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國際經濟7月綜述:經濟初顯V型反轉跡象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世華財訊)


09年7月,隨著全球宏觀經濟數據惡化速度的減慢,同時有很多經濟指標正在逐漸企穩,這使得全球各主要經濟體在進入第三季度後經濟衰退有明顯放緩之勢,目前也已經出現更多的跡象顯示全球經濟出現V型反轉可能,且有望在09年底之前走出衰退的谷底。而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各國大規模的金融救助和經濟刺激計劃,同時各國央行伴以因應的貨幣政策來提振經濟。不過,由於整體經濟仍然處在較低水準,同時部分經濟指標也依然較為疲弱,顯示儘管經濟前景正在變得更為樂觀,但是總體的復甦之路仍然較為嚴峻且漫長。因此,目前各國央行都暫時處於觀察階段,即維持目前現有的貨幣政策不變並觀察之前的政策效果,若經濟意外出現繼續惡化現象則還將實施進一步的政策手段,不過隨著目前經濟復甦預期的持續升溫,各大央行很可能在短期內仍將繼續維持現有的貨幣政策。

一、全球各主要經濟體出現更多經濟企穩跡象

美國經濟走出衰退的速度可能超出預期.在美國1季度GDP季降5.5%年降2.5%後,其2季度GDP季調後年降1%,明顯好於預期的下降1.5%,顯示經濟衰退速度正在明顯減緩,美國經濟正在朝著復甦邁進,這使得經濟學家預計3季度美國GDP很可能會上升,顯示衰退正在或接近於底部。同時,美國房屋數據表現強勁,6月新屋開工年化月率上升3.6%,在6個月中出現第四次增長;6月營建許可年化月率上升8.7%,也高於預期;6月新屋銷售年化月率勁升11%,進一步暗示美國房市可能已經走出底部;6月NAR成屋銷售月率升幅也遠高於預期,而6月NAR成屋簽約銷售指數連續第5個月上升,且創下該指標6年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上升紀錄,這是住房市場復甦的又一跡象。美國5月S?P/CS 10城市和20城市房價指數月率均為2006年夏季以來首次上升,進一步強化了美國房屋市場即將觸底的預期,這無疑令市場對未來經濟前景的樂觀預期得到進一步增強。

由於受益於房產市場活動的走強,衡量未來美國經濟增長的領先指標在最近一周有所上升,其年增長率更是創下5年新高,這暗示美國經濟的復甦趨勢超出預期,但美國7月諮商會消費者信心指數繼6月意外下跌後進一步下滑,顯示失業上升和家庭財富縮水可能抑制消費支出和經濟復甦,因消費支出佔美國經濟約七成。美國6月非農就業人數大幅減少46.7萬人,遠好於預期,因製造業、建築業和專業服務業就業人數廣泛的下降,暗示經濟復甦之路艱難,同時,6月失業率繼續上升0.1個百分點至9.5%,增至25年來的最高水準。就業報告顯示美國仍面臨著逆向壓力,儘管其他數據暗示衰退可能接近於結束。另外,隨著最新一份數據顯示6月份美國所有的大都市區失業率都出現攀升,有18個地區的失業率至少為15%,這使得市場對未來美國失業率將會很快上破兩位數的預期得到增強,而這無疑也將繼續阻礙經濟的恢復。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最新公佈的褐皮書顯示,勞動力市場和房地產市場依然疲軟,信貸形勢仍舊緊張,不過也有好訊息傳出,多數轄區出現了經濟衰退趨緩的跡象。褐皮書顯示,12個聯邦儲備銀行中的大部分銀行指出,自上次報告發佈以來,經濟下滑速度已經放緩,部分地區的經濟活動開始企穩,儘管仍處於偏低水準。美國聯準會最新公佈的這份褐皮書,無疑進一步提振市場對於經濟正在逐漸好轉的信心。

