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房產

瞞天過海摟進天工集團朱小坤被指豪奪6億財富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上海證券報)


位於江蘇省丹陽市後巷鎮前巷村的天工國際,是當地數一數二的大企業,這家公司2008年營業收入近20億元,資產總額達32.31億元,在過去的好幾年裡,一直是丹陽的納稅大戶。

而養育了天工國際的前巷村,則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江南小村莊。這裡的村民通過幾代人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用辛勤的勞動使天工國際從最初的一個村辦工廠茁壯成長為一家國際化的大企業。原本,企業上市之時便是他們收穫的時刻。天工集團持有天工國際2.1億股股份,按照目前天工國際超過3元港幣的股價來算,這個擁有1200多村民的小村莊本該擁有超過6億港幣市值的股票。

然而,天工國際的招股說明書卻寫道,由於前巷村的村民覺得朱小坤對前巷村貢獻巨大,因此村委會已簽署文件將天工國際母公司天工集團全部股權轉讓給朱小坤一家,更豁免了朱小坤近億元的收購款。在這份法律文件生效之後,前巷村歷來享有的天工國際所有股權全部消失殆盡,留下的只是一位名列胡潤排行榜的富豪朱小坤。

這一切看起來都如此不合邏輯。前巷村的人真的甘願「劫貧濟富」?


沒花錢就拿了股權

前巷村的村民將天工集團的大部分股權轉讓給朱小坤,並豁免了朱小坤巨額股權轉讓款,這一事項在天工國際的招股說明書中有明確的記載。

招股說明書顯示:2003年5月30日,朱先生(即朱小坤,記者注)向前巷村村民委員會收購天工集團26%權益,2003年1月6日起效。2003年6月25日,朱先生與於女士(即朱小坤的夫人於玉梅,記者注)分別向前巷村居民委員會收購天工集團約63%及11%的股份。收購後,天工集團於2003年6月25日成為由朱小坤與於玉梅全資所有。於玉梅就收購天工集團的11%權益所支付的人民幣1113多萬元,悉數交付。

但此後,朱小坤的股權轉讓款並沒有支付。招股說明書顯示,在2006年5月28日前巷村村民代表大會上,村民「鑒於朱先生自1984年起向天工集團作出重大貢獻,使天工集團在朱先生的領導下由小型企業顯著成長為現時的規模,且天工集團在朱先生的領導下向前巷村作出社會福利供款,朱先生豁免支付該等對價」。這意味著朱小坤沒花錢就獲得了天工集團26%與63%的股權,款項分別為2916.96萬元和6376.67萬元,共計9293.63萬元。

但是記者在趕往前巷村瞭解情況後發現,事實恐怕並非如此。

一位參加過兩次村民委員會的村民告訴記者,2003年與2006年,前巷村確實召開過兩次村民委員會,但是審議的議題與公開信息的表述大相逕庭。

「2003年,朱小坤的下屬嚴榮華(天工國際的董事、公司辦公室主任)召集大家開會,當時談的是貸款問題。」這位村民表示,「當時他說集體制企業沒法在銀行貸到款,銀行比較願意貸款給個人企業,因此希望大家簽個名,把公司表面上轉讓給朱小坤董事長。當時他強調,這只是形式上的,實際上廠是集體的是大家的,這是永遠也不會變的。」

據稱,會議現場當即有人表示反對。有人提出來:「如果簽了這個字,廠真的變成朱小坤一個人的了,我們這些簽字的人就是前巷村的罪人。」

一位村民代表告訴記者:「當時絕大多數人都沒有想到會出現現在的私有化局面,大家不願意得罪村民們賴以生存的大企業,嚴榮華也一再強調廠永遠是集體的永遠是大家的,因此最後大多簽了名。」

2003年6月25日,前巷村與朱小坤夫婦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將村裡持有的74%股權悉數轉讓,並約定在此協議簽訂的10內受讓人以貨幣形式一次性付清轉讓款。但是,此後這些轉讓款根本沒有到位。

2006年,村委會又開了一次會。這一對前巷村村民與朱小坤都意義重大的「村民代表大會」,於2006年5月28日在村委會會議室召開,當時有村民代表26人到場。會議通過了前述招股說明書所顯示的轉讓方案。

記者輾轉獲得了這份重要的決議內容,從決議中可以看出朱小坤獲得股權的很多情況。決議顯示,2002年底,後巷鎮政府對天工集團的產權做了界定,將天工集團26%的股權界定為朱小坤所有,但由於產權界定存在不盡完善之處,鎮政府讓朱小坤支付天工集團26%股權對價,即2916.96萬元。另一方面,這一決議調整了天工集團剩餘74%股權轉讓的對價,將2003年時轉讓給朱小坤、於玉梅時定下的6826.21與1191.87萬元,調低至6376.67萬元與1113多萬元。值得注意的是,2003年至2006年,天工集團的規模不斷壯大,截至2006年底,公司的所有者權益已達到5.44億元,對應的74%權益應該遠不止這個數字。而且就在次年夏天天工國際即在香港聯交所上市,資產再一次成倍增長,應該已在當時可預見的範圍之內。

更為重要的是,正是這一份決議豁免了朱小坤支付89%股權對價的義務。

決議提出豁免朱小坤支付對價義務有4個原因,其一是他將天工集團的前身前巷村村辦廠扭虧為盈;其二是他帶給天工集團巨大的發展;其三是在他的領導下,天工集團為村裡做了鋪路、綠化等很多好事;其四是他承諾,天工集團今年每年給村裡不少於300萬元的經濟支持。

