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慎防資產泡沫 盧比尼:聯準會要先做5件事

鉅亨網編譯吳國仲‧綜合外電


資產泡沫化似乎自成循環,從2000年的網際網路到距今最近的美國房屋市場均屬之。

紐約大學教授盧比尼 (Nouriel Roubini) 與全球最大政治風險顧問公司 Eurasia Group 總裁布萊默(Ian Bremmer) 聯名投書《華爾街日報》表示,聯準會與主席柏南克欲防堵資產泡沫,未來幾年勢必面臨幾項嚴峻挑戰:

■抵抗財政赤字貨幣化 (monetize the deficit)的壓力,即不再利用印製新鈔來購買政府債券,以防通膨升溫。

■過去一年的貨幣刺激,應設法收回。時機正確時,升息也不應猶豫。


■維持聯準會的超然地位,擺脫紓困金融業與國會所施加的政策壓力。

■依據泰勒法則 (央行設定貨幣利率的準則),適當計算資產價格與泡沫化風險。

■監控與管理金融系統要更有效率,尤其關注所謂的系統性風險 (systemic risk)」。

依據盧氏的看法,第一與第二項工作息息相關。聯準會的非傳統政策若太早退場,有重返通貨緊縮的風險;若退場太晚,美國除可能發生財政危機之外,也將導致通膨性衰退、或稱停滯性通膨 (stagflation)。

聯準會必須記取 2001 年衰退後的慘痛教訓,當時超低利率維持太久,調升速度又不夠快,到後來,終衍生了房市、抵押貸款與授信浮濫的全面泡沫。

聯準會的決策難題在於經濟成長與財政穩定之間的衝突。從歷史經驗看,倘若需要維持貨幣寬鬆,政府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防止泡沫產生。

由此角度切入,則政府應盡快實施 G-20 所同意的金改措施,包括改善銀行業薪酬制度以及設立機構管控「太大而不能倒」的金融企業。

聯準會利率並非直接導致資產泡沫的因素、亦非加以控制的最有效工具。不過按照兩位學者的看法,過度寬鬆而借貸成本低的資金,永遠是泡沫化的一大來源。

因此,聯邦基金利率儘快地恢復常態,將被視為其最重要施政。

此外,盧比尼指出,聯準會須具備更進化的規範架構,因原本的權限無法完全擴及抽象的自由放任態度與華爾街。

盧比尼與布萊默總結,除了維持物價穩定與經濟成長,建構金融穩定也是聯準會的中心角色。為了避免道德風險的扭曲與泡沫成形,這項工作必然是決策官員面臨最大的挑戰之一。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