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馮海寧:治理"工程腐敗"該從哪下手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每日經濟新聞)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了《關於開展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意見》指出工程建設領域存在六大突出問題。中央決定用2年左右的時間,集中開展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

中央有關部門對「工程腐敗」總結了6大問題,實際上遠不止這6大問題。廣州的檢察官曾總結了11個大問題,可以說腐敗滲透到了每一個環節。據披露,在檢察機關查辦的職務犯罪案件中,發生在建設領域的佔了1/3。據相關報道,將工程造價的5%~10%列入「公關費」預算用於行賄,是建築行業的潛規則。

實際上,建設工程領域一直是反腐敗的重點區域,但成效似乎並不盡如人意。而瀏覽相關新聞不難發現一個問題,我們反腐的重點很多時候放在了行賄者身上,對利用權力主動索賄受賄的官員卻關注不夠。中央這次治理「工程腐敗」,已經注意到「一些領導幹部利用職權插手干預工程建設索賄受賄」。顯然,只有對行賄者、受賄者同時用力,才能收到效果。

在我看來,治理「工程腐敗」應該從5個方面下手。首先是從問題建築下手。近年來發生在建設工程領域的重大事件不斷,如塌橋、塌樓等。這些現成的事件無疑都是腐敗的舉報信。有關部門應該深挖這些事件背後的權力腐敗,一方面從中找出規律性的東西,為查處其他腐敗案提供幫助,另一方面嚴懲這些事件的行賄者、受賄者。


其次是對所有建築工程質量進行普查。上海「樓脆脆」事件發生後,建設部要求各地相關部門對建設工程質量進行大檢查,並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派出檢查組進行抽查。但是,這種「敲鑼打鼓」式的檢查方式能發現真問題嗎?更何況,是抽查而不是普查。如果以明察暗訪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全面普查,我相信一定能查出不少豆腐渣工程。

第三是公開建設領域官員的財產,重點審計建設領域的賬目。某地出現了「炒房區長」以及擁有20多套房產的處長,這些官員的個人財產幾乎都是腐敗所得。要查「工程腐敗」,有關部門不妨先從公開建設領域官員的家庭財產開始做起。同時,審計重大工程賬目也能發現「蛀蟲」。

第四是從制度、體制、機制上入手。以招標投標法為例,該法律對招標投標的一些環節缺乏強制性規定,缺少責任約束和追究制度,為一些人為操作因素提供了活動空間。有紀檢官員就指出,某些政府部門集工程立項、資金、招投標、建設、監管、使用於一體,既當業主,又當管理者,是造成腐敗分子「前腐後繼」的體制原因。

當然,拓寬舉報渠道鼓勵公眾舉報也是治理「工程腐敗」的一個手段。這一點中央意識到了,《意見》提出要積極拓寬案源渠道,充分發揮各級紀檢監察、司法、審計等機關和部門信訪舉報系統的作用,形成有效的舉報投訴網絡,健全舉報投訴處理機制。

《意見》還提出,多個部門聯合成立針對「工程腐敗」的治理領導小組。在我看來,治理「工程腐敗」絕對不能是各個部門查自己,而且,治理「工程腐敗」不能是風暴式的,應該常態化。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