的財政削減措施。

受金融危機打擊,歐盟國家在兩年里基本維持了財政寬松政策,以刺激實體經濟,拯救金融系統。2007年,歐盟國家平均的赤字水平還為-0.8%,兩年的財政放松將這一成果消耗殆盡,2010年,歐盟的平均赤字水平將達到7%。

如今,歐盟要進入勒緊褲腰帶的年代了。一位歐盟委員會官員對記者表示,如果沒有希臘引發的主權債務危機,人們對歐盟經濟的普遍關切還是財政刺激計劃。“但是,希臘危機改變了整個歐洲的想法。”他說。

雖然歐盟南北經濟模式存在很大差異,但財政緊縮潮卻不僅僅止于南歐。橫跨南北歐的法國宣布將凍結中央政府公共支出,5月20日,法國還將在阿麗舍宮召開部長、地方政府、企業以及工會共同參加的峰會,討論如何減少法國的赤字。據歐盟委員會預測,法國的公共赤字將會在今年達到8%的水平。

向西北看去,愛爾蘭政府從去年2月起就開始增加稅收,此后又實行公務員減薪政策,降低社會保障津貼,壓縮公共開支和公共投資建設。愛爾蘭計劃將赤字占GDP的比重在2014年前后回歸歐元區3%的上限。

改革的最好時機

那些暫時沒有面臨主權危機的國家,也開始感受到削減政府赤字的巨大政治壓力。

5月12日,歐盟委員會出臺改革建議,擬強化歐盟經濟治理,通過完善歐盟層面上的經濟治理,防范希臘債務危機重演。強化歐盟財政紀律、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建立一套長效的危機應對機制是這套治理機制的3個支柱。

《穩定與增長條約》是歐元區的重要支柱,條約中規定各成員國的赤字不能超過其GDP的3%,否則將施以最高GDP0.5%的罰款。然而,在歐元區建立的11年間,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真正被懲罰過。

2005年,德法兩國自身財政狀況不理想,連續兩年突破3%的上限,但兩國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在歐盟財長理事會上凍結了針對本國的懲罰程序,并聯合軟化了《穩定與增長公約》。法德兩國當時宣稱,各國政府在制定經濟政策時,有權根據本國的經濟運行情況采取適當措施。

歐元區的法德軸心聯合動搖《穩定與增長公約》,讓公約的公信力持續下降。希臘危機之前,這一統一貨幣聯盟的支柱幾乎被視為無物。

希臘危機為《穩定與增長公約》正名,各國首腦重新承認其重要性,在歐盟委員會提交的改革方案中,也將加強《公約》的執行力作為首要任務。

在歐盟委員會提交的改革方案中,警戒措施的力度大大增強。歐盟委員會得以直接向違約國家提出警告,而不需理事會的同意。不過,懲罰措施仍然乏力。

一位接近建議書制定的官員對本報表示,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希望能夠對(違規的成員國)施加更大壓力。

改革方案的細節仍有待討論,且需要各成員國協調利益,尋求妥協。

當然,希臘危機后,歐盟進行內部財政改革,加強經濟治理和協調的環境已今非昔比。容克17日稱,二十多年前就《馬斯特里赫特條約》進行談判時,只有包括他在內的3個人支持加強經濟治理,但“今晚人們意識到經濟治理是必要的”。

歐洲政策中心主任Hans Martin對本報表示:“我認為歐洲目前面臨的危機很大程度上是市場所為,但是如果沒有這樣的市場壓力,領導人不會有政治意愿進行這樣的(財政)改革。”

歐元區實行統一貨幣,但卻沒有統一的財政政策。這一直都是歐元區的嚴重漏洞之一。此次雖不是歐盟第一次試圖加強內部經濟協調,但卻可能是走得最遠的一次。

然而,面對財政緊縮潮,市場又出現另一層擔憂:過分的緊縮措施將破壞歐洲的經濟復蘇前景。意大利信貸統一銀行(UniCredit)CEO Alessandro Profumo近日表示,歐洲應該更加注重如何提攜經濟增長,而不僅是削減公共債務。

在17日的歐盟財長會議上,雷恩首次放松了口風,稱歐盟各國不必統一實行財政縮減計劃,“那些財政狀況尚有余地的國家,可以繼續他們的經濟政策”。歐元區財長還要求雷恩在夏天之前,提交縮減措施對歐盟經濟影響的評估報告書。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