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航上航重組后有望引入央企戰略投資者
鉅亨網楊祺 上海
7月14日消息,ST東航近日發佈公告稱,公司于7月10日召開董事會會議,審議通過了“換股吸收合併上海航空的方案”。
東航和上航公佈的重組方案,早在市場的預料之中。本報6月9日的報導已獨家披露:重組的基本方向為“吸收合併”,“1股上航至少換1.3股東航”。
但更值得注意的是,東航董事會還審議通過了“公司向包括控股股東東航集團在內的不超過十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以及向東航集團全資公司東航國際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定向增發H股股票”的議案。
東航6月9日停牌通告中的一句話:股份公司和集團公司“正在籌畫進一步降低公司資產負債率的計畫安排”。在這裏找到了答案。不過,當時,市場將注意力全都投放于“東上重組”,這一點被忽略了。
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對東航而言,“降低資產負債率”是比“東上重組”更緊迫之事。
2008年12月和2009年1月,為了拯救資金鏈幾近斷裂的東航,國務院國資委曾先后分兩次向東航集團注入人民幣30億元和40億元資金,並通過定向增發的方式注入了上市公司ST東航。但此次發行完成后,以東航截至2009年3月31日的財務資料類比測算,其資產負債率仍高達105.0%。
而為了搶食北京市場,預計近三年內,東航僅在北京的運力投放就將超過50架飛機,所需資金超過150億人民幣。因此,自劉紹勇執掌東航后,外界始終對他如何領導東航擺脫嚴重資不抵債的窘境心生質疑。
ST東航7月13日的公告,給人們提供了新的答案:通過本次非公開發行A股及H股,東航將可募集資金合計約人民幣70.2億元,資產負債率將降至96.5%。而以一年期短期借款利率5.31%的水準測算,本次非公開發行完成后,東航每年節約利息費用就達人民幣3.7億元。
東航的增發預案透露,公司將向“包括控股股東東航集團在內的不超過十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其中,東航集團承諾,它和東航國際認購本次非公開發行A股及定向增發H股的金額,合計不少于人民幣30億元。
而其餘40億元股票,將向其他數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
據瞭解,同屬國務院國資委的其他央企,將會是認購這些股票的主要戰略投資者。
巧合的是,10日,東航召開董事會會議當天上午,國務院國資委主任李榮融來到東航,聽取了由東航各有關部門領導參加的工作彙報。雖然知情者表示,“李榮融是到上海來檢查央企工作的”,不過,在一些東航中層看來,國資委負責人如此正式地聽取東航的工作彙報,尚屬首次。
其實,李榮融7月8日就已抵達上海。當天下午,東航正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北京起飛,共迎世博”新聞發佈會。據悉,參加完北京的活動,劉紹勇等東航領導當晚就趕回了上海。
在“東上重組”的敏感時刻,李榮融的到來,自然引起人們的遐想。
多位東航內部人士表示,李榮融來到東航,關心的絕不會僅僅是“東上重組”,而應該是東航的整體發展。
“增發完成后,東航不但將扭轉資不抵債的狀況,同時也有望使公司的股東結構更加完善。”東航一位內部人士說。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