歐元區方面,歐元區6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由5月的40.7增至42.6,為08年9月以來最高水準,顯示歐洲經濟顯示出復甦跡象。同時,歐元區6月大型企業聯合會領先經濟指標上升1.5%至95.9,若此類趨勢得以持續,則經濟活動的復甦將很有可能在09年底前開始,儘管復甦水準仍將較低。歐元區7月EuroCoin指標連續第5個月上升至-0.42,為08年8月以來最高水準,這使得歐元區經濟7月顯示出復甦的進一步跡象,該指標證實歐元區經濟衰退很有可能已經在第一季度觸底。因此,儘管歐元區09年第一季度經濟收縮程度達創紀錄水準,第一季度GDP較上年同期降幅由初步數據的下降4.8%意外向下修正至下降4.9%,同時較去年第四季度下降2.5%,顯示經濟衰退程度嚴重,不過其二季度GDP很可能將放緩。

此外,歐元區6月經濟信心指數由5月的70.2增至73.3,為7個月來高點;6月消費者信心指數由-28改善至-25,這也是08年11月以來最高水準;6月商業景氣指數也連續第3個月上升,加上歐元區6月零售業採購經理人指數由5月的47.1增至47.5等,都進一步反映出歐元區經濟正在2季度中逐漸好轉。雖然歐元區5月工業訂單大大弱於預期,顯示歐元區工業復甦的希望仍然較低,不過5月工業產值出現9個月來首次的月比上升,這還是令投資者意識到歐元區很有可能已經結束了二戰以來最嚴重經濟衰退的最糟糕階段,且經濟復甦已經為期不遠。

不過,經濟的逐漸向好並不能掩蓋失業率的進一步攀升,歐元區6月失業率由5月修正後的9.3%增至9.4%這一10年來最高水準,因為更多的企業裁員以度過二戰以來最深度的衰退。持續增加的失業人數暗淡了消費者支出的前景,暗示歐元區可能會需要更長的時間復甦,不過由於德國7月季調後失業人數意外減少6000人,遠好於預期的增加4.5萬人,這令市場看到了儘管未來歐元區失業率還將繼續攀升,但幅度將會逐漸緩和的希望。另外,歐元區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加速下降,成為1997年1月開始記錄以來最低水準,而其他的數據也暗示,通膨年率可能會持續下降一段時間,這意味著經濟衰退恐不會在短時間內結束。

英國方面,英國第一季度GDP季率下降2.4%,年率下降4.9%,由於主要受商業服務和金融業拖累,這使得英國第二季GDP季率下降0.8%,年率下降5.6%,儘管年降幅創下1955年開始記錄以來最大,但季率降幅明顯放緩,這增強了經濟衰退最為遭到的階段或許已經過去的觀點。儘管英國經濟已連續第五個季度收縮,但英國經濟上半年已經出現諸多積極跡象,房屋市場,英國7月Nationwide房屋均價連續第三個月上漲,今年前7個月中已累計上漲了1.3%,並處於2008年10月來的最高水準,顯示今年房價有望錄得微幅增長。雖然英國經濟仍在萎縮,且失業率高企,但在需求回暖且房屋供應不足共同作用下房價走穩,由於英國房價與消費者支出的關聯度高達80%,遠高於美國的50%,因此這無疑顯示英國經濟正在進一步回穩。

同時,英國6月Nationwide消費者信心指數連續第3個月改善,顯示更多的人預期未來6個月經濟狀況將好轉;而6月零售銷售更是創下08年12月以來最大的年比增長,暗示消費者對衰退的反應並不如一些經濟學家預期的那樣大;6月份商業信心較08年年底時的低迷狀態大幅好轉,總體商業信心指數由2008年12月的-32升至-3,企業紛紛預計隨著2009年年底的到來銷售額和訂單將上升,這無疑將助推經濟的回升。英國7月製造業產出收縮放緩,但訂單降至17年來最低水準,顯示製造業未來數月仍有進一步的麻煩,而且該國7月零售銷售仍疲弱,雖然數據好於前值,但卻遠差於預期,CBI調查持續弱於其他零售銷售指標,暗示未來經濟復甦之路仍然依然嚴峻。

