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局:四大原因致西南部分地區旱情嚴重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國氣象局新聞發言人陳振林介紹,西南部分地區干旱的主要原因包括:降水持續偏少、氣溫持續偏高、水汽蒸發量大、雨季提早結束。
據中新社3月3日報道,中國氣象局今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新聞發言人陳振林介紹,2009年秋季以來,西南部分地區出現嚴重氣象干旱,旱情已對群眾生活、農業生產、塘庫蓄水、森林防火等造成極大影響。
陳振林稱,2009年秋季以來,云南、貴州、四川南部等地降水持續偏少,氣溫偏高。與常年同期相比,上述地區降水量較常年普遍偏少3~5成,部分地區偏少5成以上,平均氣溫偏高1℃以上。 2009年9月1日~2010年3月1日,云南、貴州兩省平均降水量分別只有163.7毫米和153.2毫米,僅為兩省常年同期的一半,均為1952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少值;而云南、貴州兩省平均氣溫分別達到15.1℃和12.5℃,分別是1952年以來歷史同期最高值和第三高值。
陳振林介紹:此次西南部分地區氣象干旱具有持續時間長、影響范圍廣、災害影響重等特點。 西南部分地區嚴重氣象干旱已對群眾生活、農業生產、塘庫蓄水、森林防火等造成極大影響。干旱導致云南部分地區出現人畜飲水困難,甘蔗明顯減產,冬小麥的減產趨勢已成定局。土壤缺墑以及江河塘庫蓄水不足對春播以及作物后期生長影響較大。2010年1月以來,云南、貴州、四川火點數明顯偏多,較2009年同期偏多5成。
據氣象局總結,西南部分地區干旱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四點:
一、降水持續偏少。云南、貴州等地2009年夏季開始少雨,特別是2009年秋季以來,兩省降水量異常偏少,比常年同期均偏少50%,均為近60年來歷史同期最少值。
二、氣溫持續偏高。2009年9月1日至2010年2月28日,云南省平均最高氣溫為22.7℃,比多年同期平均最高氣溫(20.5℃)偏高2.2℃,打破了1952年以來歷史同期最高記錄。
三、水汽蒸發量大。2009年7月~12月,云南省平均水汽蒸發量為822.5毫米,比多年同期平均(733.6毫米)偏多88.9毫米,偏多12%。
四、雨季提早結束。2009年云南大部分地區雨季結束偏早到特早。2009年9月1日至2010年2月28日,云南省平均降雨日數為31天,比多年同期平均偏少31天,偏少50%,打破了1952年以來歷史同期降雨日數的最少記錄。
陳振林表示,針對此次旱情,中央領導多次對抗旱減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目前已采取加強監測,積極開展抗旱氣象服務、適時開展抗旱人工增雨(雪)作業、加強森林防火保障服務等多項措施全力抗旱防災減災。
(李云靜 編輯)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