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個股

錦州港(600190):海闊江天揚帆起乘風破浪會有時

鉅亨網新聞中心


錦州港啟動“一港兩區”布局進程 多項目實施并舉向“億噸大港”目標邁進

錦州港地處環渤海經濟圈,交通發達,具有非常明顯的區位優勢,并享有遼寧“五點一線”沿海產業基地建設的優惠政策。隨著遼寧沿海經濟帶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并全面展開,錦州港被國家發改委、交通部、遼寧省政府批準為中國第四條北煤南運大通道和錦州市“一綱五線”戰略深入實施,錦州港啟動龍棲灣港區建設,加速“一港兩區”布局進程,同時運作實施多個項目,目標直指“能源大港”,更夯實了其加快向“億噸大港”戰略目標的實現的步伐。

建設“億噸大港” 根基已扎實

剛剛過去的2009年,錦州港創造了建港開航以來的歷史記錄:完成吞吐量5258.6萬噸,同比增長11.3%。建港23年,錦州港實現了最漂亮的一次跨越,這意味著當年在灘涂上建起的地方小港,正式躋身于中國現代化大港的行列。錦州港已成為東北第三大港,成為東北西部和內蒙古東部地區物流集散中心,成為北煤南運大通道的重要節點,成為中國最大的內貿散糧中轉港,成為最具開放度、最有吸引力、最佳投資價值的港口。


經過20多年的高速發展,尤其是2003年至今,錦州港的變化翻天覆地:

港口規模今非昔比。碼頭泊位由10個增加到19個,今年年底將達到20個;港口通貨能力由1500萬噸增加到7000萬噸;航道由5萬噸級升到10萬噸級,今年將疏浚到15萬噸級;陸域面積由3.7平方公里增加到7.7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由1.6平方公里增加到3.4平方公里。

港口功能日趨完善。港口作業逐步走向專業化、機械化和現代化,門機由19臺增加到32臺;流機由59臺增加到100臺;拖輪由9400匹馬力增加到1.43萬匹馬力;堆場由80萬平方米增加到120萬平方米;散雜貨年周轉能力由1200萬噸增加到3000萬噸;鐵路中轉能力由1500萬噸增加到3000萬噸。同時,港口科技水平不斷提升,電子理貨的運行,對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效果明顯。

公司總資產快速增長。從建港之初,錦州港每年都投入巨資加快港口基礎設施建設,公司總資產規模逐年增長。到2009年底,公司總資產達51.6億元,是2003年的1.5倍多。

吞吐量和經營業績迅猛提升。錦州港貨物吞吐量由2003年的1400萬噸,增加到2009年的5200萬噸;營業收入由3.3億元增加到7.1億元;公司凈利潤由-174萬元增加到1.6億元;上繳稅金由0.47億元增加到1.2億元,2003年-2009年公司共創造利潤8.2億元,上繳稅金6.1億元,并連續五年實現利、稅雙過億。

可見,錦州港提出的建設“億噸大港”的目標,是有著厚重扎實的基礎和積累。

打造“一港兩區”實現新跨越

對于錦州港發展而言,實現5000萬噸的吞吐量,只是發展過程中的標志桿,是向“億噸大港”目標邁進的新臺階。2010年,作為“十一五”的收官之年,錦州港將繼續堅持“億噸大港,能源先行,合作聯動,港城共榮”的總體發展思路,在同時運作實施多個項目的基礎上,啟動龍棲灣港區建設,加速“一港兩區”布局進程。

充分利用好遼寧省整體開發錦州灣的戰略布局,整體開發錦州灣,是遼寧省省委、省政府著眼于遼寧全面振興,建設和諧遼寧,實現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而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2010年,為了加快錦州以港興市步伐,為錦州港發展創造空間,做大做強錦州港,加快“億噸大港”戰略目標的實現,遼寧省委、省政府指示“加快錦州港龍棲灣港區建設”,提出的總體思路是:遵循規劃統籌、資源整合、設施共享、合作共贏的原則,按照“一港、一區、一帶、一面”總體布局,重點以建設錦州大港為突破口,啟動實施龍棲灣港區開發,以推進和加速形成“一港兩區”總體格局。

龍棲灣港區位于錦州龍棲灣南凌,距京沈高速公路、102國道、京哈鐵路11公里,緊鄰遼寧省濱海公路,緊鄰機場。龍棲灣港區規劃形成陸域面積42.5平方公里,形成碼頭岸線約26.8公里,可建設泊位70-90個,形成通過能力3-4億噸,工程總投資約150億元。規劃建設5個港口功能區:船舶修理區,可建設4個1-10萬噸級船塢或船臺,4個舾裝碼頭;件散雜貨作業區,可建設0.3-5萬噸級碼頭20-30個;集裝箱作業區,可建設0.3-5萬噸級碼頭1-16個;客運、客滾、客箱作業區,可建設泊位4-8個;遠景發展區,可建設泊位30個。

龍棲灣港區的建設,將在錦州灣形成“一港兩區”的港口布局,此舉對錦州灣岸線資源進行了有效利用,而且豐富港口的功能,極大地提高港口規模效益,也將奠定了錦州港“億噸大港”未來的發展方向,帶動、輻射、服務遼西沿海經濟區。

目前,錦州港以西部海域開發為代表的各項工作進展順利,這些項目是確立錦州港“億噸大港,能源先行,合作聯動,港城共榮”的總體發展思路強大內在動力的具體表現。2009年,西部海域工程圍堰工程于3月1日實現合攏,較計劃提前1個月。圍堰的提前合攏,不但為專業化煤炭碼頭項目工程開工打下堅實的基礎,而且堅定了錦州港建設億噸大港的信心,對于國家發改委和交通部確定錦州港為我國北煤南運重要港口,也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2009年5月,錦州港已與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大唐國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國電集團公司簽訂了《煤炭碼頭工程出資協議》,四家共同出資擬建專業化煤炭裝船泊位3個,設計年裝船能力為3500萬噸,該計劃將于今年6月底全面開工。錦州港與華潤專業化煤碼頭合作項目,也在積極運作中,這兩個項目都將為公司未來吞吐能力的增加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風物長宜放眼量”,目前,錦州港已與交通部和規劃研究院反復論證,形成了港口近期、遠期發展框架,實現港口東西作業區功能的重新劃分,明確了港口“十二五”期間的主要任務,目的是為港口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協調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慢到快,從弱到強”,這是錦州港24年發展歷程的生動寫照。從0到2000萬噸,錦州港用了18年的時間;從2000萬噸到5200萬噸,連續跨越了四個千萬級臺階,錦州港僅用了6年;那么從5000萬噸到億噸呢?我們期許并堅信:錦州港前進的步伐會越來越快!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