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人民日報》市井問收入呼籲改革意味深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每日經濟新聞)


春江冷暖,總有先知者。

11月19日和12月3日,《人民日報》的兩篇呼籲收入分配改革的調查報道引起了市場的高度關注。市場在猜測,《人民日報》的兩篇文章是不是意味著,在即將開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將重點討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並將其作為明年中國經濟改革的重點任務?

市場的「敏感」並非沒有理由。在多次重大政策改革出台前夜,以《人民日報》、新華社為代表的中央媒體均以不同的方式提前發聲,或批評改革的遲遲不來,或歎息改革時機的錯過,或呼籲重拳出擊以治「亂」局,而這些報道均極大地影響了資本市場的走勢。

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所長李迅雷昨天告訴《每日經濟新聞》,他早已關注到《人民日報》這兩篇有關收入分配的報道。「這說明收入分配問題已經成為當前中國經濟運行中非常尖銳的問題。」而此話題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前夕拋出,顯然別有深意。


據這位資深的宏觀經濟分析師透露,重大會議召開或重大政策出台前後,《人民日報》、新華社等權威中央媒體的重要報道、評論,一向是他們判斷市場走向的重要依據。

直指核心「收入分配」

那麼,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前夕,黨中央的機關報到底揭示出中國收入分配什麼樣的現狀和問題呢?其中又提出了什麼樣的訴求?我們不妨回過頭來溫習這兩篇報道。

在第一篇文章中,《人民日報》記者以「曬工資」的形式,展現了分屬中國不同地區的五種不同職業人員的收支狀況,記者們將目光投向了在基層工作的百姓。

採訪對像有淮北打工者、富錦糧農、重慶白領、瀋陽工程學院老師和昆明企業主。他們普遍反映收入增加不多,但開支卻越來越大;對於未來的收入,他們各自提出了「企業好了,收入才能高」、「讓農民的腰包有個底兒」、「薪水漲幅太少了」、「希望工資改革更到位」和「盼給經營者減負擔」的希望。

在「曬工資」的基礎上,《人民日報》的這篇報道旗幟鮮明地指出,「真心期盼國家的有關政策更完善,大家的收入水平步步高」的願望。

第二篇文章見報於12月3日,正是參與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代表們到北京報到的前夜。報道在半個月前「曬工資」的基礎上,又將視角轉向不斷拉大的收入分配差距。記者採訪了福州的出租車司機、濟南某新能源公司的焊接工和廣州某醫藥公司的銷售員,而且報道的標題也做得通俗、實在:「幹得多,能掙得多嗎?」。其中,「收入來得不容易」、「大家工資都比我高」、「何時不再捉襟見肘」的小標題,均道出了普通勞動大眾的心聲。

配合該調查,《人民日報》當天還發表了《提高「勞動所得」勢在必行》的述評。述評引述廣西農民工朱孔孟的話說:「老闆一年能賺幾百萬,我們辛辛苦苦打一年工卻只能賺幾萬塊,而且兩年來也沒漲過工資。難道人和人之間的勞動差別就這麼大?」文章直指資本所得與勞動所得的巨大差距,並提出解決之道,即加快收入分配製度改革,以工資改革為核心,提高勞動所得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通過以上回顧,我們已經發現,《人民日報》兩篇調查報道給出的是中國基層民眾收支狀況的素描,直觀而清晰;述評文章則指明了收入分配改革的方向和重點,文章中採訪的專家——國家發改委社會所所長楊宜勇和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保障學院副院長鄭功成,都是中國當前權威的收入分配領域專家,前者還領銜參與了國務院關於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意見的起草工作。

鄭功成認為,這種利潤侵蝕工資、機器排擠勞動的現象,不利於縮小收入差距,影響社會和諧穩定,更不利於擴大消費、拉動內需——如果老百姓沒多少錢可以用來消費,出台再多的刺激政策也只能是事倍功半。

楊宜勇則指出,較之國家財政轉移支付、社會收入轉移支付等財富再分配,初次分配無疑是收入分配公平的關鍵。如果這一環節出了問題,即使有後續的再分配調節,也很難矯正到位。

收入不高焉談消費?

《人民日報》所關注到的基層百姓的低收入問題,或許正是橫亙在我國經濟結構轉型之路前的鴻溝。

經歷了國際金融危機洗禮的中國,能否在2009年「保八」的基礎上再上台階,除中央和民間的投資繼續發力外,擴大內需將是2010年中國經濟的重要和有效的推手,而擴大內需的動力和後勁將取決於老百姓的錢袋子是不是鼓起來了,取決於大多數通過勞動獲得收入的普通老百姓的錢袋子裡是不是有足夠的人民幣

數據顯示,中國居民消費占GDP的比重不僅低於美國等發達國家,比同為發展中國家的印度也低了不少。12月2日,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司長彭志龍在統計局官方網站解讀中國的消費統計時透露,2008年中國居民消費率(居民消費占GDP的比重)為35.3%,美國為70.1%,印度為54.7%。

事實上,中國收入分配改革的號角早已經吹響,但一直未能有實質性的突破。2010年,是否將成為中國收入分配改革的突破年?《人民日報》的報道無疑抓住了當前中國經濟運行的核心問題,並從最民生的角度和盤托出,可以預見的是,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必將在收入分配製度改革上做足文章。

李迅雷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指出,2010年中國經濟工作的重點將是調結構,而收入分配結構也將成是調結構的重要內容。

分析人士認為,加大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已經刻不容緩,改革不能再停留在調研報告和部門之間的蓋章環節,必須拿出切實可行的措施,有效縮小貧富差距,提高勞動報酬在國民收入中所佔比重,提升工農大眾的消費水平。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