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五大航”改寫為“三大航” 航空業重組再提速

鉅亨網新聞中心


東航上航合并的完美收官,國航南航相繼上演扭虧并獲注資的好戲,注定航空市場將重新“洗牌”。同時,民營航空公司的生存環境也將面臨新的考驗。而火車提速后,航空業在國內高鐵快速發展的外部壓力下,所面臨的困境不言而喻。虎年伊始,航空業新格局的發展值得關注。

據證券日報3月2日報道,2009年,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航空業市場格局變化莫測。航空業內部經歷東上合并、東星破產,甚至深航動蕩;而在外部壓力已至,高鐵“兵臨城下”,航空業與其市場份額的爭奪日漸激烈。中國航空業格局正面臨一場新變革。


東航與上航重組無異于“重新洗牌”,在此過程中,東航、國航、南航在博弈中尋找戰略同盟、在競爭中尋求相對優勢,已顯示出民航市場重組浪潮的端倪,中國航空業仍有巨頭間或明或暗的角力。

虎年伊始,南航和國航便獲得15億元注資,此前二者都有將深航納入囊中的企圖,此番注資在降低南航和國航資產負債的同時,也預示著中國航空業重組并購將再起波瀾。

150億輸血注資致巨頭間角力加劇

東航稱不影響三足鼎立格局

三大航的注資始于2008年,當時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以及套保損失的影響,國航、南航、東航三家上市公司合計虧損高達278億元,震驚了市場也引起國資委和民航總局的高度重視,當年12月11日,民航總局即出臺了十項措施幫助航空企業應對經濟危機。

隨后為了解決三大航負債率瀕臨或超過100%,盈利能力每況愈下的窘境,國資委決定對三大航注資。2008年11月,東航和南航率先獲得國資委30億元注資,隨后,國資委又對東航的注資增加到90億元。

虎年伊始,南航再獲15億注資,國航也緊隨其后獲得15億元注資。至此為支持三大航空集團發展的150億元國有資本經營預算也就此劃撥完畢了。

三大航獲“輸血”起死回生后,巨頭間競爭加劇。近來,國航增加了在上海市場的運力投放,同時,東航也在努力提高在北京市場的占有率。

去年年底,東航宣布購買空客飛機增強運力,2009年12月28日,東航與空中客車公司簽訂協議,購買16架空客A330系列飛機,基本價格合計約為25.99億美元,東航表示,通過本次交易,將使公司的運力增長約19.52%。無獨有偶,一個月后,南航也向空客公司購買20架空客A 320飛機,市價約為15.38億美元。

今年2月,中國國航也出招增強運力,公告稱,將以16.28億美元價格購買20架空客A320系列飛機,以增強西南地區運力投放。

面對南航和國航相繼獲得注資。昨日東航董秘羅祝平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個人認為三大航目前三足鼎立的格局不會改變。”“對于東航而言,現在的最大不足就是負債率很高。我們目前首要任務就是做好和上航的業務重組,在國際經濟好轉后開辟國際航線。”

東航上航合并完美收官

“五大航”改寫為“三大航”

2010年中國航空業的第一件大事莫過于東航與上航重組,2月8日,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宣布,經過數月的騰挪和布局,東航上航聯合重組圓滿完成。

據了解,新東航擁有現代化大中型運輸飛機220余架,上航擁有66架,東航與上航重組后,機隊規模增加了1/4,通航點達151個,超過國航,少于南航,位于國有三大航的第二位,從總體規模上看,新東航將步入世界較大航空公司之列,尤其是其超過1500億元的資產,一躍躋身世界十大航空公司之列。

東航與上航的強強聯合,為國內航空業整合提供了一個好的模板。

如果說“東上戀”使得國內航空業格局重新劃分,那么風雨飄搖中的深航花落誰家也必將再次改寫航空業現狀。

隨著深航實際控制人李澤源接受公安機關調查,4年前深航股權爭奪的場景或將重演。國航作為深航的第二大股東,已經暫時接管深航。此次,深航似乎已經成為國航的囊中之物。

此前,受制于公司財務狀況,南航競購深航股權一事“心有余而力不足”,根據此前南航披露的財務報告,截止去年三季度,南航凈現金流僅為-6.53億元,而國航同期收入16.61億元,然而隨著此次南航二次注資的完成,對于南航將爭奪深航股權的說法再次塵囂日上。

“我對國航和南航爭奪深航的事不太了解,里面涉及很多因素。但是不管是誰最終勝利,我想都不會影響現有的三足鼎立的格局。”東航董秘祝平表示。

市場格局面臨重新劃分

深航最終花落誰家?

數據顯示,國航、新東航、南航旅客周轉量目前分別占全民航23%、24%和29%的市場份額。這也意味著,無論是誰,一旦入主深航都將意味著國內民航運輸市場的份額和話語權的改變。

昨日,記者未能撥通南航董秘電話對收購深航的說法予以證實,不過有接近南航的消息人士告訴記者,此次注資的資金不會用于直接收購深航股權,很可能是通過南航集團競購深航股權,并將深航資產注入上市公司。

與此同時,國航董秘黃斌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國航本身是深航的股東,至于下一步是否會增持還是有其他的決定,目前還不清楚。”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券商分析師對記者表示,“東上合并后,三大航空巨頭以國航規模最小,擴張愿望較為強烈,并且國航和深航不僅有很深的歷史淵源,在業務上也存在互補,兩者相加可以構建完整的航線網絡。”

一旦國航得以順利收購深航,那么它將是國內航空公司最有“隱形實力”的一個。國際航線上它坐擁北京、香港兩大寶地,國內則握住了北京、成都,如果再把華南市場攬入懷中,國航可謂打通了“任督二脈”。

南航盡管擁有國內最大的機隊規模、最高的航空收入,但是南航缺少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此前南航董事長司獻民曾表示:目前南航在深圳的市場份額約占30%,希望未來5年有一個比較大的提升,最終的目標是上升至50%。

東航與上航重組后,航空業重新洗牌,在此過程中,國內航空公司在博弈中尋求戰略同盟,市場格局在虎年將如何變化,拭目以待。

(吳蘭蘭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