另外,英國6月失業申請人數以13個月來最慢的速度增長,不過失業申請人數已經連續16個月上升,這使得失業申請總數達到156萬人,為1997年7月以來最高水準,同時6月失業率由5月修正後的4.7%增至4.8%。不過由於數據明顯要好於預期,且英國6月失業申請人數以13個月來最慢的速度增長,提供了關於衰退最糟糕階段已經過去的新證據,不過失業率的上升還是會令許多消費者擔憂情緒上升,這或將在一定程度上繼續限制未來幾個月中的銷售增長,進而延緩經濟的復甦。

日本方面,日本6月的商品貿易盈餘20個月來首次擴大,從一年前的1,041億日圓增加至5,080億日圓,而5月工業產值經季調後月比修正為上升5.7%,有力證明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正進而戰後最嚴重的經濟危機中復甦。數據顯示,日本經濟的重要增長推動器即出口和工業生產正因海外需求的復甦而加速上升,受此影響,日本09年二季度大型製造企業信心從一季度歷史低點-58升至-48,為兩年半來首次改善,這為日本經濟最艱難時期已經過去的觀點提供了佐證。同時,日本6月商業信心升至一年多來最高水準,同期家庭消費者信心指數升至近一年半來的最高水準,加上7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從6月的48.2升至50.4,顯示日本製造業活動開始於擴張狀態,進一步證明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正逐步從戰後最嚴重的經濟危機中復甦。

日央行在其7月公佈的季度地區經濟報告中上調對該國所有9個地區的經濟評估,為2006年10月以來首次,出口及工業產值開始顯現些許改善跡象是促使日央行上調經濟評估的主要原因。同時,日本內閣府在其09/10財年經濟白皮書中也表示,日本經濟可能將繼續從最近嚴重的衰退中復甦,加上日本政府連續第三次上調了總體的經濟評估,這無疑加劇了市場對於未來經濟前景的樂觀預期。因此,儘管日本09年一季度GDP季降4%年降15.2%,收縮幅度不僅是日本政府自1955年進行統計工作以來最大的一次,而且是歷史上首次出現連續四個季度的GDP下滑,顯示出這場自二戰後最嚴重的經濟危機的破壞性,但即將出爐的二季度GDP的收縮幅度或將有所放緩,並且在09年的後半年中很有可能將逐漸企穩。

不過,隨著日本6月失業率由5月5.2%升至5.4%這一6年來的新高,這令該國消費表現從出口和生產反彈中獲益的希望受挫,目前日本製造商已裁減上萬人來應對這場大蕭條以來最為嚴重的全球衰退,而未來失業率恐還將繼續攀升,而失業率的上升將削弱消費支出,而這將令日本經濟復甦受阻。因此,如果未來失業更加劇烈惡化,政府也有可能會下調對經濟的評估。此外,對於全球股市的動盪以及日圓匯率的走強也將可能會阻礙日本經濟的恢復,因為日圓的走強會產生負面影響,特別對日本出口業,進而導致企業收益下降、以及收入、價格和就業形勢惡化。

其他經濟體方面,得益於銷售和未來訂單的增加,澳洲6月份的商業景氣指數攀升12點至-2,達到9個月來的最高水準;同期商業信心指數上升6點至+4,為07年12月以來首次出現正值,調查還顯現了更多的經濟改善跡象,尤其是在消費者支出和住房領域。澳洲7月消費者信心指數月率上升9.3%,為連續第二個月上揚,並創下自2007年12月以來最高水準,意外樂觀的數據料將進一步支援澳洲聯儲對經濟的樂觀看法。而因貿易和利潤狀況好轉使商業環境改善澳洲09年二季度企業商業信心指數季比上升20點至-4,為雷曼破產至今的最高值,進一步反應了市場對於目前經濟正在逐漸好轉的樂觀情緒。不過,澳洲6月失業率經季調後從5月的5.7%升至5.8%,同期就業人數減少2.14萬人,但數據均好於預期,加上製造業和服務業等前景的繼續改善,這無疑輔助說明澳洲迄今為止成功地避免了陷入經濟衰退,但整體經濟仍顯低迷。

