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7月數據一幅不明朗的"復甦路線圖"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每日經濟新聞)


符合預期卻又略低於市場寄予的厚望,既有考驗之處卻又不乏良好的信號——7月份宏觀經濟數據,在不同專家不同角度的解讀中,成了一幅略顯朦朧、不夠明朗的「復甦路線圖」。

8月11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了7月經濟運行的宏觀數據。在對上述數據進行全方位的解讀後,市場人士紛紛表示,儘管復甦趨勢未改,但數據仍低於預期。「不明朗」的數據意味著人們還不能輕易對「V」型反彈抱定想當然的態度,復甦之路仍有崎嶇。「之前市場對經濟走勢的預期太好,7月份的數據和市場預期之間產生了落差。」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劉煜輝如是說。

「股市大調整是好事,這會讓未來的市場走勢更加健康。但這個調整或許會持續很長的時間,甚至會以年計。」知名經濟學家華生認為。

眾多專家學者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採訪時表示,在上半年超常投資拉動之下,各種「人工助推」的利好已逐步兌現,從7月份開始,宏觀經濟復甦的真實能力將要直面挑戰。


樓市:高價難以為繼

現象:房地產行業在7月份繼續保持高歌猛進態勢,銷售面積和銷售價格連創新高,顯然是對消費增長鏈條的有力拉動。全國商品房的銷售承接1~6月的良好態勢,表現出連續井噴式增長的勢頭。1至7月商品房銷售額同比增長60.4%,銷售面積同比增長37.1%。與此同時,房價也出現了明顯的上漲,前7個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的商品房銷售價格同比和環比連續2個月出現上升,7月漲幅比6月份擴大0.1個百分點。但在另一方面,房價已經逼近2008年的最高價格點位附近,巔峰絕唱勢必難以為繼,市場大好之餘未來房子誰來買成為一個大問題。

分析: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下半年房地產市場量價齊升的格局會繼續向好。但興業銀行資深分析師魯政委則表示,高房價將自住者「逐」出了市場,儘管同時也吸引了一些投機偏好甚至儲蓄性購房者入市,但仍將導致銷量出現萎縮,而這會打擊房地產開發商的投資信心,房地產業通過消費和投資渠道帶動宏觀經濟向上的作用可能趨於弱化。

「房地產行業肯定有泡沫。」銀河證券高級經濟學家苑德軍表示。局部地區房價漲幅過快過高的現象已經引發了政府相關部門的擔憂,這一定程度上會對購房者的心理產生影響。

劉煜輝認為,推高房地產行業是在短期內拉動經濟增長的一個無奈的選擇,存在著一定的弊端。未來房地產市場趨勢如何,投資者還應保持一個謹慎的心態。

信貸:地量不值得悲觀

現象:新增貸款數量一直是寬鬆貨幣政策的代表,但在6月份1.5萬億超常擴張之下,7月份低於預期的3559億「地量」卻讓人有點出乎意料。民族證券報告更指出,大中型國有項目對天量投資「吃肉喝湯」之餘,龐大的、解決就業最為集中的中小企業從此中受益不足20%。

分析:儘管貨幣政策不會出現方向性的大變化,而動態微調已成事實,在操作層面的變動隨時可能會發生,但票據融資到底有多大比例轉化為了信貸,銀行的資產結構調整情況如何,情況仍不明朗。有分析指出,如果貨幣流向不進行調整,中國經濟的真正復甦之路將會十分漫長。

雖然誰也說不清貨幣流向的具體情況,但細究數據本身構成,分析人士卻看出了更多「積極」因素。魯政委針對市場認為信貸減少過大而產生的「悲觀」情緒特地進行了專項分析,他表示,7月份新增貸款跌到了去年11月以來的單月最低水平,但新增總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票據融資大幅下跌,中長期貸款實際並未被壓縮,因此不值得擔憂。魯政委還表示,如果年內未來月份單月新增信貸回落到2000億以內,全年信貸總量控制在8.5萬億以內,倒應該為明年經濟感到慶幸——即便今年信貸大幅回落,保「8」也已無虞,而信貸量大幅控制又能為明年釋放一定程度風險,經濟健康運行的威脅將逐步減少。

