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房產

中國房價飆漲3大隱憂:阻礙消費 產業發展失衡 地產金融危機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上半年中國樓市走勢令人驚異,國家統計局機關報《中國信息報》昨 (4) 日發文表示,對當前房價的高速上漲存在 3 大憂慮: 1) 高房價的擠出效應已經成為制約消費啟動的最大阻力; 2) 產業資本投向利潤高、技術門檻低的房地產業,導致產業發展失衡; 3) 地產對銀行貸款的過分依賴導致地產金融危機。

該報認為,在國際金融危機衝擊波尚未平息,中國國民經濟回升基礎尚不穩固的情況下,必須對高漲的房價有所警惕。

香港《文匯報》報導,文章認為,房價的高漲一方面拉動了經濟的增長;另一方面卻成為制約城市居民消費的障礙,給中國當前最為急迫的啟動內需帶來負面影響。高房價使大多數購房者背上了沉重的債務負擔,只能省吃儉用,壓縮消費,從而造成嚴重的內需不足。

5 月底央行在全國 50 個大、中、小城市進行的儲戶問卷調查顯示,居民購房意願低位徘徊,超過 6 成居民認為當前房價「高,難以接受」。


與此同時,土地市場上「地王」頻現。據最新公佈的土地交易信息顯示, 5 月份,全國 60 個重點城市共成交土地 553 宗,同比增長 73% ;成交土地面積2686 萬平方米,同比增長 89% 。對此,不少業內專家認為,目前土地市場的瘋狂,缺乏宏觀經濟形勢的支持,顯得基礎不牢,可能助長新一輪樓市泡沫。

更讓人擔憂的問題是土地拍賣中的舉牌者。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誕生的 8 塊「地王」,幾乎都是上市公司或其控股公司。北京備受矚目的廣渠路15 號地由中化集團獲得,奧運村鄉地塊由中電獲得。不僅如此,更多的紡織企業、製藥企業等非房地產企業高價舉牌土地市場,殺入房地產行業的時候,中國的產業結構及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令人擔憂。

文章認為,過度依賴房地產投資拉動經濟增長是無法持續的。要鞏固經濟回升的基礎,增強發展的可持續性,必須加大經濟結構調整力度。只有引導固定資產投資方向,實現產業平衡,中國經濟才能健康穩定發展。眾多實體企業進入房地產業不是一件好事。

此外,中國房地產開發資金構成與國外相比,存在企業自有資金不足、過分依靠銀行貸款的問題。目前全國房地產銀行貸款依賴水平在 50% 左右,而部分大型城市開發商對銀行信貸資金的依賴程度已高於 80% 。

文章指出,銀行風險同房價上漲成正比例增加,一旦房價較大幅度下降,地產金融危機不可避免。在房價上漲過程中,銀行扮演的角色不應是樓市泡沫的推手而應是穩定器。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