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投基金看上去很美,企業貸款難逼宮股權融資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09年12月12日,由中國中小企業協會發起成立的中國中小企業創業投資基金募集工作正式啟動,這是中國中小企業協會設立的首家中小企業創業投資基金。
“利用中國中小企業協會的資源,我們選擇優質的中小企業進行投資,并在國內的創業板或者國外的資本市場上市,獲得回報后退出。” 該基金的管理人、中發君盛(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廖子君解釋了該基金的運作模式。
目前,股權融資已經成為國內中小企業獲得資金的最主要方式。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各地政府發起的中小企業創投基金紛紛上馬,幫助中小企業進行股權融資。但是,千軍萬馬都走股權融資的獨木橋,對中小企業的發展來說卻并非利好。
政策環境 中小企業創投基金迅速升溫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是國內唯一“國”字頭的中小企業協會,為了設立這個基金,該協會已經醞釀了一年多的時間。
2008年5月,中小企業協會發起成立中國中小企業創業投資基金,從52家有意向合作的機構中選定深圳市君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注冊成立中發君盛(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基金的運營。
廖子君介紹,該基金的目標是在2010年募集10億元人民幣的一期資金,而在成立的3年之內共募集30億元資金。“我們在北京已經拜訪了3家很有實力的投資客戶,路演馬上就要開始。”她同時認為,如果2010年能夠順利募集到10億元人民幣資金,那么這只基金在人民幣中小企業創投基金中,算得上是最大的。
而在國內,設立的有政府背景的中小企業創業投資基金還有很多。武盛林是北京尚構投資顧問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2008年以來,他已經幫助數家投資機構和北京中小企業創投引導基金合作,在北京設立了專為中小企業服務的創業投資基金。
2008年7月10日,北京市發改委啟動了北京中小企業創投引導基金,為此撥款8億元。設立該創投引導基金的目的是吸引國內的投資機構落戶北京,雙方合資成立面向北京中小企業的創投基金。在合資成立的創投基金中,北京中小企業創投引導基金所占股份不超過30%。
“以此計算,8億元北京中小企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能帶動約30億元的投資。”武盛林評價,在目前已經成立的20多個這類基金中,規模比較大的有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深創投)、銀河投資管理公司等各自合資成立的基金。北京中小企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和深創投合資成立的創業基金,深創投投資1.4億元,北京中小企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投資6000萬元。
北京市的這種做法有明顯的帶動作用,深圳市政府于2008年12月17日也表示,將設立總體規模約30億元的創業投資引導基金,以解決處于種子期、初創期的中小企業直接融資難的問題。
不僅如此,據創投人士介紹,目前國內各級政府成立的中小企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已經有十幾個。其中最早的是2007年由財政部和科技部共同發起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該基金由中央財政投入1億元,其中最具規模的當屬江浙一帶各級政府設立的中小企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僅無錫市政府設立的中小企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規模就很大,可能已經超過8億元。”武盛林評價說。
