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周漲2.3% 大行看好中資銀行股
鉅亨網新聞中心
受復活節及清明節假期影響,港股本周只有4個交易日。在偏暖的消息面和強勁的外圍股市提振下,港股成功扭轉上周的頹勢,恒指全周累計上漲2.3%,日均成交642億港元,且呈現出逐日放大的趨勢。上漲主力國企股更是表現不俗,國企指數周漲幅更達2.88%。
截至周四收盤,恒指報收于21537點,升297.65點,升幅1.4%;國企指數收報12696.05點,升298.46點,漲幅2.41%;紅籌指數報4163.67點,漲61.89點,漲幅1.51%。根據港交所的安排,港股于4月2日(耶穌受難節)、5日(復活節)、6日(清明節翌日)休市3天,4月7日恢復交易。
分析人士認為,內地股市在股指期貨推出前走強,憧憬人民幣升值,以及內地3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再升3.1%至55.1,確認內地制造業經營狀況持續好轉且處于擴張期等,刺激投資者加倉中資股,成為本周指數走高及成交量逐步放大的主要原因。
大部分分析師對4月份港股的走勢持樂觀態度,但也有市場人士認為,目前仍不清楚機構大戶為內地推出股指期貨而部署的囤貨行為是為了炒高指數還是打壓指數,加上經濟持續復蘇會令內地退市步伐加快,港股未來的走勢仍充滿了不確定性。
從行業來看,中資金融股成為本周的大贏家,相關個股的周漲幅普遍在5%至10%之間,表現最好的交通銀行全周甚至上漲了10.66%。包括高盛在內的多家外資大行在本周發表了看好中資銀行股的研究報告, 其中交通銀行公布了略勝預期的年報后, 近10家外資投行上調了其評級及目標價。
資源、地產類板塊本周也均有不錯表現,中石油、江銅分別上漲了5.6%及7.5%,華潤置地、中海外及北京控股等的漲幅均達6%至10%之間。但香港本地券商普遍認為,雖然中資銀行股可繼續看好,其他大部分行業仍缺乏進一步上漲的動力,漲幅過大的個股短線面臨回吐風險。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