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北京改革有道 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降低
鉅亨網陳律安 綜合外電
(圖:AFP)
中國的債務問題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近來頻頻躍上新聞版面,不過一些跡象顯示,債務風險已有降低跡象。
穆迪指出,這是由於北京當局改革地方政府債務所致。
《CNBC》報導,穆迪資深分析師 Nicholas Zhu 表示,藉由將現有債務轉成成本較低、到期日延後的債務,以及將債務上限設定在 16 兆人民幣,已讓風險下滑。
如果中國2016年發債金額與2015年相較,仍持穩於 3.8 兆人民幣,穆迪預期有 54% 的債務將如上述完成換債。
地方政府融資工具(LGFV)已經困擾中國經濟好一段時間。根據最新公布的審計數據,截至 2013 年上半年,在外流通債務從 2010 年的約 10.7 兆人民幣,成長到達到 17.9 兆人民幣。
2014 年底,中國國務院將地方政府的發債量限縮在 16 兆人民幣,並指示地方政府籌得的資金只能用於公共建設而不是一般庶務;此外,債務水平與官員評比掛勾。
穆迪預期,中國要發生上層政府、省級、主要城市的債務違約,可能性相當低。截至目前為止,這些債務都有商業銀行、資產經理人、機構投資人、或是保險公司承接。
Zhu 還提到,本月稍早,人行稱它將開放合格個人投資人透過銀行買賣地方債。
不過,這並不代表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已經消失。Zhu 指出,國營事業的負債透明性不高,潛藏著未爆彈。
著名的中國大空頭 Kyle Bass 就曾警告,為了放款給國營企業以及基礎建設,中國銀行業承接了大量債務,這將成為中國式的金融危機,威力恐更甚美國的次貸風暴。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