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曼迷債驚魂未定 ETF互掛 台灣熱 香港冷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港台兩地的交易所場內基金 (ETF) 互相掛牌,呈現台灣熱、香港冷現象。據消息人士指出,台灣「金管會」最快會本月中旬公布首隻赴台的香港 ETF 名單,月底前完成掛牌,台灣對引進 ETF 的審批速度及業界反應,均較香港理想。至於台灣 ETF 來港,則很可能趕不及在本月完成審批及上市。
據了解,目前在台灣申請 ETF 上板的金融機構,包括寶來投信、匯豐中華、中銀保誠、凱基證券以及富邦金控等 5 家投行。其中中銀保誠旗下標智滬深 300中國指數基金,透過台灣合作夥伴寶來投信申請在台灣掛牌,最有機會成為首隻赴台掛牌的境外純 A 股基金。
香港《文匯報》報導,目前台灣的業內人士對引進香港 ETF 赴台掛牌反應熱烈,但台灣 ETF 能否到香港掛牌則是未知數。據消息人士表示,自從香港發行雷曼迷債事件後,證監會對金融產品的審批目常嚴謹,致令台灣 ETF 來港上市的步伐慢如蝸牛,對券商影響頗大。對於港台兩地的 ETF 能否同時互相掛牌,他直言「這全憑雙方主管機關的高度智慧」。
台灣方面認為,港台 ETF 互掛是共識,但並不一定要同一天掛牌,兩地市場作業可能出現落差,當然台灣方面是希望能夠同時間一起掛牌,但不會強求。香港證監會不會就個別審批個案發表評論,但引進台灣 ETF在香港上市的大原則不變,時間最早亦有可能在 7 月份。
發言人否認,證監會的審批會因為雷曼事件後變得過分嚴謹,強調對所有產品的審批程序均按一般程序進行。
不過,曾接觸過香港上市工作的業內人士指出,香港及內地的上市審批向來嚴謹,因此以香港及內地公司所組成的指數基金,會較容易通過台灣當局的審批,但台灣公司的質素,對香港監管機構來說較陌生,的確是需要多花時間了解申請來港的台灣 ETF 當中成份公司,其質素是否符合標準。
中銀保誠資產管理機構投資部助理經理陳碧如證實,旗下的標智滬深 300 ETF 有望於 7 月底前在台掛牌,成為台灣首隻境外互掛的 ETF,亦為首隻只投資 A股市場的 ETF 。該隻 ETF 將會以連接基金 (FeederFund) 的方式掛牌,初期募集上限為 100 億元。
中銀保誠亦有意獨立申請,將旗下的另一隻 A 股基金標智上證 50 中國 ETF,以原股跨境掛牌方式引進台灣。
除了上述兩隻 ETF 外,匯豐中華亦看準了恒指與國指兩指數在亞洲區的知名度,將以此兩隻指數的 ETF攻台;凱基則同樣以標智上證 50 ETF 申請掛牌;富邦投信一方面洽談 A50 的 ETF 赴台,一方面推動自家發行的富邦台灣摩根基金、富邦台灣科技指數基金等系列的 ETF 來港掛牌。
此外,寶來投信將以台灣 50 指數成分股製成寶來台灣卓越 50 ETF 來港掛牌,據悉,證監會目前正處理有關申請。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