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明復市 外部條件佳 惟遇限售股解禁高峰 震盪加劇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在國慶和中秋節長達 8 天休市後, A 股市場將 9日恢復交易, 6-7 日美股、港股等逐步走強,為 A 股平穩開市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條件。而前 3 季的 CPI 走勢、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等顯示中國經濟正在快步復甦。
不過,因 10 月份是 A 股限售股解禁高峰期,創業板許多公司集體招股等給市場帶來資金壓力,將無疑加劇 A 股震盪。國海證券機構客戶部總經理王書旭認為,滬指 3000 點是個關卡,整個第 4 季仍是築底的過程。
香港《文匯報》報導,對於 A 股來講, 10 月份是多空交織的時期,中國經濟加速復甦,而 10 月也是大小非集中解禁的高峰期。前 3 季內地 CPI 走勢、貨幣政策的延續以及就業形勢情況顯示,中國經濟正邁向復甦。
王書旭認為,國慶 60 周年閱兵讓國人看到了國家的實力,增強了對未來經濟發展前景的信心,整個宏觀經濟數據也在向好。港股 6-7 日均分別上揚 1.87% 和2.07% ,這給 A 股平穩開盤帶來了較好的外部條件。
此外,基金公司「一對多」產品的發行卻異常火熱,這將在 10 月份給市場帶來 150 億元 (人民幣,下同) 的活水,有利於穩定國慶節後的股市。
不過,大成基金認為, 10 月份 A 股限售股解禁額度達近 2 兆元,成為股改以來解禁額度最大的月份,這對 A 股投資者帶來心理壓力;同時,創業板許多公司集體招股,給市場帶來資金壓力;此外,同樣值得關注的是上市公司提出的高額再融資方案。因此,對於節後的行情,大成基金認為還是要關注資金面的壓力。
王書旭認為,此前超跌的新能源以及零售、部分醫藥和高科技行業具有投資機會。大成基金認為,目前 A股市場的平均估值水平已經開始進入一個合理範圍內,節後行情的最終走勢決定於供給狀況和資金面的變化。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