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糖翹尾行情可期須靜待良機
鉅亨網新聞中心
鄭糖近日延續緩慢回升勢頭,這一特征在近月合約表現尤為突出,本年度末期糖走出翹尾行情的可能性較大,投資者可以耐心等待翹尾行情出現的契機。
據期貨日報7月2日報道,6月份,國際糖價止跌回升,國內糖市承壓減輕。在現貨市場持續堅挺的情況下,鄭糖延續緩慢回升勢頭,這一特征在近月合約表現尤為突出,1009合約期價已經從4,900元/噸左右攀升至近5,200元/噸。隨著國內食糖庫存數量逐步縮減,供需形勢日益明朗,本年度能否出現供應缺口?翹尾行情又能否出現呢?
國際糖價回升釋放國內糖價上行空間
繼ICE原糖觸及13美分/磅止跌后,伴隨著亞洲等地需求啟動,國際糖價穩步回升。雖然印度食糖產量一再上調,但全球食糖產量在經歷連續下降之后,庫存還需時日恢復。現貨市場供應相對緊張的格局是近期糖價快速走高的主要推手。近期ICE11號原糖1007合約的行情已經充分體現出當前國際食糖現貨市場偏緊的格局。
伴隨著國際糖價的回升,國內食糖進口完稅成本也快速升高。當前進口完稅理論成本已由之前的4,600元/噸左右低位再度攀升至國內糖現貨價格上方,至此國際糖價對國內市場的壓制作用大大削弱。
本年度供應缺口若隱若現
國內糖市傳統意義上的2009/2010年度僅剩下3個月度,至10月左右新季甜菜糖將陸續上市,剩下三個月的食糖供需情況顯得尤為關鍵。
6月初公布的產銷數據顯示,截至5月末,我國本年度食糖總銷量為676.45萬噸,較去年同期偏低,且單月銷售數據較往年同期均處于偏低水平。由于前期的五次拋儲共近120萬噸,至6月我國食糖消費情況基本處于近兩年平均水平。考慮到年初糖價居高不下所帶來的淀粉糖等同類產品的替代作用,這樣來看,當前我國對食糖的消費需求依然強勁。
6月份,我國糖現貨市場價格維系穩定,且較年初時已有一定幅度回落。由于玉米市場的政策干預可能導致淀粉糖替代作用減弱,因此6月份的消費形勢更可以體現我國食糖的需求力度。近日有消息稱,6月我國食糖共銷120萬噸左右,這基本符合近三年平均水平。近三年來6月份銷量均值為118.98萬噸。如此數據屬實,那么以120萬噸銷量計算,截至6月末,我國食糖工業庫存數量僅為277.38萬噸,處于近三年來最低水平,較去年同期庫存少53萬噸,而近三年7、8、9三個月總銷量的均值達到291萬噸。從簡單的數字推算結果來看,本年度后期供需缺口已經較為明顯,后期國儲糖出庫數量與頻率會對此造成影響,我國食糖供需缺口已經若隱若現。
新季度我國食糖供需依然偏緊
綜上可知,即便本年度我國食糖在緊平衡情況下度過,結轉給2010/2011年度的庫存數量也十分有限,這無疑縮減了新年度我國食糖的供應量。當前國內各大產區糖料種植面積出現一定幅度回升,據最新了解,全國糖料總面積接近2007年度的2,589.15萬畝。2007年在風調雨順的前提下,全國食糖產量為1,484萬噸,創歷史最高水平,單產水平也創歷史最高,意味著即便新季糖料生長期間風調雨順,產量也難以達到2007的峰值。因此,新季度我國食糖供需依然處于偏緊的格局,庫存有待于恢復。
上述初估的產量是在風調雨順的情況下,但目前天氣情況并不盡人意。近期的持續暴雨已經對部分糖料生長構成威脅。且全球天氣形勢變數較大,這也給后期國內糖市留下了巨大懸念,在糖料生長過程中,任何閃失都可能使市場出現強烈波動。
總體而言,在國際糖市止跌維穩的情況下,我國糖市后期關注的焦點為供需緊張程度以及新季糖料生長。本年度末期糖走出翹尾行情的可能性較大,后期的消費形勢將對此逐步確認,投資者可以耐心等待翹尾行情出現的契機。
(徐波 編輯)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