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了彈了,下一步"震"向哪?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中國證券報)
筆者上周文章中提及了幾個前期市場中的「想不到」,本周最「想不到」的就是大盤繼續破位下行。目前看,上周筆者顯然是太樂觀了,判斷上出現了錯誤,60日均線和3000點非但沒有形成支撐,指數反而直接面對120日均線並一度擊穿2800點,隨後出現了一定幅度的反彈,只是力度有限。大盤跌過了也彈過了,不論下一步會如何運行,將「暴跌妖魔化」的做法實在不可取。
首先,筆者反思了上周判斷失誤的主要原因。一是對「流行性趨弱」PK「經濟轉暖預期」的力量對比出現了誤差,儘管預計到前者在當前會佔據主動地位,但沒有預料到的是,市場對於經濟轉暖的預期產生了些許動搖,甚至有觀點質疑當前的經濟回暖趨勢。二是對於資金尤其是機構資金堅定殺跌的態度估計不足,3000點一線並沒有成為資金認可的安全地帶,並由此引發了「多殺多」局面。
其次,筆者對資金為何殺跌如此堅決進行了思考。其一,在前期的持續上漲過程中,不少大資金是「後知後覺」的,這就導致其持倉成本較高,一旦有風吹草動,尤其是幅度可觀的震盪,他們的持倉成本和交易原則是不允許其繼續維持高倉位的,追求絕對收益的他們一旦決定撤出會相當堅決和迅速,不僅僅是通過二級市場,還包括大額贖回基金等行為。其二,相當數量的私募和年金之類的資金,有過以前的「過山車」經歷後,一般都有嚴格的止損制度,不會因為指數是在3000點還是2800點。
十幾個交易日驟跌兩成,「A股風暴拖垮全球股市」這樣的觀點出現在媒體,但果真如此嗎?A股摸高3478點時(8月4日),美國道瓊斯指數位於9320點,A股跌到2761點時(8月19日),道瓊斯指數位於9279點;同時點的倫敦金融時報100指數為4671點和4689點、法國巴黎CAC40指數為3476點和3450點、德國法蘭克福DAX指數為5417點和5231點,日經225指數為10366點和10204點。從上面的數據中筆者怎麼也看不到A股「拖垮」全球股市的影子,其實只有香港恆生指數受A股影響較大,但其同時期的最大跌幅也只有6.5%。所以A股出現近兩成的下跌與國際市場的同步性並不存在,是明顯帶有「中國特色」的。
之所以國際股市近期相對平穩,筆者認為可能是海外資金不僅僅看到了最近疲軟的大宗商品價格(油價已經反彈),還看到了法國、德國、日本等在內的主要經濟體在二季度經濟逐漸走出衰退,包括香港經濟恢復增長等信息。
而全球各大經濟體中最「興旺」的中國,其股市近期的大跌有各種候選影響因素:股票上市步伐加快、大盤股高開低走拖累市場、傳聞管理層將嚴查信貸資金去向等等,但有一點我們不要忘記,在我們年內最大上漲幅度達到88%的時候,道瓊斯、金融時報100、法國巴黎CAC40、德國法蘭克福DAX、日經225指數的年內最大漲幅分別只有4.78%、5.02%、6.24%、10.22%和17.55%,因為它們在年初到3月初的那段時間基本處於下跌狀態。所以A股上半年的漲勢確實是依靠「流動性」,而現在的下跌或許是「早就該跌了」,而情緒又可能導致「跌過頭」。
「流行性趨弱」PK「經濟轉暖預期」的局面還將繼續,如果外圍市場能夠在經濟層面進一步給予A股支持,那麼前者強、後者弱的格局或許會趨於平衡。筆者認為,2800點區域應該就是這一次下跌的低位,後面將面臨反彈,主要目標就是週一留下的向下跳空缺口(3020-3046點)和60日均線,或許步伐會略顯蹣跚,畢竟不排除抄底資金「見利就跑」所帶來的壓力,但震盪反彈應該是最近的主要趨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