企業現狀 銀行貸款難 逼宮股權融資
有資料統計,國內目前有4000萬家中小企業。為了緩解資金壓力,它們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渴望通過出讓股權進行融資,而不是寄希望于獲得銀行貸款,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在于貸款過于艱難。
位于浙江溫州市的摩高服飾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摩高公司)雖然在全國開了近400家服裝連鎖專賣店,終端銷售額接近6億元,但卻是一家“輕公司”。
“我們沒有生產廠,而是設計好之后交由OEM廠家代工,專賣店中75%是加盟商的,因此固定資產少,找擔保比較困難。這樣一來的結果是,貸款很艱難。”摩高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戴曉東解釋,雖然直營、加盟的所有專賣店終端銷售額已經超過6億元,但是公司實際回款只有3億多元。
目前,摩高公司的銀行貸款總額只有4000萬元,而且來自溫州的多個銀行。為了得到這些貸款渡過資金難關,股東們抵押了自己名下的眾多房產。
戴曉東不無感慨的是,雖然國家的法律也規定,專利、商標形成的無形資產也可以抵押,但是很少有銀行愿意接受這些抵押物。“雖然公司銷售額比2008年增長30%,但是現在我們還是希望引進一個股權投資者,帶來更多的流動資金。”
北京康復之家商貿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康復之家)是一家銷售醫療器械的連鎖商業企業,在全國開設了50多家連鎖店,雖然2009年的營業額已經接近1億元,但是從銀行獲得的貸款甚至不到100萬元。而這100萬元,也是從外資的渣打銀行融到的。
“我們和國內各大銀行都聯系過中小企業貸款,但得到的回答都是‘沒有這個業務’。”該公司董事長柏煜回憶,只有一家銀行——渤海銀行2008年表示可以給康復之家發放幾十萬元貸款,但當時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沒有來得及申請,2009年再去問時,渤海銀行卻表示這個業務已經取消了。
經過嚴格審查,渣打銀行最終向康復之家提供了“中小企業無抵押貸款”,但是金額極少。2007年,渣打銀行同意貸款25萬元人民幣,2008年在還款良好的基礎上,貸款額提高到40萬元,而2009年,貸款額進一步上升到60萬元。
這筆貸款的利息是10%,遠遠高于一般銀行貸款5%~6%的利息,而且是每月還款。“雖然很高,但是總比從民間借高利貸更劃算。”不過,這點錢也根本解決不了企業的資金周轉問題,于是柏煜也開始尋找風投,最終獲得了一筆數千萬元人民幣的股權融資。
兩難選擇 股權融資是雙刃劍
雖然眾多的中小企業都爭著想股權融資,但是不可否認,很多企業的心態是復雜的,越是優秀的企業在股權融資上越表現得不積極。
保健酒行業的龍頭老大勁牌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勁牌)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2009年,勁牌實現銷售收入近30億元,已經成長為一家大企業,但是它當初也是從1998年的幾千萬元,到2003年的4.9億元一步一步滾動發展起來的。
勁牌在快速成長的最近五六年中從來沒想過引進風險投資,“我們不想要。”勁牌董事長吳少勛說,也從來沒想過要上市,“既然利潤不錯,干嘛要引進別人當股東來分錢呢?”吳少勛想都沒想就這樣反問。
柏煜也是同樣的看法:“我寧愿貸款,貸款也就是還點利息的事,不是實在沒辦法,我不會拿股權融資。”以開店的數量,柏煜的企業在醫療器械零售行業中已經是老大,但是他擔心,目前規模遠不及自己的競爭對手,如果融資成功,跑馬圈地,會得到后來居上的機會。
柏煜認為,股權融資帶來的問題不少,首當其沖的是經營壓力。資本的壓力是巨大的,為了達到投資方的要求,經營者很可能被迫舍棄步步為營的成功思路,變得急功近利,好好的企業可能因此垮掉。