由於受累於製造業、能源和零售業較低的產出,加拿大4月經濟連續第9個月收縮,4月GDP月降0.1%年降3%,為1961年開始記錄月度產出以來最長的收縮時期。此外,加拿大5月製造業銷售以4個月來最快速度下降月降6%,至1998年11月以來的最低水準,同時6月經濟活動綜合領先指標意外下降,為連續第10個月下降,這無疑加劇了市場對於目前經濟形勢的擔憂情緒。不過隨著加拿大其他經濟指標的逐漸企穩,還是令市場看到了其在09年底前止跌回升的希望。其中,加拿大5月零售銷售增長大大快於預期,為08年11月以來的最高銷售額,這也是1月以來最快的增速,且為5個月來第4個月上升,同時6月新屋開工月升8%,6月新屋開工年率為14.07萬套好於市場預期等等,都一致顯示儘管經濟衰退之勢不會很快結束,但是近期放緩之勢已經呈現。

二、全球各大央行繼續維持現有貨幣政策並觀察效果

隨著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全球各主要經濟體的衰退之勢已經在近期得到放緩,同時市場預期各發達經濟體經濟或將在09年底前出現拐點,因此,這意味著各國央行也就沒有必要再繼續採取進一步的貨幣政策,進而轉變為觀察之前已經實施的政策效果,並研究下一步的貨幣政策方向。

由於7月美國聯準會沒有貨幣政策會議召開,因此市場把關注焦點集中在首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上,其中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敦促美國管理日漸加重的債務負擔以保護美元價值,作為全球主要儲備貨幣美元的發行國,美國應平衡和合理控制美元的供應量,而作為美國最大的債權國,中國已越來越頻繁地表達出對美國採取極端寬鬆貨幣和財政政策所潛在通貨膨脹風險的擔憂。王岐山表示,中方希望美國加快金融市場改革步伐,盡早實現經濟復甦,但他同時也承認,目前中美兩國的首要任務是繼續刺激消費需求,以輔助說明全球經濟擺脫衰退局面。另外,此次會議沒有討論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問題,而中國嚴格管理的匯率政策也只是簡單涉及,因此這出乎很多市場人士預料。

中國作為美國國債的最大海外持有者,隨著金融危機和美國預算赤字的加大,一直對美國通貨膨脹或美元下跌異常擔憂。包括中國總理溫家寶在內的中國進階官員,最近一直在要求美國保證中國所持美國資產的安全性。截至6月末,中國外匯儲備餘額為2.13兆美元,較08年同期增長17.84%,中國將外匯儲備中的很大一部分投資於美國國債等資產。市場預計美國財政赤字09年將達到1.85兆美元,這使得中國政府憂心忡忡,擔心龐大的赤字會引發美國的通貨膨脹或者美元的大幅下跌,而這都將損害中國在美國的投資。針對這種情況,美國官方一直在試圖紓解中國的擔憂。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曾表示,美國將降低今後的財政赤字,建立更為穩定和更強有力的金融體系。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15日公佈的會議紀要顯示,Fed官員們認為長達18個月的經濟衰退不久就將結束,但官員們擔心經濟仍然較容易受到衝擊。Fed官員們上調了對2009年年內至2010年的經濟預期,但是他們預計失業率將超過此前的預期目標,至少有一位官員預計2010年失業率會突破10%。官員們認為在4月Fed會議和6月Fed會議之間公佈的經濟數據顯示,經濟萎縮速度放緩,經濟活動的下滑趨勢可能在不久後就將停止,不過考慮到經濟復甦的速度可能相當緩慢,多數市場人士預計就業市場在一段時間內都會保持低迷。正如普遍預期所料,Fed在該次會議上將聯邦基金目標利率維持在接近於零的水準,並承諾將在較長一段時間內把利率維持在歷史低位。

