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在澳洲買了一個“浙江省”意味著什么?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10-15 08:23
專欄作家邱林在撰文中提到,作為中等發達國家的澳大利亞,部分農場主為什么急於甩賣大片土地?這一問題值得思考。
今年以來,中國企業或個體投資人“海外圈地”非常火熱,特別是澳大利亞的很多農場成其重點收購目標。
今年7月,浙江私營企業主馬興法以4700萬澳大利亞元(約合2.16億元人民幣)的價錢,買下了澳大利亞最北端的伍洛格朗和溫特沃斯兩大牧場以及4萬頭牲畜。
今天(10月12日)多個渠道的訊息證實,中國買家收購澳大利亞農牧業資源的又一部“大戲”即將上演——中國多個買家正籌劃在澳大利亞競購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約等於中國浙江省面積),連同近20萬頭牛,其中包括世界最大的一家養牛場。預計售價將為3.25億澳元(約合15.1億元人民幣)。
土地的所有者、也是澳大利亞最大的私人土地持有人基德曼公司表示,11月初將宣布奪魁者。
今年4月初,基德曼公司表示將出售旗下土地所有權,包括位於西澳大利亞、昆士蘭、南澳大利亞和北領地等的18處牧場的租約。
這次10萬平方公里土地的甩賣,吸引了美國、加拿大、英國、瑞士、印度尼西亞等國買家,同時也吸引了中國企業或個體投資者的目光。
被認為有望中標的企業包括總部位於廣州的植物油生產商東凌糧油(000893,股吧)、上海鵬欣以及一個由上海中房置業牽頭兩家民企組成的財團,競購者中還有大型民企上海證大和杉杉集團。
不管出於什么動機,這筆交易都凸顯出,中國投資者正日益著眼於在海外施展其不斷增強的財力。從非洲農田和智利鐵礦石,到法國酒莊和瑞典汽車公司,中國投資者正在全球各地大肆購買土地和資源。
也許中國人今天已替代了日本人昨天的角色。日本曾是海外種地最積極的國家之一,與巴西、阿根廷、俄羅斯、烏克蘭、印尼、新西蘭、美國等地的農場簽訂了玉米等作物的種植協議,在世界各地擁有1200萬公頃農田,相當於日本國內農田面積的3倍。
不過,給人感覺中國人的口氣比日本人更大。像中國買家這樣一擲千金,要買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也許還會不斷涌現。
“任何崛起的經濟大國最終都要試圖塑造其所處的時代。”英國《經濟學家》雜志一位副主編前不久在其博客中寫道,“中國富人似乎沒想扮演別人給他們規劃的時代角色。”
但人們也許會問,作為中等發達國家的澳大利亞,部分農場主為什么急於甩賣大片土地?是農牧業經營困難,還是他手中缺錢,才出此下策。從澳大利亞媒體透露的情況看,也許兩者兼有,不過后者更為突出。
的確,近兩年來澳大利亞農牧業的日子並不好過。由於遭遇大面積干旱,當地農場主的牛養殖量大幅下降,養殖數量從35年來最高點跌到20年來的最低點。與此同時,去年以來,由於澳大利亞失業率上升,家庭收入下降。
以此次甩賣土地的基德曼公司為例。由於經營困難,公司不得不降低牛肉價格應對挑戰。雖然到了秋季,因為印度尼西亞、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牛肉需求復甦,但公司的管理者對這場危機依然“心有戚戚”。
當然,由於澳大利亞越來越多的農業資產被中國買家收購,澳洲人士的擔憂隨之而來。他們認為,這些土地如果落入中國買家之手,豈不是等於在澳大利亞內陸建立一個“國中國”?
同時,澳政府正在制定一項外資擁有農業用地所有權的登記制度,並將於2016年頒布。這些新政是否影響到這筆即將進行的土地交易,我們不得而知,只能試目以待了。(商業見地網)
- 遊學是年輕人的專利? 壯世代遊學團正夯!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