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負利率時代終結? 高興還得悠著點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國2月份CPI為3.2%,創下20個月新低,但并不意味著通脹已經遠去,負利率時代結束的說法也不靠譜,百姓不要高興的太早,而需要多一份謹慎,別揀了芝麻丟了西瓜。

國家統計局3月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2月份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3.2%,低于目前1年期存款利率3.5%,結束已維持24個月的負利率時代,成為中國從2010年下半年宏觀調控以來,物價調控的一個標志性的節點。這本是件令人高興的事情,但在錯綜復雜的經濟形勢下,百姓還是不要高興的太早,需要多一份謹慎和理性。

2月份CPI大幅度下降并不意味著通脹已經遠去。今年前兩個月的CPI本身是很反常的,今年1月份是春節,而去年2月份是春節,這種錯位導致今年1月份的CPI高,而2月份春節過后,蔬菜價格回落,又導致CPI突然降下來,真正回到正常還是要看3月份。而且,從更嚴格的定義來講,2月CPI同比上漲3.2%,只是月份的數據,至少要觀察三個月的數據,再下負利率時代結束的結論。

推動中國物價上漲的因素猶存,通貨膨脹壓力可能反彈。考慮到外圍不確定性因素可能帶來的輸入性通脹壓力,以及政府可能在今年繼續資源價格改革,對于未來的通脹形勢不可掉以輕心。年內物價運行面臨的最大不確定性因素是伊朗局勢動蕩導致的國際原油價格的波動,近期國際原油價格已經創下近十個月以來的新高,未來如果持續上漲,可能給國內帶來較大的輸入性通脹壓力。


2月CPI漲幅創20個月新低,引發市場的降息預期。在歐美經濟繼續緩慢復蘇、國內經濟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中國貨幣政策很有可能會做出相應的調整:央行還有下調存準率的空間,并且可能在二、三季度連續降息兩次,每次下降25個基點。這樣看來,“正利率時代”能夠維持多久,還需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持續兩年的“負利率時代”終結了,百姓早已被折磨的疲憊不堪,投資思維和理財規劃難免還處在努力跑贏CPI的時代。中國經濟減速了,負利率終結了,投資也該換擋了,但到底怎么調整?這是個大難題和大挑戰,需要繼續關注經濟形勢和市場變化做出判斷,不要銀行存款開始成功戰勝CPI了,資本市場上的投資卻開始遭遇滑鐵盧,這樣難免“揀了芝麻丟了西瓜”。

最重要的是,中國不再“保八”,意味著經濟增長存在下行壓力,實體經濟將全面緊縮。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了30多年,主要靠投資和出口來拉動,早已形成了巨大慣性。一旦這輛列車減速,就會造成企業生產窘困、既有產能過剩、居民就業困難,連帶引發金融與社會問題。未來關鍵不是要跑贏CPI,而是要保住“飯碗”的問題。“負利率時代”終結了,工作生活卻遇到困難,幸福感仍然不會強烈。

(劉樹棟 撰稿)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4006744482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