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移動以3G技術推TD無線座機回應中電信“C+W”模式
鉅亨網楊祺 上海 2009-06-18 15:49
6月18日消息,有傳聞稱,北京移動近期在北京市場推出了基于3G技術的TD無線座機業務。此前,TD無線座機業務已在廣東等地開始試商用。超低資費是中國移動TD無線座機的主要賣點。3G時代中國移動直攻逐漸失勢的固話業務,不單是為發展用戶,其意更在于回應中國電信的“C+W”(CDMA+WiFi)戰略。
隨著全業務競爭實質性展開,運營商在競爭領域相互滲透。雖然中國移動在電信業重組后取得了固網運營資質,但一直無法真正在這一市場與中國電信、中國聯通抗衡,而TD無線座機業務被認為是中國移動彌補短板,突入固話市場並迅速佔據一席之地的有力手段。但是,固話市場漸顯頹勢,中國移動卻還要往裏擠,這不僅引發眾多質疑。
資料顯示,移動通信對固定通信的替代進一步加劇。今年前4月,全中國固定電話用戶減少759.5萬戶,達到3.33億戶。全中國移動電話用戶增加3757.2萬戶,達到6.79億戶。從收入來看,同期移動通信收入在電信主營業務總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增至58.67%。而長途電話業務收入和固定本地電話業務收入則持續萎縮。
而固網與移動融合優勢凸顯。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都力圖以此作為市場突破點。借助政策對于TD的扶持,中國移動在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3+1”的TD發展策略,即“全力發展TD上網卡、TD上網本、TD無線固話及TD手機”。專家表示,無線座機業務對中國移動TD發展是一個有效的補充。
在北京,TD無線座機業務的資費政策是沒有月租,本地通話每分鐘僅0.12元人民幣。相比之下,北京聯通的固話資費為市話0.22元人民幣/前三分鐘,之后每分鐘為0.11元人民幣,同時收取月租費21.6元人民幣。TD無線座機資費優勢十分明顯,直刺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后院。
據瞭解,中國移動以TD無線座機殺入固話市場,既可以擴大用戶規模,同時也可以對競爭對手形成牽制,減輕移動通信市場的競爭壓力。顯然,中國移動已經感受到來自中國電信“C+W”的威脅,高調推出TD無線座機業務,是想給中國電信一個下馬威。總的說來,中國移動在融合競爭上仍處于劣勢,固網移動融合發展是其最大短板。
中移動某高層日前表示,尚沒有要求TD手機增加WiFi功能,但也不反對手機廠商自己添加。而移動高層對于WiFi不感冒的理由很簡單:WiFi的覆蓋區域很小,只是一種噱頭,而且手機也不一定需要如此速率。這頗有些“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的味道。更有業內人士爆料,面對中國電信的“C+W”攻勢,中國移動內部也曾提出過一個“T+W”戰略。但是,由于中國移動在固網方面的弱勢,導致WiFi的部署困難而只能作罷。
而且,無線座機與固話座機存在差異。儘管從外形上看兩者幾乎一樣,但無線座機實際上使用無線網路。據介紹,TD無線座機採用雙模,可用TD、GSM兩種網路,TD信號不好的地方將自動切換到GSM網路。用先進的TD技術發展相對落后的固話業務,這是對TD技術資源的一種浪費。
可見,中移動利用推TD無線座機的目的是為了擊垮競爭對手。TD無線座機把戰火直接燒到競爭對手的優勢領域,對中電信和中聯通的固話根基形成壓力。它打的是“低資費,無月租”牌,在廣東,該業務的最低資費甚至可達到0.06元/分鐘,將對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固網用戶形成替代,加劇對固定語音業務的分流。TD事實上被當作資費炮灰。
固網更具自然壟斷性,且競爭已經比較充分,業內人士擔心,在這樣的市場條件下引入低效競爭可能造成惡性競爭。這種低資費TD無線座機業務一旦推廣開來,將對目前並不均衡的市場競爭格局造成巨大衝擊。中國移動推廣無線座機業務不僅可以壓縮競爭對手的生存空間,也給3G市場競爭格局重塑蒙上一層陰影。
當前,在中國的通信市場上,中國移動依然是“一家獨大”,佔據著競爭主導地位。由于大網的吸收效應,主導運營商的競爭優勢明顯。主導運營商如果採取掠奪性定價策略,將大大增加與其他運營商爭奪低端語音市場的競爭力,將使其他運營商語音業務利潤快速下滑,從而導致強者更強,弱者更弱,難以扭轉失衡的市場格局。
電信市場無序競爭、惡性競爭、低于成本價競爭要不得。北郵教授宋俊德指出,未來運營商如果打價格戰的話,將會“斷送3G的機會”。在2G時代,由于能夠提供的只有語音業務,所以才存在激烈的價格戰,但價格戰往往會帶來服務品質的下降。在3G時代,應該利用移動寬頻與固網的融合,創造更好的應用。
這需要引起監管層重視。中國移動仍是電信市場的主導者,其競爭策略對市場格局的演化具有較大影響,因此,應根據市場發展形勢的變化,適時調整監管政策,弱化非主導運營商的競爭劣勢,營造公平競爭的環境,使電信業步入科學發展的軌道。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