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國聯水產(300094):養蝦也能養出"高增長"?
鉅亨網新聞中心
6月30日,湛江國聯水產開發股份有限公司(300094.SZ,以下簡稱國聯水產)發布首次公開發行A股并在創業板上市公告。
根據招股說明書,國聯水產是國內最大的對蝦出口企業,是亞洲唯一獲得美國對蝦出口“零關稅”的企業,也是“6月禁令”后國內首家美國FDA解除自動扣檢、內地首家“活蝦供港”企業。
然而記者通過調查發現,在業績穩定增長背后,這家公司隱藏著主營產品市場飽和、內銷市場毛利率過低以及募投項目風險過大的隱憂。
外銷放緩內銷乏力
記者查閱財務報表發現,國聯水產外銷業務存在較大的隱憂。
2009年公司外銷業務占比達81.94%。其中,美國是公司最大的出口市場,近三年公司外銷美國市場的收入分別為5.98億元、8.39億元、8.26億元,出現下滑跡象,同時公司產品輸往美國市場的比例也由2007年的82.35%減少到2009年的75.80%。
東莞證券研究員黃黎明在分析報告中指出,公司的產品結構和銷售區域結構較為單一。公司對蝦外銷放緩,國際上,美國、歐洲和日本是主要的對蝦進口國,不過近年市場趨于飽和略降。
有業內人士表示,盡管國聯水產的出口業務在國內居龍頭地位,并已爭取到沃爾瑪、達頓飯店等重要客戶,但從另一方面也說明國聯水產在美國業務的滲透已經很深,很難開展進一步的業務拓展,公司水產品出口再擴大的可能性并不大。
或許是覺察到外銷市場的疲軟,國聯水產在招股說明書上表示,近年公司積極開展內銷市場,水產品內銷業務比重逐步上升,由2007年底的1.74%上升到2009年底的10.72%,2009年水產品內銷收入1.07億元,較2008年增長371.69%。
國聯水產經理辦人士告訴記者,為加大內銷市場業務發展,公司去年新設上海藍洋水產有限公司、國聯駿宇(北京)食品有限公司兩家子公司,分管公司中國南北兩區水產品銷售業務,以及對兩區的代理商的管理。
“去年公司主打產品對蝦大禮包在北京上海兩家分公司都賣得相當好,北京公司的推銷員基本年底都能分上幾萬塊的分紅”,上述經理辦人士告訴記者。
“我們對蝦大禮包產品去年賣得很火爆,都是一批一批6000套的訂單。”國聯駿宇食品公司的鄭經理也向記者證實。
而令人詫異的是,盡管多位國聯水產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公司產品獲得熱銷,但招股說明書上卻明確標注國聯駿宇公司去年僅實現銷售收入25.98萬元,凈利潤反而虧損5.02萬元。與北京分公司情況類似,上海藍洋水產實現銷售收入406.82萬元,凈利潤虧損57.08萬元。
既然公司產品賣得很好,為何兩家公司利潤不賺反虧?
國聯駿宇公司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在日常銷售中,不僅賣對蝦禮盒等水產品,還涉及其他產品的銷售,此外,公司還要組建銷售團隊,擔負日常的一些其他費用。由于日常銷售成本比較高,所以期末利潤才為負。
而公司連續下滑的毛利率也從側面證實了上述負責人的說法。
2007到2009年,公司內銷毛利率分別為11.23%、5.80%、11.12%。國聯水產表示,公司內銷業務快速拓展的同時亦導致毛利率處于較低水平,而較低的內銷毛利率直接拖累了國聯水產毛利率總體水平,公司2007到2009三年的毛利率分別為17.35%,16.08%,15.22%,呈逐年下滑的趨勢。
記者還注意到,作為分管公司南北地區業務的北京上海兩家公司,全年銷售收入加起來僅有432萬元,遠不及公司水產品內銷業務1.07億元的銷售額。而余下9000多萬的內銷收入渠道及來源,國聯水產在招股說明書上只字未提。
業內人士指出,由于國聯水產出口業務的發展潛力不大,本土市場將是其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但內地水產品行業對企業資金、技術的要求不高,導致大小企業品質良莠不齊,水產品競爭十分激烈,而國聯水產除了規模以及部分品牌影響力外,尚無形成可以作為核心競爭力的壟斷性資源。該人士同時表示,盡管國聯水產2009年的內銷收入情況較好,但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增加的銷售成本,公司未來發展將存在很大隱患。
募資項目風險
此外,除品牌優勢外,國聯仍缺乏其它核心競爭優勢。盡管公司擬籌資3110萬元用于科研中心項目的建設,但招股說明書上除了基本科研組織與制度,以及與科研機構合作的若干科研項目外,并未看到任何具體的科研與技術優勢,特別是關鍵的排他性專利技術。
而公司計劃投入7923.56萬重金打造的羅非魚加工廠項目也同樣存在隱憂。
全國羅非魚苗種供應基地之一的負責人陳煌奇表示,國內羅非魚行業競爭十分激烈,在市場需求不變的情況下,行業進入者越來越多,導致行業利潤逐步降低,目前,羅非魚苗已經到了微利時代;此外,國內市場對羅非魚認可度相對不高,沒有形成大容量的消費市場。
而據記者了解,去年羅非魚出口也呈低迷狀態,2009年前兩個月的出口量同比下降近五成。
國聯水產所處的廣東省去年羅非魚加工出口形勢更是嚴峻。根據2009年廣東省水產品出口數據,羅非魚類2009年出口量為11.99萬噸,較上年的10.84萬噸增長9.59%,而出口產值則由3.59億美元減少為3.30億美元,同比減少8.10%。出口單價的急劇下滑,行業內惡性競爭,均已經嚴重威脅到該產業的生產。而國聯水產將風險如此之大的項目作為募投計劃重點投資,著實讓人捏了一把冷汗。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