Fed官員們還認為,金融市場仍面臨持續風險,雖然市場已經有所回暖,但基本的金融環境依然脆弱,未來幾個季度銀行的貸款業務可能面額高額損失。6月份的會議紀要還暗示官員們不會急於調整資產收購規模,根據目前的資產收購計劃,Fed將收購3,000億美元的長期美國國債和總額為1.45兆美元的抵押貸款支援證券。會議紀要稱,雖然擴大資產收購規模可能會給經濟提供更多支撐,但是現在還難以確定提高資產收購規模,特別是國債收購規模,會對經濟和通貨膨脹預期產生多大影響。

歐央行方面,歐洲央行2日宣布,維持基準利率於1.0%不變,符合預期。之前所調查的49家私營部門銀行均預計歐央行會維持基準利率不變,且09年剩餘時間仍會保持不變。自6月會議以來,央行理事會多數成員強調稱,歐央行最終會計劃改變為市場提供充裕流動性的政策。歐央行的選擇之一是延展其資產購買計劃至商業票據,直接干預來降低市場的利率。歐央行7月將購買擔保債券達600億歐元,不過相比於美國、英國和日本所採取的措施,歐央行的資產購買計劃規模略小。

歐央行總裁特裏謝在會後聲明中表示,從近期所有經濟數據、調查和分析來看,目前1%的政策利率仍是合適的。2009年餘下時間裏,歐元區經濟活動可能依然疲軟,但經濟惡化的速度可能慢於過去兩個季度。特裏謝還補充稱,中期內歐元區物價上漲的壓力仍將受到抑制。另外,歐央行9日在7月報告中表示,之前降息的影響仍未完全發揮出來,因為其政策效果有滯後性,之前的降息行為將日益完整的傳導至經濟。報告顯示,過去央行的降息已持續傳遞至對於非金融企業和家庭的貸款利率中,這一點是重要的,目前的利率水準是適當的,錨定中期通膨預期。

英央行方面,英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9日宣布維持基準利率不變,符合市場普遍預期,同時表示將需要另外一個月時間來完成1250億英鎊的資產購買計劃,不過英央行並未如大多數經濟學家預期的那樣增加債券購買規模。英央行自3月開始定量寬鬆政策以來,已購買了約1100億英鎊的英國政府債券以及商業票據和企業債券,並一直維持基準利率於0.5%不變,但這並未阻止英國第一季度經濟收縮2.4%,成為1958年以來最大的收縮。儘管近期有部分經濟指標已提供了對於前景樂觀的更多理由,但央行官員強調謹慎,因為未來經濟仍有可能面臨進一步下行的風險。

英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在7月8日至9日的會議上一致贊成維持政策穩定,未要求政府提高債券購買計劃的上限,仍然維持1250億英鎊的定量寬鬆資產購買計劃目標。紀要表示,沒有足夠清晰的證據暗示1250億英鎊的目標需要修改。政策制定者們表示,8月通膨報告的準備工作提供了重估資產購買計劃的機會。紀要顯示,MPC指出第一季度較預期更為劇烈的收縮和第二季度更為振奮的指標之間有顯著的對比,雖然最近的調查指標符合第二季度略好於預期的情況,但幾乎沒有跡象顯示中期前景自5月已經變動。

日央行方面,日央行於15日宣布將基準利率維持在0.1%不變,該決定與此前市場預期一致。日央行表示,將全力以赴支撐經濟復甦,並表示將擴大公司債和商業票據購買規模,還將企業融資措施延至12月,將美元融資操作延續至2010年2月。日央行指出,日本經濟已經停止惡化,經濟有望在09年年底至2010年3月初出現復甦,日央行對經濟增長前景的看法和4月基本一致。此外,日央行調降GDP增長預估,截至2010年3月的財年GDP預計萎縮3.4%,之前預估為下降3.1%;截至2011年3月財年的GDP增長1%,之前預估為增長1.2%。

