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公告

索羅斯:俄羅斯人或要求普京仿效新烏克蘭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1-30 09:20


如果歐洲慷慨地提供了經濟援助,那么一個穩定而繁榮的烏克蘭將證明,俄羅斯的財政困境要歸咎於普京本人。俄羅斯公眾繼而可能會要求他仿效新烏克蘭。貝爾納-亨利•萊維與喬治•索羅斯在紐時聯合撰文指出,,歐洲的獎賞將是一個新的俄羅斯,從強大的戰略威脅變成潛在的戰略伙伴的俄羅斯。這就是其中的利害關係所在。這篇文章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一年前,一個嶄新的烏克蘭在親歐洲的抗議活動中誕生。抗議驅使前總統維克多•f•亞努科維奇(viktor f. yanukovych)下臺。而今天,盡管俄羅斯軍隊仍在支援烏克蘭東部的分裂勢力直接開展軍事襲擊,但是那種驅使數以十萬計的民眾聚集在基輔獨立廣場上的信念,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


舊烏克蘭低落消沉、腐敗叢生,而新烏克蘭謀求成為它的對立面。這種轉型是一場參與式民主的罕見實驗,是一個民族團結起來打開國門,接納現代性、追求民主、轉向歐洲的宏偉冒險。而這才剛剛開始。

這場實驗之所以引人注目,不僅體現在面對分裂分子,努力捍衛烏克蘭的領土完整,而且也體現在建設性的工作上。廣場抗議的支援者,已經從反對派變成了國家的建設者。

很多在政府和議會中供職的人,自愿放棄了高薪工作來為國效力。娜塔莉•杰里斯科(natalie jaresko)曾經是投資銀行家,現在是新任財政部長,月薪只有幾百美元。志愿者也在為烏克蘭境內100萬流離失所的人提供幫助,並且為各部部長和地方政府擔任顧問。

但是,新烏克蘭面臨著來自舊烏克蘭的有力挑戰。舊烏克蘭牢固地盤踞在與商業寡頭勾結的國家官僚機構當中。此外,改革派還必須面對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明顯敵意,他愿意不惜一切代價來破壞烏克蘭的穩定。

但還有一個不足之處,新烏克蘭還是一個嚴格保守的秘密,不僅世界其他國家不得而知,連烏克蘭公眾也並不了解。激進的改革已經發芽,但尚未開花結果。

將如今的烏克蘭與2004年的格魯吉亞進行比較,就能得到一些啟發。在那年當選總統后,米哈伊爾•薩卡什維利(mikheil saakashvili)立刻換掉了受人痛恨的交警,移除了用來向司機索要賄賂的路障。於是公眾很快意識到,事情已經向好的方向轉變了。

遺憾的是,烏克蘭目前還沒有找到一個類似的示范性項目。基輔的警察機構將受到重組,但如果你想要申請駕照,還必須像以前一樣行賄。

薩卡什維利是一位具有革命精神的領袖,他最初打擊了腐敗,但最終卻將它轉變成了政府的壟斷行為。相比之下,烏克蘭實行參與式民主,它依靠的不是某一位領導人,而是權力的制衡。民主國家行動緩慢,但在長期卻具有優勢。

最大的問題是,烏克蘭會有長期的未來嗎?盡管俄羅斯的金融危機日益加深,但是普京似乎已經認定,自己可以在烏克蘭完全站穩腳跟之前,在經濟下滑拖垮自己的支援率之前,搞垮新烏克蘭。

這位俄羅斯總統正在加大對烏克蘭的軍事和財政壓力。上周末,馬留波爾遭到了多股勢力的襲擊,北約(nato)稱,這些勢力受到了俄羅斯軍隊的支援,這削弱了有關分裂勢力是獨自行動的說法。

烏克蘭將在軍事上捍衛自身的安全,但它也亟需經濟上的援助。它迫在眉睫的需求為150億美元(約合940億元人民幣)。但為了確保烏克蘭能夠存活下來並鼓勵私人投資,西方大國需要做出提供額外資金的政治承諾,而具體的數額取決於俄羅斯實施打擊的力度,以及烏克蘭的改革取得多大成效。

改革派表達了希望為所有支出負責的愿望。他們想要避免舊烏克蘭經常出現的那些資金流失的弊病。他們正在大規模地通過法案,但同時也邀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繼續實施監管。

遺憾的是,就像民主國家的行動會十分緩慢一樣,歐盟這樣的民主國家聯盟更加緩慢。普京正在利用這一點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面臨考驗的不只是烏克蘭的未來,還有歐盟自身的未來。失去烏克蘭將是一個重大的打擊;它將讓一個基於武力而不是法治的俄羅斯的替代方案得逞。但如果歐洲提供了烏克蘭需要的經濟援助,普京最終將不得不放棄他的侵略行為。目前,他可以聲稱,俄羅斯的經濟困境是由西方的敵對舉動造成的,而俄羅斯公眾認為他的說法可信。

然而,如果歐洲慷慨地提供了經濟援助,那么一個穩定而繁榮的烏克蘭將證明,俄羅斯的財政困境要歸咎於普京本人。俄羅斯公眾繼而可能會要求他仿效新烏克蘭。這樣,歐洲的獎賞將是一個新的俄羅斯,從強大的戰略威脅變成潛在的戰略伙伴的俄羅斯。這就是其中的利害關係所在。

貝爾納-亨利•萊維(bernard-henri lévy)是一名哲學家,著有《人面獸心》(left in dark times: a stand against the new barbarism)一書。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是投資家和慈善人士,也是開放社會基金會(open society foundations)的董事長。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