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順吹響軟件上市號角易崢輕取10億市值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以35萬元現金和9台電腦、1台打印機起家,易崢與葉瓊玖,將「同花順」培育成國內股市行情軟件一線品牌。隨著11月2日浙江核新同花順網絡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同花順)順利通過創業板發審會,二人亦將輕取上億身家。
同花順今年遭遇頗富戲劇性。元旦,去年營收占比達25.52%的TopView(贏富)產品被迫下線; 9月,同花順在證監會創業板發審委審核首發申請前夜,被突然取消審核,發審委公告稱,「鑒於公司尚有相關事項需要進一步落實。」
對此,同花順相關人士表示,臨陣被取消審核原因系「流程問題」。記者從相關渠道獲悉,原因可能與證監會新設「網絡監控辦公室」有關,同花順為其網站在業務流程中扮演重要作用,需由主管部門出具審核意見。
錯失創業板首班車,並不影響同花順實際控制人易崢的財富增值。
目前,A股尚沒有同類上市公司,11月4日,接受採訪的數位券商研究員均表示,「正在研究招股說明書」。唯一可做鏡鑒的是今年8月,新湖中寶(600208.SH)以3.52億元參股大智慧11%股權。
二者在行情軟件領域的實力在伯仲之間,以此計算,即便不算上市溢價,同花順市值約32億元。
發行後,易崢將持有同花順36%的股權,葉瓊玖的持股比例為12%,粗略計算,二人身家最低分別有11.52億元和3.84億元。
易崢10億身家
上市後的同花順估值幾何,從新湖中寶參股大智慧可窺一斑。
今年8月,新湖中寶出資3.52億元,參與大智慧增發。其中,276.58萬元作為該公司新增註冊資本,其餘增資款作為溢價出資,計入資本公積金。
增資後,新湖中寶持有大智慧總股本的11%,而大智慧此前的股東張長虹和張婷,分別持有78.75%和8.75%的股權。
大智慧系張長虹和張婷在2000年創辦,註冊資本2200萬元,其中,張長虹持股90%,張婷持股10%。而今以新湖中寶參股作價計算,其成本相當於每股127元,溢價幅度驚人。
以此計算,增資完成後,大智慧上市前的「市值」已膨脹到32億元。
根據新湖中寶的公告,截至今年6月底,大智慧總資產3.55億元,負債2.58億元,股東權益9725萬元;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0079億元,淨利潤2342萬元。
同花順招股說明書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總資產1.84億元,所有者權益1.3億元。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8119萬元,淨利潤3377萬元。
旗鼓相當的同花順,按照大智慧尚未上市時的融資估值計算,易崢至少將坐擁10億元身家。
1994年10月,易崢以25萬元現金及價值15萬元的固定資產出資40萬元;葉瓊玖現金出資10萬元,共同設立杭州核新軟件技術有限公司(下稱杭州核新),註冊資本50萬元。
坊間傳言,易崢的第一桶金來自為一家券商編寫證券分析軟件,而此時,易崢尚是電機工程系工業自動化控制專業的學生。
此後,易崢因和同伴編製出一套名為期貨「龍虎榜」的系統,揚名業內,該軟件12萬元/套的售價令其獲利頗多。
2003年2月18日,杭州核新完成首次增資,易崢追加出資40萬元,葉瓊玖追加出資10萬元,增資後杭州核新註冊資本為100萬元。
經多次轉讓,杭州核新股權比例變更為易崢持股60%,葉瓊玖、王進、於浩淼分別持有20%、10%和10%。
2007年,上海核新軟件技術有限公司(下稱上海核新)收購杭州核新,上海核新與杭州核新的股東一致且股權架構一致,轉讓價確定為每元出資額1元。而上海核新正是此次過會的同花順前身。
2007年7月5日,經杭州市工商局核准,上海核新遷至該市,公司更名為浙江核新同花順網絡信息有限公司。
行情軟件烽煙
「大智慧也在準備上市,雖然公開信息顯示,大智慧半年報業績不如同花順,但大智慧有一部分預收賬款需要下半年結算,因此下半年淨利潤會遠高於上半年。」11月4日,一位對兩家公司均熟悉的人士向記者表示。
從財務報表看,大智慧2008年淨利潤7116萬元,而上半年的淨利潤僅1751萬元。相比之下,同花順的業績分佈比較平均。今年上半年實現的淨利潤已佔去年全年的88%。
「相對於其他公司,同花順的業務全面和平衡。」上述同花順相關人士表示。
同花順招股說明書稱,公司系目前業內產品類別最齊全的金融信息服務商,「從行業覆蓋率的角度看,同花順不僅在交易系統業務方面覆蓋絕大部分券商,而且個人業務也較為領先,屬於綜合類服務商。」
根據CCID統計,在國內證券行情及交易系統市場,以2008年收入計算,同花順以31%的市場份額居首位,其後是28%的通達信和25%的錢龍。
而在目前行業內收入規模最大、競爭最激烈的金融資訊和數據信息服務領域,根據CCID《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行業研究報告》,目前的主要競爭公司包括:金融界、大智慧、指南針等,今年上半年,同花順在該領域的銷售額次於金融界、大智慧,高於指南針,居第三位。
相比之下,其餘幾家行業領先者各有千秋。
通達信覆蓋多數券商,但因其均缺少針對個人用戶的業務,因而行業整體覆蓋率相對不高;金融界、大智慧、指南針則為個人業務領域覆蓋率較高的企業;萬得資訊客戶包括大多數全國性商業銀行、基金公司、證券公司、保險公司、QFII機構。
「根據CCID對本行業各公司綜合競爭力評估,同花順憑借較為全面、合理的業務結構,較高的市場覆蓋率和成長速度位於綜合競爭力排名的第二位。」同花順招股說明書稱。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