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已處合理估值上軌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中國證券報)
我們認為,「雙積極」政策在經濟復甦初期將得以持續,並助推股指從合理估值區間逐漸向高估值區間運行,從而導致市場進入超調後的市值膨化和結構性泡沫階段;此後在美元反彈、港股調整、A股供求關係逐漸轉換的過程中,A股將向下糾錯,並回落至合理估值區間。因此,未來股市可能呈現沖高回落的中期調整態勢,而年末在外需恢復預期下將逐步進入順週期行情。預計滬綜指未來合理估值區間在2300-2700點,沖高區間為2700-3250點。
從市場估值角度看,A股估值水平再次處於全球高端水平。當前滬深300指數的股息率為1.2%,市淨率為3.1倍,市盈率為28倍,並不具有安全邊際。我們認為,A股當前市盈率水平已經處於經濟復甦階段的上軌,整體而言處於膨化狀態,結構性泡沫特徵顯著。2009年上市公司業績增速在10%已經是較為樂觀的預測,而與2008年業績總體持平或小幅上漲5%左右更為合理。既然上市公司業績沒有市場一致預期的那麼樂觀,未來其給市場帶來估值壓力就將是必然的。
站在當下合理估值上軌附近的位置,未來市場面臨著兩種選擇:一是市場以時間換空間的形式迎接經濟復甦,最終以業績支撐估值、估值帶動股指的運行特徵實現股市的「由熊轉牛」;二是市場以「超跌反彈-回歸合理估值-超調至高估-向下糾錯調整」的完整運行週期來實現股市的輪迴。我們認為市場將以第二種運行方式進行演繹。
經濟觸底回升、逐漸步入復甦過程的股市高估值,將不同於經濟高漲時期的股市高估值:前者的特徵多表現為結構性、階段性、扁平型,是市盈率(PE)膨化,而非市淨率(PB)膨化,也不是市盈率與市淨率並發的膨化,我們定義為「PE-Bubble」。
「PE-Bubble」的特徵注定了高估值回落後的股市形態,即回落過程中A股不會創出新低,調整的空間不大,股市雖然將再次回歸至合理估值區間,但合理估值區間的下軌具有較強的支撐能力。調整結束後,市場最終將在業績回歸的基礎上借助真實的第二波流動性支撐,在需求驅動下進入順週期行情。
基於上述邏輯,我們認為,在流動性助推結構性高估值的背景下,市場後續熱點仍將圍繞尋找風格估值、行業「窪地」的行為特徵展開,建議關注鋼鐵、高速公路、造紙、通信運營、航運、機場、銀行、電力、醫藥等行業;同時,由於通脹預期、國內信貸擴張以及經濟復甦預期等催化劑的存在,建議關注通脹預期下的廣義資源類個股,如有色金屬、能源、地產、零售、食品飲料、畜牧等;在階段性調整後,市場將逐步進入順週期行情階段,屆時可以再度關注投資推動、需求拉動的行業機會,比如房地產、汽車、新能源、智能電網等結構轉型類行業;此外,在主題投資方面,建議關注創業板概念股、軍工概念股、區域經濟概念股等。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