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已有48萬人出現臨時飲水困難
鉅亨網新聞中心
重慶市干旱形勢嚴峻,已有48萬人、33萬牲畜出現臨時飲水困難。
中新社援引重慶日報3月1日的報道,重慶市共有7個區縣不同程度地出現旱情,其中巫溪最為嚴重,旱期長達72天,抗旱形勢不容樂觀。市防辦副主任嚴永輝表示,當前各地除了加強各類應急措施之外,各級水利部門更需要加緊進行農田水利基本建設。
氣象監測數據顯示,2010年重慶各地降雨偏少2?8成,其中重慶東北部、東南部嚴重偏少。據悉,酉陽縣2009年12月至今,降雨量僅9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80%;巫山縣則比同期偏少78%。
嚴永輝分析說,降雨偏少是2010年干旱形勢嚴峻的最主要原因。由于降雨偏少,各地水利工程蓄水未得到及時補充,溪流流量減少甚至干枯斷流。
如果氣象部門關于4月才出現大量降雨的預測成為事實,那么持續的干旱將導致全市150個鄉鎮、100萬人口面臨不同程度的缺水困難。截至昨日,全市已有48萬人、33萬牲畜出現臨時飲水困難。以北碚區金刀峽鎮五馬等村為例,當地157個泉水點全部干枯,3個主要泉水點基本處于枯竭狀態,約3,000人飲水困難。榮昌縣有40%的水田無水,20%的水田接近干涸。
重慶渝西、渝東南等局部地區旱情相對嚴重,國家防辦已對酉陽、榮昌等7個區縣下達了抗旱計劃。
市氣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2009年秋季,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較常年同期偏強、位置偏北,成為影響重慶氣溫偏高、降水偏少的主因,使得今春出現旱情。至于春旱要持續多長時間,目前還不好判定。
旱情將對重慶小麥生產造成較大影響。據市農業部門的小麥產量預報顯示,受春旱影響,武隆、潼南小麥產量將減產一成,為全市受影響最大的區域。
“如果旱情一直持續下去,遇到有利天氣形勢,我們將組織實施人工增雨作業。”市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相關人士表示。
據了解,目前全市已投入近14萬人次,臨時解決了22萬多人、15萬多頭大牲畜的飲水困難。
“治本之策還在于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嚴永輝表示,首先是加大骨干水源工程建設力度,其次對現有病險水庫進行整治。再就是改變目前各鄉鎮供水各自為政的狀況,通過建設管網供水工程來解決多年的飲水困難問題。
近3年,重慶水利投入增幅全國第一,2009年投資額更是達到90億元,相當于以前10年的數額,因而現已投入使用的各類大中型水庫在此次抗旱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比如剛建成的開縣鯉魚塘水庫,蓄水總量達1.024億立方米,就是有百年不遇的大旱也不用擔心飲水問題。”嚴永輝說。
(程笛 編輯)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