日本央行21日還公佈的紀要顯示,該行理事在6月15日至16日政策理事會會議上一致認為日本經濟已停止惡化,經濟企穩跡象將在未來數月顯現。日本央行在6月會議上連續第二個月對其經濟評估做出上調,該行稱在經歷大幅惡化之後,經濟形勢已開始停止惡化。不過在6月會議之前,市場注意力都集中在央行此前數月所採取的支援企業融資臨時性措施上,各方在理事會何時終止這些措施的問題上存在分歧。理事會未在6月會議上給出時間表,但在上週的7月會議上,鑑於日本經濟與市場持續動盪,理事會投票贊成將購買企業債券和商業票據等措施截止日由9月30日延長至12月31日,而這對於經濟的恢復也將起到積極作用。

其他央行方面,澳洲央行7日將基準拆款利率目標維持在49年低點3%不變,與市場預期一致,這也是澳洲央行連續第三個月維持利率不變,因有跡象顯示處於50年來最低的貸款利率和政府刺激措施正在輔助說明澳洲經濟躲過全球經濟衰退。澳央行會後表示,財政措施為經濟提供了巨大支援,放鬆貨幣政策已顯著放寬;同時還將繼續關注經濟和金融形勢,若有必要則可能進一步減息;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削弱,且正在企穩,中國經濟增長已顯著增強,有跡象顯示美國經濟出現拐點,而澳洲經濟形勢並不像預期般疲軟;房價傾向於上漲,勞動力需求更加疲弱正降低勞動力成本增幅,未來一段時間通膨將持續緩和。由於澳洲第二季度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季升0.5%年升1.5%,符合市場預估,因此CPI數據可能強化澳洲聯儲可能繼續維持利率在目前水準不變的觀點。

加拿大央行在21日宣布維持基準利率於創紀錄的0.25%低水準不變,重申將保持該水準至2010年中期,並上調了經濟預期,但表示強勢的加元匯率和關鍵部門的重群組在抑制著增長。加拿大央行稱,以通膨前景為條件,可以預期隔夜利率目標在2010年第二季度底之前仍會在這個水準,為了實現通膨目標。央行同時還表示,刺激性的貨幣財政政策、改善了的金融條件、堅挺的商品價格以及商業和消費者信心的反彈,都推動著內需的增長,但較高的加元匯率以及關鍵工業部門的重群組,明顯緩和了整體增長步伐,因此過於強勁的加元走勢也是加拿大方面所不願意看到的。

隨後加拿大央行還宣布,該國經濟衰退期已經結束,正在開始一段長時間的財富重建期,如果第三季度實現增長,則此次衰退將成為加拿大史上最短的一次經濟衰退期。加央行23日發佈的經濟分析報告稱,從09年第三季度開始,該國經濟將結束衰退,預計7月至9月的國民生產總值將增長1.3%。09年4月,加央行曾預計本國經濟將在第一季度大幅滑落7.3%,結果實際下降指數為5.4%,目前,第二季度的預期維持收縮3.5%不變。由於加拿大6月通膨年率出現幾乎15年來首次負值,這增強了央行維持基準利率於創紀錄低水準至2010年中期的可能。

三、國際金融市場繼續強勢攀升

進入7月份以來,由於全球經濟衰退的腳步正在明顯放緩,且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目前經濟狀況正在逐漸好轉,同時市場對於經濟復甦的預期也越來越強烈,這使得投資者風險情緒明顯得到改變,進而直接致使國際金融市場延續之前的強勁攀升之勢,且未來仍有可能進一步走強。其中,美股引領全球股市繼續向上攀升,同時以原油為代表的大宗商品繼續強勁反彈,而美元則遭到投資者的猛烈拋售,因為隨著經濟狀況的逐漸好轉,投資者風險偏好情緒進一步升溫,這令具有避險功能的美元明顯遭到打壓,因此各主要非美貨幣在7月中都呈強勁走高之勢。若未來經濟數據繼續普遍向好,則該趨勢或還將繼續延續。

