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公告

人工智能是否最終主宰世界?其實是擬人化傾向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10-13 11:55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0月1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近日,許多世界著名科學家齊聚愛爾蘭科克大學紀念英國傳奇數學家喬治-布爾誕辰200周年,緬懷其在符號邏輯運算領域的特殊貢獻。科學家們認為,喬治-布爾在符號邏輯運算領域的研究成果為今天的人工智能革命打下了堅實基礎,而人工智能將帶領人類社會生力再一次實現飛躍性發展。但是,人力勞動被取代,社會失業率是否會大增?人工智能是否會最終主宰世界?這些問題也引發了人們對人工智能新的擔憂。與會科學家認為,不必如此擔憂,有人對人工智能的擔心和害怕,其實是擬人化的傾向,即人類將自身的負能量強加於機器智能身上。

在過去幾年裏,人工智能已經從科幻小中走進現實,對我們的人類生活生了巨大影響。人工智能不僅僅會讓現有的無數種職業逐漸消失,造成成千上萬人失業,而且還會逼迫人類去面對許多新的難題,如隱私問題、法律問題、倫理問題等。在紀念英國傳奇數學家喬治-布爾活動中,科學家們重點討論了人工智能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喬治-布爾出生於200年前的1815年,是19世紀最重要的數學家之一。由於其在符號邏輯運算中的特殊貢獻,很多計算機語言中將邏輯運算稱為布爾運算,將其結果稱為布爾值。


許多理論認為,如果不是因為布爾於1864年英年早逝,數字革命可能會因此提前數十年。后來,美國數學家克勞德-香農依據布爾邏輯理論發明了開關電路,將其應用於電子學領域。其實,布爾本人也是早期人工智能理論的倡導者。他認為,所有人類思想都可以換算成數學公式。布爾的傳記作者戴斯-麥克海爾回憶道,在一次前往倫敦的途中,布爾對英國數學家、計算機先驅查爾斯-巴貝奇的差分機生了極大的興趣。差分機相當於一種早期的計算機。

考慮到布爾對於計算機領域的重要貢獻,在紀念活動中,科學家將其與現代人工智能的發展聯繫到一起,也就不足為奇了。目前,計算機軟件能夠理解輸入指令並執行,無論是解釋一條搜尋指令、還是導航一條道路,或是翻譯一種外國語言,人工智能的應用都已達到一種史無前例的高度。比如,谷歌搜索引擎的搜索算法,微軟Excel表格的自動計算功能,都是人工智能的應用,而且經過多年的發展它們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隨人工智能向更高層次發展,人們對於這些最最普通的應用已經習以為常,甚至不覺得它們是一種人工智能。當然,這也和著名科幻小家艾薩克-阿西莫夫等人的作品對人們的影響有關。

如今,人工智能也取得了飛躍性的發展。計算機運算能力的大幅提升、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大數據的彙集與共享引發了一場新的人工智能革命。科技能夠更接近地理解和模仿人類智力,比如蘋果iPhone手機中的Siri能夠理解人類的語音指令,並做出相應反應;圖像識別軟件可以根據照片識別出人和動物的臉,這些功能都已經是司空見慣了。此外,人工智能在醫學掃描、疾病診斷、建築結構檢測等領域也都有廣泛的應用。

著名人工智能專家、美國艾倫人工智能研究所負責人奧倫-埃茲奧尼表示,“現在是人工智能的春天。在幾年前,人們可能認為這是不可能的,現在應該不會有這樣的法了。人工智能將帶來更為廣泛的商業影響。”可以肯定地,人工智能的應用潛力是極其巨大的。未來,大多數體力工作都將交給機器人完成,而人類也應該學會信任它們。

但是,人力勞動被取代,社會失業率是否會大增?人工智能是否會最終主宰世界?這些問題也引發了人們對人工智能新的擔憂。機器人不需要薪水和福利,不需要周末和假日,也不需要睡覺;它們不會因為宿醉而影響工作,不會遲到,也不會與工友發生不愉快。當它們變得越來便宜、功能越來越強大,企業主難道不想用它們來替代工人嗎?其實,早在150多年前,布爾就已經想到了這一點。據布爾的妻子瑪麗回憶,布爾曾經指出,“同樣的工作,如果機器完成的速度比你快得多,當然要使用機器。”隨人工智能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現象證明,機器人正在逐漸替代勞動力,如自助結賬超市、無人駕駛貨運列車等已經出現。

關於機器人對人類社會,尤其是就業的影響的態度,科學家們分成了兩個陣營。一方觀點認為,就像工作革命打破了農耕社會的作業秩序又建立了生工廠一樣,機器人的出現也會促進新的機會的出現,培養新的職業,未來的許多事物我們如今也許想像不到而已。另一方觀點認為,未來的工作將更加專業化和科技化,現有的大量職業將消失。埃茲奧尼表示,“這是一個現實問題。我們確實要好好討論一下人工智能對勞動力的影響問題。”

除了失業問題,還有一個更大的陰影籠罩於人們的心頭。人們在擔憂,越來越智能的機器是否會成為超級智能機器,甚至會反過來主宰人類?去年,許多有世界影響力的人物,如斯蒂芬-霍金、比爾-蓋茲、埃隆-馬斯克以及蘋果聯合創始人斯蒂夫-沃茲尼亞克,紛紛警告稱,人類只顧發展超級人工智能,而沒有考慮潛在的致命后果。霍金認為,“它將會自我啟動,自我設計。”蓋茲擔憂,“我不明白一些人為什麼從不擔心。”

參加布爾紀念活動的專家們似乎並沒有太在意這些擔憂。美國宇航局前高管、佛羅里達人類與機器認知研究所負責人肯尼斯-福特認為,對於人工智能的擔心和害怕,其實是擬人化的傾向,即人類將自身的負能量強加於機器智能身上。他指出,在《2001太空漫游》中,人工智能電腦“HAL 9000”反過來攻擊人類,其實是人類妄想症造成的。“HAL 9000”的問題並不是它的智能問題,而是人類強加給它的,沒有理由相信現實生活中的人工智能也會這樣。(彬彬)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