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行業

上海石油交易所"瞄準"原油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12月1日、2日,上海石油交易所(下稱上油所)剛剛推出兩天的180燃料油現貨連續成交量金額分別為6017萬元和6690萬元,兩天成交已經過億元。

今年4月份就已「放出風聲」,開始跑馬圈地發展交易會員單位的上油所,終於打破沉默,在本月首個交易日裡,正式宣佈推出其首個連續現貨交易品種。

上油所此次推出的連續現貨交易標的,是「180號燃料油」。這與之前在市場中曝光的上油所編製的原油、成品油的《交易手冊》,所引發的首推交易品種猜測有所區別。這可能與國內目前並未放開原油和成品油市場,兩個重頭品種缺乏市場定價機制有關。

上油所顯然有醉翁之意。公司內部一位參與交易平台研發的高管介紹,上油所推出第一個連續現貨交易品種,「更多的是為了推出我們研製的新的交易模式和交易平台,市場培育起來,各種活躍品種都會上」。


雖然並沒有推出市場期盼的原油、成品油等熱門品種的交易合約,但需注意的是,就國內目前期貨市場上僅有的燃料油期貨合約進行比較,上油所的第一個新品種已經在交易方式上,對國內現有的期貨交易方式形成了第一次衝擊。

試水連續現貨交易

「180燃料油首日開盤價是4080元/噸,當天成交了1436 P(P相當於證券市場的「手」,1P=10噸),當天最高價達到4600元/噸,收盤是4219元/噸」,上油所技術部朱敏介紹了主要燃料油現貨交易的情況。「如果以當天的平均價格4190元/噸進行計算,則該品種開盤首日的成交金額為6016.84萬元」。

12月2日盤中交易時段中,記者觀察該期交易並不活躍,經常出現因為報價相隔時間較長缺少交投而形成的「一字線」,但相較首日已經有所改善。截至昨天下午收盤,該合約收於4230元/噸,合計成交1582P,日平均價格為4222元/噸,成交金額為6690.22萬元。

開盤兩天,上油所的第一個連續現貨交易合約180燃料油的總成交金額為1.27億元。

對於上述交易數據,上油所總經理室的一位高管的評價是,「交易還算不錯」。這個「還算不錯」的180號燃料油交易品種,正是上油所經過三年多的研究,推出的第一個「連續現貨交易方式」下的新品種。東證期貨研究所副所長林慧介紹,上油所在燃料油方面,「以前做得就是比較好的」。

據交易所高管介紹,所謂「連續現貨交易方式」,區別於國內現有的期貨交易制度,相近於上海黃金交易所的黃金延期交易,但與二者又都有區別。「這種交易方式,交易商可以在當天交易結束後,就通過申報交割和申報配對成功的方式進入到實物交割程序,如果交割配對不成功,交易商可以通過補償機制獲得相應補償,並可於第二天連續申報交割直至現貨貿易完成」。

「連續現貨交易可以連續申報交割,交易當天就可申報,直到成功為止;引進了夜盤交易,目前已經開放了夜間9點至凌晨2點30分時段的交易,只要國內夜盤時間放開,理論上就可以實現連續24小時交易;可以連續持有現貨合同,跟拿著股票一樣,不必交割現貨,而通過升貼水獲得持倉補償」,上述高管介紹。

上油所陽謀

從12月1日新聞發佈會上上油所領導所使用的措辭來看,上油所對其推出的首個連續現貨交易合約「180號燃料油」提及較少,只是在最後提了一下,推介的重點是「上油所正式推出連續現貨交易方式」。

上述受訪的參與交易系統研發的交易所高管直言不諱,「上油所推出第一個交易合約的最大意義,不是某個品種,而是推出了一個全新的交易平台和交易方式——平台做好之後,會不斷地推出新品種!」

按照上油所公佈的計劃,交易所還將根據市場情況,「在推出180號燃料油連續現貨交易品種後,研究推出甲醇、原油及成品油、天然氣等交易品種。」

同時,上油所方面否認與上期所發生競爭。對於自己新的交易模式和相比較為先進的交易時段、交割制度設計是否會對上期所燃料油合約交易產生競爭的時候,上述高管只是表示,「與期貨交易所只是互補關係,是對國內現有期貨交易制度的補充,上油所的出發點並不是跟誰競爭」。

但是不可否認,在交易方式上,現貨連續交易方式顯然要有別於上期所的燃料油期貨合約。北京某期貨私募公司投資總監陳強認為,「(新的交易模式)讓客戶可以當天交割,也可以選擇自己認可的時間進行交割,而期貨合約則必須在約定的某一時間進行交割或平倉;目前國內燃料油期貨,更像是國外原油價格走勢的影子市場,每天4個小時的日盤交易,無法消化國外市場連續交易後所留下的價格空白,業界多年來一直就在呼籲引進夜盤交易,使國內價格與紐約、倫敦等國際重要是有市場價格銜接更為緊密,從而最大程度上減小交易商的隔夜持倉風險」。

東證期貨研究所副所長林慧分析認為,兩個交易所針對的客戶群有所差別,上油所主要針對的還是現貨商。

儘管國內原油和成品油的價格沒有放開而導致這兩個最重要品種都未能成為此次創新的主角,但互稱「不競爭」的上油所和上期所,都將下一步的新合約重點放在了上述兩個品種上:上期所總經理楊邁軍在公開場合表示,交易所「將加大研究開發力度,加快推進原油、汽柴油等石油期貨品種上市」,而上油所方面稱,只要政策條件成熟,「原油、成品油確實是想上」、「(最近的計劃是)還將推出甲醇、天然氣等交易品種」。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