股市方面,美國三大指數在7月最後一個交易日繼續創出收盤新高,為8月的行情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其中,道瓊工業股票指數開盤在8447.53點,最後收於9171.61點,漲幅達8.57%;納斯達克綜合指數開盤在1846.12點,最後收於1978.50點,漲幅達7.17%,盤中一度升破2000點大關;標準普爾500指數開盤在920.82點,最後收於987.48點,漲幅達7.24%,盤中一度觸及1000點整數關口。歐洲股市方面,英國富時100指數漲8.45%,收於4608.36點;德國DAX 30指數漲10.61%,收於5332.14點;法國CAC 40指數漲8.31%,收於3426.27點。日本股市方面,日經225指數開盤在9889.34點,最後收於10356.83點,漲幅達4.73%。由於各主要發達經濟體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經濟正在進一步好轉,這令市場的樂觀情緒得到增強,因此未來股市仍有可能進一步向上攀升並刷新年內新高。

匯市方面,由於近期全球各主要發達經濟體經濟衰退的腳步進一步放緩,加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經濟正在逐漸好轉,市場認為經濟衰退最為糟糕的階段或許已經過,且預期經濟或將能夠在09年年底前觸底,這使得投資者風險偏好情緒受到極大鼓舞,因此令美元的避險買盤明顯受到打壓,美元在7月份中兌各主要貨幣呈全線下挫之勢。其中,美元指數開於80.20,尾盤收於78.31,跌幅達2.36%;歐元兌美元開於1.3958,尾盤收於1.4253,漲幅達2.11%;英鎊兌美元開於1.6449,尾盤收於1.6705,漲幅達1.56%;美元兌日圓開於94.79,尾盤收於94.62,微跌0.12%;美元兌加元開於1.1659,尾盤收於1.0771,跌幅達7.62%;澳元兌美元開於0.8054,尾盤收於0.8364,漲幅達3.85%。由於近期市場風險偏好情緒繼續升溫,再加上股市強勁上揚等的刺激,同時對於未來通膨的預期,投資者對美元的賣盤力度顯得較為明顯,總體上來看,只要目前經濟逐漸企穩的趨勢沒有得到明顯改變,美元兌非美貨幣的跌勢或還將在近期得到延續。

原油方面,在7月份中,原油基本呈先抑後揚走勢,原油開於69.22美元/桶,並在月初大幅下挫,盤中一度跌破60美元/桶關口且最低探至58.72美元/桶,隨後便大幅反彈,尾盤收於69.45美元/桶,最終以微漲報收。7月初,國際能源署曾表示目前庫存水準已相當高,目前油價水準超出基本面價值影響,同時石油輸出國家組織6月份原油產量連續第三個月增長,調查顯示,石油輸出國家組織11個受配額限制的成員國6月份原油日產量較其2,484.5萬桶的目標產量高出約102萬桶,配額遵守率約為76%,加上美國能源情報署報告的原油庫存意外大幅增加,受此影響,油價一度大幅下挫。

不過,隨著各主要發達經濟體最新出爐的經濟數據普遍向好,這令一些預計全球經濟將從今年晚些時候開始復甦、並引發燃油需求上升的投資者爭相買進原油和成品油期貨。隨??經濟衰退程度的緩和,消費支出不斷上升,製造商發貨量將持續增加,進而推動公路和海上運輸對柴油的需求,這使得油價開始展開反攻,同時買盤規模增大還與柴油需求上升預期有關,因為柴油與工業製造和消費支出關係更為密切。未來若美國失業率不再繼續上升很可能意味著石油需求將會復甦,因為美國的原油需求量佔到全球需求總量的10%以上,不過石油市場目前並未顯現出需求上升或供應吃緊的跡象,因此油價即便未來繼續攀升,但幅度在短期內料將有限。另外,石油輸出國家組織對於未來世界石油需求將會逐漸回升的預期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勵著投資者買入原油,此前石油輸出國家組織在其6月份月度報告中稱,石油市場的最糟階段可能已經過去並略微上調了其第三季需求預期。不過,石油輸出國家組織指出,目前石油市場的各種不確定因素也將繼續給2010年市場前景蒙上陰影。

(花雨 撰稿)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