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榨季交替鄭糖短期調整不可避免
鉅亨網新聞中心
業內人士認為,新舊榨季交替之際,糖價高位運行的風險加大,近期鄭糖1109合約可能將從此前的連續上攻轉為寬幅振蕩調整,但在美元疲軟及國內通脹的大背景下,鄭糖轉向單邊大幅下跌的可能性極小。
期貨日報11月3日消息,由于全球食糖新榨季供需預期由過剩轉為不足,國際糖價上演過山車行情,再次接近年初30美分的高點。國內鄭糖自10月份突破前期6000點重要阻力位后,一路上漲至接近7000點關口,目前國內白糖主產區現貨報價也均穩定在7000元/噸以上。從周一糖會公布的信息來看,新舊榨季交替之際,糖價高位運行的風險加大,近期鄭糖1109合約可能將從此前的連續上攻轉為寬幅振蕩調整。
新榨季國內供需有望均衡
2009/2010榨季國內白糖減產造成了市場供需緊張格局,給糖價提供了上漲基礎。11月1日在桂林舉行的全國食糖會議對新榨季國內食糖產量進行了預估,全國主產區除海南以外,甘蔗種植面積都有小幅增加,在后期天氣正常的情況下,各產區食糖產量(除海南以外)都有望高于2009/2010年度水平。根據糖會上的信息,2010/2011年度我國食糖產量在1174萬噸左右,同比增長100萬噸左右。由此可以粗略估算新榨季國內的總供給:期初庫存50萬噸,古巴協議進口40萬噸,國儲糖120萬噸左右,預計還將繼續增加進口配額50萬噸左右,國內總供給大概在1434萬噸左右。消費量按照每年5%的增長速度計算,約在1450萬噸左右。因此,新年度國內食糖供需有望達到均衡,投資者應該理性看待市場熱炒的供需缺口。
印度恢復食糖出口,國際糖價高位承壓
今年國際糖價波動比較劇烈,主要是因為主要產糖國巴西和印度食糖產量不確定,變化幅度較大。前段時間巴西港口運輸問題導致外運減少,給國際糖價提供了有力支撐。值得注意的是,印度聯邦政府已同意今年12月份到明年3月份期間分階段出口100余萬噸食糖。實際上,9月份印政府就已原則同意出口57萬噸食糖,但考慮到11月份國內節假日期間的需求有可能會增加,因此放慢了批準出口食糖的相關手續。印度初步打算從12月開始先出口50萬—70萬噸食糖,然后根據實際情況再逐步增加出口量。初步預計明年一季度印度將有200萬噸左右的食糖出口,后續是否繼續出口還不確定,取決于官方決策。
作為僅次于巴西的全球第二大產糖國,印度重返出口市場給國際糖價帶來一定壓力,原糖3月合約在30美分處承壓,進入高位盤整區。近期南寧現貨報價上漲幅度要大于外盤漲勢,剔除增值稅的影響,按照原糖加工損耗5%計算,目前從巴西進口原糖處于盈虧平衡點附近,進口壓力不容忽視。
后市政策調控力度漸強
2009/2010榨季國家向市場投放了8次、合計170多萬噸儲備糖,糖價一直控制在6000元/噸以內。此后農產品期貨隨著國內通脹加劇以及外盤商品大漲一路走高,鄭糖也隨之突破6000點,期間的過快上漲存在不理性因素。新榨季伊始,國家便向市場投放了21萬噸儲備糖以保證市場供應,可以看出國家調控糖價的決心。近期國家加快了原糖加工速度,今后根據情況還會繼續投放儲備糖以滿足市場需求。
綜合看來,通過本次糖會給出的產量預估以及政策指引,鄭糖近期調整在所難免。盡管現階段國內白糖供給偏緊短期內難以改善,但同時也需謹防缺口因素被資金過度炒作。此外,印度重返出口市場使國際糖價高位承壓,國內進口壓力也隨之增大。目前廣西甘蔗收購價格確定在350元/噸,低于市場預期,這也給近期鄭糖的大幅上漲敲了警鐘,上周五鄭糖1109合約尾盤再度跌停也反映出有調整的需要。不過,在目前美元疲軟以及國內通脹的大背景下,鄭糖轉向單邊大幅下跌的可能性極小。新糖大量上市之前,鄭糖1109合約有望維持在6500—7000點的區間內振蕩調整。
(劉洋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