規模以下企業:盈利不樂觀

現象: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8%,比6月份加快了0.1個百分點。但從用電量分析來看,規模以下工業企業的狀況卻不容樂觀。

分析:有分析認為,固定資產投資的高峰或許已經過去,而未來會在一個不太大的空間內進行調整。如劉煜輝表示,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總體規模巨大,其增速不可能永遠維持著很高的水平。與此同時,劉煜輝對工業利潤的增長也表示不樂觀,稱工業增加值有時候和用電量的增長情況會發生矛盾。由於工業增加值只統計了規模以上企業的利潤情況,而用電量統計的是全部企業的用電情況,因此「規模以下的企業盈利狀況並不樂觀」。

如果吸納了70%就業人口的中小企業生存狀況沒有大的改觀,那麼未來經濟形勢將不會達到市場的預期。信貸方面雖然向中小企業傾斜,實際上「傾斜不下去。」苑德軍表示,中小企業缺少實質性的擔保,銀行在無回收貸款把握的基礎上很容易出現惜貸。

外貿:依靠外力的「笨熊」

現象:7月份當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2002.1億美元,同比下降19.4%,環比增長9.6%,並且已經是連續5個月增長,外貿逐月回升趨勢基本確立。

分析:外貿緩慢復甦給未來經濟增長注入動力。但從近期國際經濟形勢、大宗商品的價格以及美元的走勢看,這種增長勢頭未來有反覆的可能。儘管苑德軍認為出現反覆屬於正常的現象,但是「外貿出口不太可能再回到2003年至2007年那種高增長的狀態了。」

劉煜輝判斷,外貿未來的軌跡是:在維持住2006年至2007年的水平的基礎上,將進入一個低速增長的階段。而當增速調整下來後,會重新尋求一種均衡的發展水平。外貿發展需要依賴外需的提升,美國經濟緩慢復甦的步調決定了下半年中國的出口仍舊是一頭依賴外力的「笨熊」。

股市:砸破3000點幾率很大

現象:正是因為7月的宏觀經濟數據給市場描繪出了一幅前景不夠明朗的圖畫,A股市場也隨之寬幅震盪,股價上行的曲線不再流暢,機構投資者對貨幣政策的預期也正發生改變,機構之間因看不懂未來走勢而對估值有了困惑,出現了明顯的分歧,多空力量交織博弈,股市也出現了接連下挫。

分析:經濟學家普遍認為,股市大跌中宏觀經濟數據的影響多是心理層面因素,「藉機調整」的內在原因則是獲利盤太過豐厚。

縱觀全球的流動性,各國股市其實都不缺資金,前期支撐全球股指上漲的流動性並未出現逆轉的跡象,資金仍舊以國債和貨幣資金的方式從美國流出,而且有進一步加大的趨勢。

「A股市場顯然脫離了全球資本市場的走勢,處於一種獨立的狀態。」在前期累計獲利漲幅過大的情況下,毋庸置疑資金將要撤離。劉煜輝把這次中期調整看作是一場資金短期趨勢性的調整,「而如果『國家隊』也在撤退的話,那麼極有可能會引起連鎖反應,按照目前的形勢,大盤跌破3000點的幾率非常大。」

而經濟學家華生則表示,由於上半年各種利好基本兌現,因此普漲之後7月份出現調整也是自然的事情。「今年的股市一定程度上和2007年相似——垃圾股大漲,新股狂熱炒作再起,說明市場投機風盛行,出現這樣的調整反而是好事,有利於未來市場的長期穩定。」華生認為,上半年股市的上漲已經充分體現了經濟復甦利好,下一步上漲的餘地有限,加上IPO重啟以及新上市股票逐步放出的大小限、紅籌回歸等,市場供給將會進一步加大。華生認為,在股市已經大幅上漲的情況下,雖然有宏觀經濟復甦以及流動性依然充沛的支撐,決定了股市的下跌幅度有限,但上漲的空間也同樣有限。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