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中國企業"平常心態"受考驗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國際金融報)


在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期中,貿易保護措施再次密集「發威」。10月6日,歐盟決定對中國產無縫鋼管徵收最終反傾銷稅。10月7日,美國又宣佈對中國產無縫鋼管發起反傾銷、反補貼合併調查。

分析人士指出,在當前「危機時代」和危機過後,中國都會成為貿易摩擦多發的國家,應該學會以平常心應對。

貿易保護新動作密集

美歐這兩起無縫鋼管案背後與硝煙未散的輪胎特保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輪胎特保措施出台後的第三天,《華爾街日報》就曾指出,奧巴馬對中國輪胎加征關稅的舉措有可能會令美國更多的行業發起抵制「中國製造」的行動。


在這篇報道中,擁有70萬會員、代表美國國內產業發起輪胎案的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主席雷歐·傑拉德就曾對即將採取的貿易保護活動有所暗示。

「以鋼鐵工人聯合會為代表的美國產業工會在輪胎特保案中嘗到了甜頭,當然就會繼續發難了。」上海WTO事務咨詢中心法律政策部有關專家表示。

另據業內人士介紹,美紡織產業和工人聯合會正在醞釀對中國輸美紡織品提起特保調查申請。

與美國遙相呼應的是,另一大貿易體歐盟也把中國作為發起貿易保護措施的主要對象。商務部預警信息表明,歐盟產業界對中國戶外服裝、三聚氰胺以及太陽能電池板等產品的調查也在醞釀中。更有歐盟產業界人士向新華社記者證實,歐委會將於近期建議把針對中國皮鞋的反傾銷措施延長15個月。

輪胎特保案的示範效應正在全球持續發酵,阿根廷、巴西等發展中國家也紛紛加入對「中國製造」採取貿易保護措施的行列。

摩擦將成常態

「在全球需求萎縮的現實環境中,貿易摩擦增多是必然的,可以預見的。」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所所長張燕生說。

而由於中國目前已經是全球第三大貿易體和第二大出口國,因此中國成為了這一輪全球貿易保護風潮針對的首要目標,目前全球一半以上的貿易摩擦都針對中國。

商務部貿研院世界經濟貿易研究部主任梁艷芬表示,在全球經濟復甦尚不穩定,各國短期內不能尋找到新的替代產業引領經濟走出低谷的前提下,各國都試圖通過擴大出口拉動本國經濟增長,這意味著對於中國產品來說貿易摩擦問題很難在短期內徹底解決。

儘管如此,上海WTO事務咨詢中心法律政策部有關專家指出,中國應該以平常心看待貿易摩擦,因為如果「中國製造」實現了轉型升級,那就意味著由原來與發達國家的「夕陽產業」競爭轉向了與「朝陽產業」競爭,貿易摩擦會不斷發生。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