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風光背后掩藏兩大隱憂
鉅亨網新聞中心
近期,“高送轉”和“年報業績一片大好”將創業板市場再度激活,多家券商研究機構發布報告表示,在創業板中博取高送轉機會的贏面概率較大,并看好其增長空間。不過,在無限風光背后,有兩個隱憂值得關注:其一,高送轉不等于高成長;其二,創業板業績分化略顯雛形。這兩方面或許值得投資者熱中冷思。
首先,關注“高送轉”的弦外之音。
據本報數據部統計顯示,截至昨日,創業板發布業績的公司達51家,其中,凈利潤同比增幅超過50%的為16家,世紀鼎利、鼎漢技術、金龍機電、神州泰岳4家增幅超過100%;凈利潤同比增幅介于20%-50%之間的達27家;僅有朗科科技1家公司凈利潤增幅為負。
在業績大幅提升的同時,“高送轉”現象成了近期創業板的主旋律。據本報統計顯示,目前一些創業板公司的年報、甚至先于年報披露出來的公告已經呈現出一片“高送轉”的大好形勢,如神州泰岳擬每10股轉增15股派3元、中元華電擬每10股轉增10股派5元、硅寶科技擬每10股轉增10股派2元、機器人擬每10股送2股轉增10股派1元等。
業內分析認為,由于創業板個股流通盤普遍較小,并處于業績高增長的高峰期,因此具有較強的股本擴張能力和動力,通過股本擴張帶動公司經營擴張,是上市公司發展壯大的重要途徑。對此,多家研究機構發布報告認為:“創業板是近期高送轉預期最強的板塊,投資者仍可積極關注年報業績大幅增長和具備高送轉預期的創業板上市公司。”
但是,創業板高送轉行情能延續多久?大面積“高送轉”是喜是憂?采訪中,不少業內專家指出,投資者需要剖析此次創業板能夠“高送轉”的條件與原因。
第一,在創業板公司IPO超募普遍的前提下,股本大幅溢價無疑使得公司的資本公積金極為豐裕,因此,從技術層面上講,不少創業板上市公司都是有高送轉的技術條件。第二,創業板市場的個股股價都偏高,過高的股價就會導致流動性受限,這也會導致上市公司更愿意高送轉。第三,“謹防用高轉增來送參與定向增發的投資者人情以及用高轉增方案來配合二級市場的炒作,甚至有信息泄漏或內幕交易的嫌疑。”市場觀察人士皮海洲認為。
采訪中,多位專家提醒:“畢竟高送轉并不意味著高成長,甚至,一些績差公司也敢‘高送轉’,寅吃卯糧下,股價透支明顯,上漲行情也未必持續。也不排除年報行情后期,若干公司只是分拆股份,相比現金分紅,不具有實際意義。”
國元證券分析師聶瑞表示:“畢竟創業板整體估值高、價格高、溢價高,所以,純粹的高送轉題材機會是短期的,對股價影響持續的時間也是比較短暫的。”無論行情如何,投資者均應對部分提前上漲、估值水平已接近歷史最高水平的品種,還是要有客觀冷靜的認知,“長期看,創業板股價還是比較貴。”
其次,創業板業績分化雛形略顯,投資者需分類觀察。
本報數據部統計顯示,雖然在51家發布業績的創業板公司中大部分“漲”聲一片,但上周相繼披露業績的網宿科技、朗科科技業績并不理想,網宿科技2009年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幅僅為2.83%,朗科科技更是錄得負增長2.92%的業績。此外,梅泰諾、合康變頻、金亞科技每股收益同比增長幅度為負,此項指標分別為-70.08%、-36.72%和-8.89%。可見,若干公司的增長“加速度”已在明顯放緩。
因此,創業板中已出現良莠不齊的雛形,投資者或需在“熱”行情下“冷”思考。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