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社科院黃平:中美經貿壓艙石時代過去 進入新磨合期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綜合報導


四年一度的美國總統大選,在經過激烈角逐後日前正式塵埃落定,現任總統歐巴馬成功擊敗共和黨候選人羅姆尼獲得連任。外界關注,在第二任期內的歐巴馬,將會採取哪些新的國際政策,而中美關係又將何去何從?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所長黃平在京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指出,未來 4 年美對華政策將大體保持延續性,但中美間的經貿糾紛預料會明顯增加,經貿關係作為中美關係穩定發展的「壓艙石」時代大概將要過去,中美經濟關係或將進入新的磨合期。中國應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強調經濟上互利、合作、共贏。


「歐巴馬連任,其對外政策的變化要小於羅姆尼當選。選舉結果出來前,曾有觀點認為,即使是羅姆尼登上總統寶座,中美關係也變不到哪裡去,但實際上,民主黨和共和黨在對內政策上呈現兩極化趨勢,如果羅姆尼上台,美國的亞洲政策和對華政策也會有很大變化,特別是經貿政策,因為這與其對內經濟政策也密切相關。」談及剛剛結束的美國大選,黃平首先作出了上述判斷。

近年來,中美間的經貿糾紛、摩擦明顯增多,連中國明顯有利於美國的對美投資也不斷受阻。黃平提醒,未來隨著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進一步增加,尤其是如果美國經濟和就業形勢並不見大的好轉,所謂匯率問題、知識產權保護問題、企業公平競爭條件問題等,都將在中美之間繼續引發摩擦,甚至爭鬥。

在黃平看來,即使現在是歐巴馬連任,中美經貿摩擦也不會減少。他警告,經貿關係作為中美關係的「壓艙石」時代將要成為過去式。

「只要中國經濟發展勢頭繼續走好,美國經濟復甦乏力,哪怕兩者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美國的政客、媒體乃至公眾也很容易指責這些是因為中國搶走了美國人的飯碗,或者中國人偷竊了美國的知識產權,並會不斷到世界貿易組織起訴中國企業。」

黃平強調,美國經濟的關鍵還是要把自身問題解決好,而非找借口指責別人,更不要因為政治原因對外轉移矛盾或公眾視線。

至於此前美方不斷施壓的人民幣匯率問題,黃平表示,人民幣匯率其實是把雙刃劍,過去 10 年間,中國對人民幣匯率調整的幅度已經很大,並且目前還在調整中。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期間美國經濟和就業狀況反而更差了,這說明美國經濟不景氣並非因為人民幣匯率偏低,而人民幣匯率未來再大幅度調整對美國的經濟和消費者也未必有利。

為重振美國經濟,歐巴馬在第一任內提出了出口倍增計劃,而中國多年也一直呼籲美方擴大對華高新技術產品出口。

黃平擔心,美對華高新技術出口放鬆今後幾年內都很難,其背後關鍵是中美戰略上不信任,哪怕很多技術其實與軍事毫不相關,但也仍會面臨著美國國會和美國法律、輿論上的諸多屏障。 (接下頁)

[NT:PAGE=$]

展望未來中美經貿關係的發展,黃平相信,中美未來將進入新的矛盾磨合期,不會再是一馬平川。他建議,在中美未來新的磨合期內,中國有兩點需要堅持:一是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二是更要強調經濟上互利、合作、共贏。

至於美國,黃平認為,也需要尊重和適應新世界形勢,包括承認亞洲崛起這一基本事實。他說,目前,歐美主宰世界的大西洋的世紀已基本過去,美國「一超獨霸」的時代也已成歷史。

針對美國「重返亞太」戰略佈局,黃平指出,出於安全、外交和經濟上的考量,美國未來會繼續把戰略重心投向亞洲,要強化她與日、韓、菲、泰、澳的軍事同盟關係,同時也會努力與越南、印度、蒙古等建立所謂夥伴關係,這其中針對中國發展成為區域性大國的色彩非常濃重。

他判斷,歐巴馬下一個 4 年,美國仍將繼續加強對亞太的戰略部署,這是美國的國家利益使然。他說,「美國實際上還是把中國當作另類,最多也無非是『亦敵亦友』 (Frienemy) ,所以要『遏制+接觸』(containgement)」。歐巴馬本人也在與羅姆尼的第三場辯論中把中國說成是敵手 (adversary) 。

美國這樣來定位中國,使中國的許多鄰國處於兩難中。亞洲地區很多國家不願意處於「經濟上靠中國,安全上靠美國」的境地,對於美國「重返亞太」也心存疑慮,擔心中美從此陷入新一場「冷戰」,令亞洲成為是非地。

黃平指出,美國確實也面臨巨額財政赤字、防務預算削減的問題,還有其他很多未知因素 (例如朝核、伊核問題) 的制約。所以,一方面美國在歐巴馬第二任會繼續甚至加大戰略上重返亞洲 (或「戰略再平衡」) 的力度,另一方面也會繼續受到各種內外制約。

黃平認為,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的繁榮與安全,也取決於亞太各國怎樣互動,而不只是美國一家如何說如何做。中國自己不會因為美國要「重返亞太」而打亂自己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陣腳,更不會改變自己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路線。而美國要「重返亞太」,也不能是來主宰和支配。亞太世紀只能是大家彼此和平相處、共謀發展、互利共贏的世紀。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