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盤勢

花榮:老狐狸的股市法則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中國證券報) 2009-08-08 10:21


花榮,中國第一代紅馬甲,與他同時代的高手有人鋃鐺入獄,有人跳樓自殺,有人泥牛入海,他是極少數的倖存者,究竟是什麼獨門秘笈讓他今天依然在億元俱樂部中享受快意人生呢?

股壇不死鳥

7月28日下午收盤時,中國證券報記者來到了位於「鳥巢」附近的一處高檔公寓,花榮的操盤地就坐落於此。由於經常「出鏡」,他那張招牌似的臉孔讓人一眼便能認出,只是高高的個子超出了記者的想像。

花榮行事與眾不同。門牌號碼是多數人避之不及的13層13號。「我不迷信,別人說房子裡養的金魚死掉了,誰撈起扔掉誰倒霉;我撈起來,第二天股票還不是漲停。」穿著一件紅色T恤衫的花榮向記者娓娓道來。


與眾不同的地方還不止於此。花榮很具口才,他知道如何用幽默的方式解開股民心中的問號。兩年前記者曾在國家圖書館的音樂廳聽過一次證券講座,先是一位某大型券商的著名分析師演講,但說了不到15分鐘就被聽眾用噓聲轟下台去,接著花榮上場,只說了幾句開場白,觀眾就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一個在股市中馳騁近19年的職業投資人,不瞭解他的人更願意將他與呼風喚雨、出手詭異的職業操盤手相聯繫,但他其實是個徹頭徹尾的穩健投資者,最近九年,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無風險套利」。花榮說,「股市一年中總有幾次穩當賺錢的機會,只要能抓得住,吃香的、喝辣的,給個市長都不換!」

在中國股市沒有做空機制的情況下,「無風險套利」一直讓人懷疑是個偽命題,炒股票怎麼可能沒風險?不過這確是花榮的投資準則。打新股自不必說,去年的攀鋼鋼釩的整合方案,上電股份的換股合併,日照港的融資方案,還有發行權證時對市值的規定,在他眼裡都可以產生無風險的套利機會。花榮說,去年的大熊市憑借這一招賺到了60%。

恪守「無風險套利」的準則源於八年前一次刻骨銘心的經歷。「2001-2002年時,因為國有股減持的消息,我幾乎賠光了所有的錢。那時候,證券公司是給客戶透支炒股的,在高槓桿風險下,雖然我操作的股票只下跌了7%-8%,但我自己的七八百萬資金已經蕩然無存。」花榮說。

傳奇19年

花榮只是他的筆名,取自曾經工作過的華融信託(銀河證券前身)。不過,他也不否認,這名字和水滸傳裡的帥氣小生小李廣花榮不無關係,雖然大家對老花最多的贊語是「人不可貌相」。

花榮,1964年出生,祖籍湖北,大學裡學習的是電信工程,畢業之後在郵電系統、外貿系統都謀過職,1991年開始在鄭州證券做機房的工程師。工科的背景以及豐富的閱歷,都為他日後在證券市場一展身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那時候技術分析是個寶,因為多數人只能自己畫K線圖,而我在機房裡通過錢龍軟件,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別小看KDJ、MACD,那可是交易所給交易員傳授的正規課程。」花榮說,不久領導發現了他突出的操盤能力,把他調入自營部門,從此花榮踏上了人生的正軌——自營生涯。

說到他的最得意之作,是1996年底到1997年初的深發展一戰。當時花榮還在中租集團做自營,「那時深發展走出了一波漂亮的行情,很多人只知道華夏證券現身其中,其實中租集團功不可沒。」花榮說到此處難掩喜悅之情。

很多人在媒體上讀到的股神或者私募高手多數來自深圳、上海,花榮對此卻不屑一顧。「你讀過金庸的小說吧,如果說北京的職業高手是南帝、北丐、東邪、西毒,那麼上海、深圳的私募在江湖中的地位充其量也就是江南七怪。」

花榮沒有暴露自己的身家,但他坦言,在他的圈子裡,經常活躍著三四十人,其中身家最少的也有幾個億,多則近百億。這個億元俱樂部的成員行事低調,不會在福布斯榜單裡露臉,但他們的財富卻是實實在在的。

「圈子中的多數人是『胡傳奎』式的胡鬧人物,投資方面沒什麼過多章法,我們的意見也經常不一致,這樣也很好,如果真的一致了,股市也到頭了。判定股市到頭的標準很簡單,就是把我們這裡最謹慎的人視為反向指標,他們要是看多了,就要警惕了。」花榮說。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一位股市傳奇人物,坊間流傳著一份中國股市十大操盤手的榜單,該人士排名第一。他是股市常青樹,很少出現困境,不像處於排行榜第二位和第三位的魏東、肖建華那樣險些被大熊市滅掉,王亞偉在這個榜單中排名第十,花榮排名第六。1999年,該人士邀請花榮作操盤手,二人的合作長達六年。「他的領導才能與交際能力是值得肯定的。」花榮說。

多面人生

花榮說,自己不是一個勤奮的股市投資者,「每天11點就睡覺,早晨8點左右就起床,中午還要睡一覺。除了開市的時間,自己基本不會去研究股市,開市的時候偶爾還要把音樂打開。」說著,花榮的手還旋轉了一下身邊音箱的開關。「我從來不去上市公司調研,倒是有不少上市公司登門拜訪。有投資目標,也僅僅是通過人脈關係,打個電話核實一下消息。」

爬山、羽毛球、乒乓球他都是高手,「即使與比我年輕15歲的人打球也很少能遇到對手。」

出乎意料的是,花榮還是一位作家,已經有兩本書問世。「那時寫小說不覺得累,現在寫五分鐘就頭疼,不過還有很多出版社找我寫,真的寫不下去了。」花榮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操盤手》一書發行了十多萬冊,每冊38元,版稅每本10%,收入只有38萬元,顯然爬格子比炒股票要慢得多。

花榮的博客叫「中暑山莊的股海遊戲」,聽起來有點莫名其妙。花榮說,很多人進到股市就暈頭轉向,像中暑一樣,這就是博客名字的由來。他還打算在南方的海邊找個地方建一座真正的「中暑山莊」。

在他的博文中經常可以看到具體股票的「推薦」,確切地說是「持倉展示」。花榮否認自己推薦股票給自己的「花粉」,「我只說自己買了某某股票,結尾還一定要提醒一句,讓大家不要買」,但「花粉」難免為之所動。

花榮說,這樣做沒有任何法律上的問題,而且博客裡說的股票他都買了,他並不擔心這樣做會打擾「主力」的思路,「不會有人會因為別人突然買入,而會以犧牲自己利益為代價賣出股票,這麼多年,我從沒見過。」

對於現在的股市,花榮說,「眼下股市很瘋狂,但在我的眼裡是賺錢的最好時候。換句話說,當大家開始覺得有風險、股市有風浪時,往往都是股價漲得最快的時候。」

他表示,現在買的股票都是股價距離均線近的,這些股票有補漲空間。他很喜歡剛上市的藍籌股,因為這類的股票容易有接盤的下家,比如基金。花榮說他的持股時間一般是兩周到一個月。不過,花榮最新發佈的博文中,口風已經開始謹慎了。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