最明顯的是對賭協議,在這種投資模式的巨大壓力面前,經營者只有變著法地做業績,如果遭遇經濟低谷可謂九死一生。
“對賭協議在國內的投資中非常普遍。”武盛林認為,幾乎100%的中小企業都有融資的渴望,在中國貸款之路難以走通的情況下,大多會歡迎股權融資,但是在企業估值上會和投資方產生分歧,有時還很尖銳。此時,對投資方來說,對賭協議就成了控制風險的有效辦法。
如果企業達到了協議中的指標還好,雙方皆大歡喜。比如蒙牛和摩根士丹利、鼎暉投資、英聯投資的對賭協議,蒙牛實現了年均50%的增長,而投資方也得到了550%的投資回報。但是如果達不到對賭指標,則是企業的一場悲劇。
這樣的例子也不少見。2005年7月,由于在香港上市的永樂電器沒能達到和摩根士丹利、鼎暉投資簽訂的對賭協議盈利指標,最終被國美電器收購。而近在眼前的就是太子奶的案例。
2007年初,高盛、英聯以及摩根士丹利聯合注資太子奶集團7300萬美元,雙方協議,如果3年內太子奶集團業績增長超過50%,就可降低投資方股權,如完不成30%的業績增長,太子奶集團董事長李途純將失去控股權。結果,乳業“三氯氰胺”事件不期而至,太子奶業績大跌,李途純面臨將61.6%太子奶股權轉讓給外資投資方的風險。
在經營壓力面前,甚至出現了大股東將投資“洗”進自己腰包的現象。“大股東洗小股東的錢,這聽起來都可笑。”柏煜說。據行業人士介紹,一家獲得風投的公司,在經營指標難以達到的前提下,置公司經營于不顧,利用虛開合同的方式,將數千萬元投資洗進了個人腰包。
不過,武盛林表示,政府所設立的中小企業創投基金,一般承諾前幾年不圖回報,以便讓企業安心經營。但是,有業內人士認為,在資本逐利的欲望下,那些不是由政府控股的創投基金,很可能無法最終貫徹這一原則。而且,面對4000萬家中小企業,有政府背景的創投基金不過是九牛一毛,絕大部分的空間還得由民間投資來補足。
“讓中小企業都走股權融資的‘獨木橋’顯然不是辦法,政府最應該做的還是改革貸款體系,讓眾多中小企業真正能貸到款,融到資,而不是跟著風投一起,‘忽悠’他們都去賣股權。”一位投資界人士說。
記者觀察
“第一次貸款”攻堅
中小企業貸款困難,主要的原因在于沒有可以抵押的固定資產,而企業在銀行也沒有信譽記錄。
摩高公司自己沒有生產廠,直營的專賣店只占25%。即便有100家直營店,店面是租來的,人員是雇來的,仍然沒有屬于自己的資產。這樣的公司,其特點是只抓設計和銷售兩端,放棄需要密集投資的中間環節,占用資金少,是新時代輕公司模式的典型。康復之家也與此相似,借用高效的物流管理模式,最大程度地減少固定資產投資,便于復制。
如果說這些企業有什么“值錢”的東西,那可能只剩下創新的商業模式了。但是,銀行是不會為創新的商業模式估值的。
由于沒有過硬的資產,這些企業在銀行沒有大筆貸款的第一次記錄,甚至根本就沒有貸款記錄。而銀行看重的是合作多年、“好借好還”的企業信譽,既然沒有第一次,如何判斷這些企業的信譽?
中小企業貸款難,就陷入了這種惡性循環之中。可見,關鍵是第一次貸款。
對于銀行來說,中小企業貸款額太少,風險又太高。從一筆中小企業幾十萬元的貸款中獲得的利潤,遠遠比不上從一筆大企業幾百萬元、上千萬元貸款中獲得的利潤。總之,搞中小企業貸款業務成本太高。
但是,中小企業承擔了大部分人口的就業,扶植是必須的,金融業貸款模式急需創新。
難道說中小企業“貸款難”就真無法克服嗎?
有人這樣建議,能不能大幅提高給中小企業貸款的利率,給小額貸款的利率是大額貸款利率的兩三倍,同時給工作人員更高的提成呢?這樣,對銀行來說,部分彌補了收入不足,工作人員也提高了積極性,對于中小企業來說,也總比到地下錢莊借高利貸要強。
當然,這樣做的前提是對中小企業展開充分的調查。江浙一帶民間融資機構盛行,有的機構給中小企業擔保、貸款數額巨大,卻沒有出現一筆壞賬,其經驗值得國營企業學習。其中,一個重要的經驗就是實行“會員制”。蕭山一家擔保公司為32家企業提供了總額2億多元的貸款擔保,卻未發生一筆壞賬。其具體做法是:企業要想獲得擔保公司的擔保,先要“入會”成為擔保公司會員。每家企業加入擔保公司時,要出資5萬到20萬元不等,成為公司的股東。按出資額不同,企業在向銀行申請貸款時,擔保公司將提供最高5倍于出資額的擔保,擔保公司在為企業擔保時只收取萬分之五的手續費。當然,成為擔保公司會員并非那么容易,必須要通過嚴格審查。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