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棉價日日高歌猛進 紡織品交易遇寒冬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在棉花的帶動下,化纖、滌綸等材料也普遍漲價,加上勞動力成本、匯率等因素,2010年紡織出口商的利差進一步壓縮。

中新社援引羊城晚報11月2日的報道稱,棉價上漲進一步壓低了紡織出口商的利潤。棉花上行趨勢暫難改變,廣交會參展商坦言無所適從。

在棉價狂飆的十月,幾乎每個紡織品出口商的心都感到了寒秋的凜冽。棉價明顯推高了出口價格,加上價位極不穩定,導致參展商與客戶談判困難;在成本和匯率等因素的交織下,108屆廣交會的紡織品成交前景被疑云籠罩。

價格普漲一至五成


“很多老外聽了價格,都是搖搖頭就走。”昨日中午,江蘇海外集團的展位負責人王明說。與上屆廣交會相比,王明手里的服裝漲價約15%。參展商估算的漲價幅度多在15%至25%之間。

棉被、坐墊用棉量大,漲幅更厲害。廣州市紡織工業聯合進出口公司的展位負責人楊子成表示,該公司產品比上屆漲價約50%。“棉紗都漲了一倍。這是全球現象,印度減產,美國也在提高棉價。”楊子成表示,漲價對今年簽約的影響尚無法預估,因為他們通常在客戶詢價、給出款式和樣品后,才進行正式商談。

“展覽第一天都是詢價,還不清楚客戶的采購意愿。但漲價肯定會影響銷售量。”蘇紡集團的王蔚說。

漲價原因不光是棉花。在棉花的帶動下,化纖、滌綸等材料也普遍漲價,加上勞動力成本、匯率等因素,今年紡織出口商的利差進一步壓縮。“本來就只有三到五個百分點的利潤,這下更難掙。”王明抱怨道。

報價盛行“7天有效期”

棉價的不穩定也令參展商們痛苦。南通格瑞世紀布業有限公司冉小莉表示,今年8月份以來棉紗價格一天一個價,原來兩三萬元一噸,現在破了4萬還在漲,讓公司無法制定長期價格。“我們報價有效期也縮短到7天,就是給你報了一個價,7天內下單有效;超過7天,價格就要調整了。”

“7天有效期”已成為紡織參展商的通例;而此前報價有效期視棉價波動情況,有時可長達一兩個月,甚至年初的報價到了年尾還在用。

還有的企業采用抱團的方式,互相融資來穩固棉花來源。江蘇海外集團的王明說:“我們有很多固定合作的企業,包括做服裝的、做布料的、收棉花的,大家集體扛過去。比如收棉花的企業資金不足,我們就打款過去,幫他們先把棉花收購了。”

此前也有媒體在新疆調查發現,江浙一帶許多紡織企業重金入疆,委托當地有棉花收購資格的代理商“囤棉”。由于代理商多為溫州人,坊間一度傳出“溫州游資炒棉”的說法。

王明對本屆廣交會的銷售尚持樂觀態度。“畢竟全行業都漲,客戶找別家也拿不到更低的價格,所以老客戶的訂單還是有保障的。”

國內外價格“互推”

截至10月28日收盤,鄭州期貨交易所的鄭棉1105合約上漲705元/噸,報收于27,825元/噸,創收盤價新高。

2008年金融風暴四處蔓延時,棉花還是個被低估的產品———由于收益小于大豆、玉米,全球棉花種植面積大幅下降,加上天氣的影響,產量極為萎靡。

2009年開始全球經濟復蘇,棉價探底回升,需求量反彈之迅猛超出市場預料。申銀萬國的研報顯示,去年9月新疆、山東、河北等主產棉區低溫多雨,導致大幅減產預期增強。此后棉價一路上漲,經國儲屢次拋棉調控后依然漲勢不改;去年9月至今年9月,鄭棉期貨合約價格從13,000元漲至19,500元,10月沖破27,000元,翻了一倍有余,處于15年來的歷史最高點。

由于全球棉價普漲,國內與國外市場出現“互推”之勢。

申銀萬國研報認為,2010年至2011年,國內棉花產量約670萬噸左右,算上庫存和儲備,供需缺口約有355噸。“如果人民幣大幅度升值,或者宏觀經濟再次衰退,寬松的貨幣環境結束,導致需求惡化,才能改變棉花上行的大趨勢。否則,高棉價將會成為一種‘常態’。”這也使中國紡織品出口企業的銷售前景變得更不確定。

(尹薇薇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