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壓力夾擊重點監測船企7月延遲三分之一訂單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上海證券報)
航運市場持續低迷、鋼材價格上漲等多重壓力夾擊我國造船業。記者昨從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瞭解到,7月份,在重點監測的造船企業中有三分之一的船舶由於船東原因而不能按計劃交船。
「據不完全統計,1-7全國共撤銷船舶訂單75艘、388萬載重噸,約占7月底手持船舶訂單總量的2%。其中,7月份取消訂單6艘,34.2萬載重噸。」中船協一份最新研究報告指出。
自去年以來,船舶業的撤單問題一直呈擴大趨勢。今年3月份,工信部裝備司曾披露數據,從2008年10月至2009年2月,全國共撤銷船舶訂單110艘、274萬載重噸,約占手持船舶訂單總量的1.4%。隨後,中船協在5月份又公佈數據顯示,從去年10月至今年5月底,我國全國撤銷船舶訂單累計達152艘、439萬載重噸,約占5月底手持船舶訂單總量的2.3%。
「由於許多船企對於船東撤單都不願披露,因此船企的實際撤單量要遠遠大於統計的數據。」中國船舶工業經濟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包張靜說。
而中船協的報告也說明了這一問題的嚴重性。「統計數據顯示,7月份,重點監測的造船企業稱有三分之一的船舶由於船東的原因不能按計劃交船。」
該報告直言,受船舶延期交付和撤單等影響,以及韓國船舶配套企業為消化庫存對我國進行傾銷,我國船舶配套設備企業所面臨的交貨困難和撤單等情況則更為嚴重。
「比去年更慘的是,今年鋼材價格上漲使得整體造船業利潤進一步被侵蝕。」中船協專家告訴記者,7月份起,國內各鋼廠紛紛上調了7月、8月及9月交貨的船板出廠價格。
根據中船協統計,7月當月全國9個重點城市20mm CCSB船板平均價格約為4050元/噸,環比上漲約150元/噸。8月份交貨價上調幅度每噸在200-500元不等,9月份交貨的船板價格武鋼、寶鋼上調幅度每噸超過700元。
「今年整體造船業新船訂單大幅減少,手持船舶訂單持續下降。」該專家擔憂地告訴記者。據悉,截至7月底我國手持船舶訂單19235萬載重噸,連續10個月出現下降,與年初相比已經下降6%。中船協分析指出,目前我國大部分新興船廠手持船舶訂單到2010年底或2011年上半年,部分船廠2009年下半年就面臨開工不足。
對此,中船協專家表示,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和推進企業聯合重組,是船舶工業產業安全及長遠發展的重大問題,因此,「國家應盡快出台落後產能退出機制,企業聯合重組等結構調整相關政策,使結構調整工作有章可循。」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