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也擠萬億俱樂部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11月3日,南京市委十二屆十六次全體(擴大)會議召開,將2012年和2015年定為時間節點,明確提出了其主要經濟指標。
南京提出,GDP在2012年、2015年分別突破6000億元和1萬億元,而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在2015年則要突破1000億元。
「今後3-5年,是南京真正全面轉入科學發展軌道的關鍵時刻。」南京市委書記朱善璐在會上表示。
5年後GDP過萬億
本輪跨越發展,其主要抓手在於產業轉型、城市功能和人才、幹部隊伍建設。
按照既定目標,目前南京電子信息、石油化工、鋼鐵和汽車四大支柱產業必須加快轉型升級,到2015年,4大支柱產業要實現銷售收入11000億元。
產業結構的調整至關重要。
本次會議提出,作為中心城市,南京產業結構到2015年將調整為1.5:44.5:54,服務業增加值到2015年達到5400億元,其中生產性服務業所佔比重將超過60%。
而推動產業轉型的第一步,則是優化生產力佈局,明確南京各級開發園區的功能定位。這也是南京首次將其寫入文件。
「之前為搶速度、搶規模,開發區之間沒有真正實現優勢互補和錯位發展。」南京高新技術開發區的一位負責人向本報記者表示,「園區產業結構雷同現象嚴重。」
這次,他們被定義為以國家級軟件園和生物醫藥園為依托,著力打造應用軟件及系統集成、光機電一體化、智能電網、生物醫藥、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力爭建成國家級創新型科技園區。
按照規劃,到2015年,省級以上開發園區地區生產總值佔全市比例要達到36%,利用外資占75%。
隨著京滬高鐵、滬寧城際等高速鐵路在南京的交匯,城市化成為體現城市水平的重要指標。到2015年,南京城市化水平要達到83%。
金融羈絆
會議還提出,金融保險業增加值在2015年超過1000億元。
「按照目前金融業的增長情況,完成這一目標可以實現。」會後在財金組的討論會上,一位人士表示。
事實上,儘管南京從去年開始提出打造區域金融中心城市的發展目標,但相關政策在貫徹實施上有待完善。
「江蘇銀行在深圳成立分行,初次見面深圳金融辦就帶來了200萬元財政支持金融發展資金的支票,這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參與討論的一位人士在發言時表示。
在個人所得稅的改革上,金融機構等從業人員的個稅目前尚由省級稅務部門的直屬分局集中,未真正成為市級地方財力。
本報記者隨後瞭解到,省級財政在南京金融業的個稅的集中上大約在4億,在個稅退還上,江蘇省對南京只返還了基數:1億元。
其二,南京並未出台同等城市已有的金融發展優惠政策:即對地方控股或參股的金融保險機構,可以適當獲取所得稅和營業稅。若以此計算,南京本級財政可獲得超過10億元。
至於去年江蘇率先實現的分稅制改革中的優惠措施:對地方新引進的銀行保險機構繳納的營業稅,由省給予50%的返還獎勵,則未能得到有效落實。
儘管金融創新服務等諸多內容被寫入創新發展的政策文件體系中,但有金融從業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主要還是原則和方向性的,希望有財稅優惠的具體措施」。
一個事實是,今年上半年就提交南京市委的市金融辦的成立方案,至今尚未有明確說法。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