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上周末逾兩千套新房入市 均價漲10%
兩岸網新聞中心 (來源:新聞晚報)
在市房管部門頻頻告誡下,近期開發商“捂盤惜售”的情況似有所轉向。上周末,滬上開發商第一時間作出回應,總推盤房源量超過2000套。業內人士表示,除了督促開發商按規定推盤、堅決打擊“捂盤、惜售”外,主管部門還應對市場供需關系進行調控,加大商品住房及保障性住房的供應力度,將是緩解市場需求壓力的有效途徑。
新推房源均價漲10%
記者從“網上房地產”了解到,18、19日,寶山、嘉定、松江、虹口、普陀、楊浦等6區共計推出7個樓盤,總推盤房源達到2108套,面積約為18.71萬平方米。此次新開的樓盤中,大多數都較上次開盤上漲10%左右。
18日,寶山大場板塊的經緯城市綠洲推出112套房源,網上房地產數據顯示參考價格為12500元/平方米,可浮動幅度為20%,而該樓盤6月的參考價格為11000元/平方米,可浮動幅度也為20%。嘉定南翔板塊的金地格林風范城18日推出640套房源,是本次推量最大的樓盤,其參考價格也上漲了12%,達到14000元/平方米。
上周末,楊浦的華潤置地橡樹灣、虹口的寶華現代城市、瑞虹新城也都推出288套及248套房源,報價漲至23000元/平方米和27000元/平方米。
少量多批致供應下跌
結合開發商投資數據和五六月份火爆的土地市場交易來看,開發商在經歷了前幾個月去庫存化、改善現金流之后,開始進入買地開工的新一輪循環。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樓市狀況使得開發商改變快速銷售、加快資金周轉的策略,選擇采用小批量試探性推盤,以供不應求的態勢引發購房者搶購,繼續推高房價獲取更高利潤。
業內人士分析,除去7、8月傳統淡季因素,開發商采取小規模上市、分多次推盤的“少量多批”策略,才是造成上海樓市供應量下跌的主要原因。從近期市場情況來看,部分樓盤即便已結構封頂,達到預售申請條件仍不開盤,這一現象的確存在。
或引發宏觀調控壓力
針對當前商品房銷售中 “少量多批”、“捂盤惜售”有所抬頭的情況,上周舉行的“上海市促進房地產健康穩定發展工作會議”上,市房管局重申,要嚴格執行本市商品房銷售有關申請預售最低面積標準的規定,房地產開發企業盡快申請預售、房管部門盡快審批。
上周末推盤量大增,無疑是開發商對主管部門的這一“嚴打令”最直接的回應。易居中國分析師薛建雄表示,在蓮花河畔景苑在建樓房倒覆事件發生后,上海安監部門要求開發商對在建項目進行一次大檢查,一定程度上使7月初的樓盤供應出現延后。在逐一檢查后,各大樓盤開始陸續推盤,上周末的推盤量大幅反彈也有這方面因素。
業內專家指出,當前樓市回暖態勢已基本確立,但隨著供應量萎縮,未來成交量也將受到限制,開發商盲目樂觀并不可取。如果房價過快上漲,不僅將抑制剛性需求,導致觀望情緒重燃,也會引發宏觀調控的壓力,從而動搖房地產市場回暖的根基。(楊冬)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