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時報在線輿情監測室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證券時報)
黃金周樓市銷量銳減
「十一」黃金周樓市並未如期迎來開門紅,北京、南京、廣州等多個城市成交慘淡,其中,北京1日至7日二手房網簽量僅為140套,一、二手房成交量無論是同比去年「十一」同期還是環比9月成交量均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滑。
在網絡上,有「意見領袖」指出,一方面是長假拖緩購房進度,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房價的持續上漲對購房需求產生了較為明顯的抑製作用,購房人觀望情緒日趨加重,造成樓市成交量大幅度下滑的最直接因素還是此前一段時間放假持續上漲的現狀。
與「意見領袖」認為民眾對房子持觀望態度稍有不同,大部分網友直接表示自己根本無力承受當前的房價,不是不想買,也不是觀望,是根本買不起。另有一些網友逆向思考,認為房價應該繼續上漲,不要給人希望,等幾乎所有人都買不起時,泡沫才容易破滅,正所謂爬得越高摔得越慘。
還有少數網友悲觀地認為政府需要從房地產市場中獲取財政收入,雖然目前成交量大幅下降,但是還是會力挺房價,因此房價很難下降。
在網友言論中,不少網友頗為氣憤地譴責開發商們雙重標準:前段時期房地產市場最低潮時,開發商求爺爺告奶奶要求救市,高聲呼籲房地產市場對國民經濟的重要性,強烈要求政府介入。而今房價高漲時,則一反常態地強調市場經濟規律,認為房價由市場而定,是剛性需求決定的,不應當人為地調控房價。這部分網友認為國慶期間成交量下跌是必然的,買不起的不買,買得起的也會選擇觀望。大家不應該縱容高房價,堅決抵制高房價。
某知名房產網站在黃金周之前的調查結果也充分印證了購房者的心態——該網站在國慶前開展的「國慶十一長假」購房意願調查中,超過八成的網友認為造成近期樓市成交量下跌的原因是「房價漲幅過大,導致成交量萎縮」,更有九成有購房意願的網友近期選擇了觀望的態度。「金九」不「金」,慘淡的長假又為開發商期望中的「銀十」潑了一瓢冷水,今年的傳統銷售旺季經歷著考驗。
國慶旅遊收入預計超千億
持續8天的國慶、中秋節宣告結束,據中國旅遊研究院預測,8天時間裡,僅在中國國內,旅遊人數就將超過2億人次,旅遊收入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中國人蓄積已久的旅遊需求得到釋放。
網友對這一消息並沒有表示出強烈的關注,意見也比較分散。有建議恢復「五一」長假的,有祝福祖國發展的,有對長假提出質疑的。不過,最多的言論是網友紛紛曬自己的度假方式。
新浪網友認為從這次「十一」長假的好處來看,為更好的拉動內需,應當恢復「五一」長假,甚至每個季度都應當有一個長假。
雖然國慶長假拉動了消費,但有一些網友還是提出了質疑,認為應當實行真正的帶薪休假,把時間交給單位、個人調配,這樣拉動的消費更多。還有網友表示長假明顯弊大於利,不出行在家沒事幹,出行到處人山人海,衣食住行都不方便,給環境也帶來嚴重破壞。將十幾億人擠在那幾天是非常荒謬的,這項措施是一群庸官不經過聽政、不聽取民意、閉門造車的結果。由此也反襯出目前國家帶薪休假制度執行情況很差,因為平時要是能有時間休假,大家可能都不願意這樣集中的出遊。
還有少數網友表示一些民工、工廠打工者並沒有得到休息,加班可能也沒有加班費,而在這些旅遊消費中很多是公款消費,突顯出了社會的不公平性。
更多網友對旅遊收入表示漠然,而是具體的講述自己的度假方式,語言幽默風趣,令人捧腹。有網友表示自己長假期間一直躲在家裡,只花了點生活費,沒有為國家內需做貢獻。更有網友表示自己八天加班,非但沒有給國家旅遊業做出貢獻,反而領了加班費,感到非常慚愧。
中國鋼管遭反傾銷調查
歐盟部長理事會6日發佈公告,裁定中國輸歐無縫鋼管對歐盟產業構成損害威脅,決定徵收17.7%至39.2%的最終反傾銷稅。美國商務部7日宣佈對從中國進口的無縫鋼管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稅調查。此舉可能導致美國對此類產品設置新關稅。
與國內傳統媒體普遍只對歐盟和美國持批評態度不同,網友普遍對中國鋼鐵行業乃至製造業有一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感覺。網友對歐洲和美國的貿易保護傾向表示反對,但是認為更多的問題在於我們國家的某些發展思路。眾多有網友指出,靠給工人低工資獲得價格優勢的出口產品,政府是不應該支持他出口的,鋼鐵、輪胎、紡織都是如此。那種靠拚命壓低農產品價格來壓低勞動力價格,從而大量輸出勞動密集型產品,給全世界賣苦力,是涸澤而漁的方式,注定沒有前途。對人民來說,沒有任何意義,因為他們的生活在這種發展方式下,不可能得到改善,只是肥了極少數人而已。以污染自己賣苦力低價賣給老外賺外匯,這樣的模式不要也罷。
還有網友表示疑惑,搞不懂我國為何一邊高價大量外購鐵礦石,一邊又低價出口大量鋼材導致貿易爭端。如此一來豈不是都讓利給外國了,而我們僅賺一點加工費卻留下了大量污染了嗎?
另有網友表示,被反傾銷未必不是件好事,在上下片面追求GDP的環境中,國家資源和人民真的是最大受害者。我們短期應當積極應訴,長期我們則應當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切不可展開貿易戰,中美中歐貿易順差2008年達幾千億美元,如果雙方展開貿易戰,顯然中國更受傷。
雖然有少數網友表示中國應當強硬起來,但是大多數網友表示我們國家應當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不應當再靠國內廉價勞動力產出的商品的價格優勢在世界範圍內闖蕩,這樣對國內工人生活水平提高沒有好處,還容易引發貿易糾紛,並對國內資源和環境造成重大負擔。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