「其實,只要仔細推敲一下就會發現,這些條款中的邏輯是有問題的。」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相關專家告訴記者,「天工集團作為前巷村集體所有制企業,不斷地給村裡鋪路修橋那是企業回饋股東的行為,與朱小坤是沒有關係的。而他承諾今後天工集團對村裡給予經濟支持,那也是天工集團與村民之間的行為。朱小坤一家等於只付出了1000多萬元,就將當時已經資產數億的企業據為己有了。」

「這就好比幫別人養雞,不能因為給了主人幾個雞蛋,就連雞都不還給人家了。」

另外,這份決議還顯示,當時於玉梅也沒有按規定時間付清轉讓款,直到此次會議召開,於玉梅支付了1000萬元,還需要支付剩餘的113萬多元及利息17萬多元。

村民代表說不知情

整個事件的關鍵在於村民代表可能並不知情。

有村民向記者介紹:「簽字的時候,我們並沒有看過這份文件。我們都是簽在一張白紙上的。」他回憶道,當時嚴榮華對村民們說,上一次簽字的文件不合規範,讓大家再簽一次名,簽名完了之後,天工集團將保證每年給村裡補貼300萬元。所以,當時並沒有人知道簽署這份文件,等於是豁免了朱小坤的股權轉讓款。

記者聞之倍感驚訝,隨即便聯繫到數位當時簽字的村民。這些村民對於兩次會議的記憶各有不同,而且差異不小,但是他們卻都承認了同樣一個情況,即他們從沒有看過自己簽署的文件,也不知道自己的簽字,意味著授權朱小坤無償獲得天工國際的大部分股權。

而且,這一點從會議決議也能看出端倪。此次會議的決議分為三頁,其中兩頁是正文,第三頁是村民的簽字頁,該頁明文標注著「此頁無正文」,因此從實際操作來說,村民確實是簽在了沒有文件內容的空白紙上。

在得到村民的簽名後,天工集團很快獲得了丹陽市政府的改制批示,完成了集團改制工作。

情況瞭解至此,記者走訪了天工國際,雖然記者幾次表達了採訪朱小坤的想法,但是最終還是由嚴榮華接待了記者。對於改制的問題,嚴榮華強調協議的合法性,所有的一切都經過了律師認定和聯交所的認可,細節可以去問相關律師。

對於改制原因,嚴榮華則向記者表示:「是丹陽市政府要求徹底改制,剛開始我們的改制是朱小坤占部分股份,但是政府還嫌我們的改制不徹底,因此我們才繼續進行改制。」

由於當時經手天工國際改制問題的丹陽市體改委已經併入市發改委,因此記者聯繫到丹陽市發改委,發改委的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按照慣例,集體企業的改制一般走的是中介把關、政府審核的程序。從理論上來說,集體制企業所有權不在國家,因此政府只能確認是否合規,一般不會直接主導。

更重要的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以及《江蘇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辦法》,天工集團的改制並不算合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19條規定,涉及村集體經濟所得收益的使用,村集體經濟項目的立項、承包方案及村公益事業的設計承包方案等重大事項,村民委員會必須提請村民會議討論決定,方可辦理。

而前巷村召開的這兩次會議,既不是村委會也不是村民會議,是所謂的村民代表會議。根據《江蘇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辦法》的第13條,人數較多或者居住分散的村,可以設立村民代表會議。村民會議可以根據需要,授予村民代表會議行使村民會議的職權。村民代表會議由村民委員會召集,村民代表、村民委員會成員、村民小組組長共同組成村民代表會議。

但是作為村民代表會議,關於天工國際改制的這兩次會議都不規範。根據江蘇省辦法,村民代表會議首先需要村民大會的授權,村民委員會應當在村民代表會議召開三天前公佈會議議程,並書面通知村民代表。村民代表應當在會前就有關事項廣泛徵求村民的意見和建議。但是記者在當地隨即詢問村民時發現,被詢問的村民都說沒有開過村民大會,也沒有看到過公佈的村民代表會議議程。

而且根據辦法,「涉及本村村民利益和村民普遍關心的事項及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認為應當公開的其他事項,村委會應當公開公佈事項。」但是一些村民則向記者表示,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他們並不知道天工集團已經易主。

「我們此前一直都不知道天工國際已經變成了朱小坤的私人財產。雖然股權轉讓協議早在2003年已經簽訂了,到了2006年所有的協議都已經生效,但實際上我們很晚才知道這個事情。」一位村民告訴記者。

「雖然2007年天工國際在香港上市,招股說明書明確地指出天工集團的全部股權歸屬於朱小坤夫婦,但直到那時我們還是不知道此事。」這位村民告訴記者,「香港上市的文件,村裡是不會有人去找來看的。村裡人是在一個非常偶然的情況下才知道這個事情的。」

他告訴記者:「2007年胡潤百富榜出爐,朱小坤上榜,村裡人這才覺得有些奇怪,不明白他怎麼會這麼有錢。有好事者打電話去胡潤問情況,一問才知道天工集團的股權已經歸屬朱小坤一家。」

這個消息一經公佈便在前巷村炸開了鍋。自那時起,開始有村民不斷向各級機關反映問題,這也已經引起天工集團方面的關注。

「包括天工集團等各方面的人最近都來找我談過話。」一位堅稱自己從來沒有簽過字的村民代表向記者表示,「很多方面的人都希望我承認我簽過這個字,但是我不能認。」

能給子孫留下什麼

前巷村是丹陽市後巷鎮的一個小村莊。長久以來,這裡的百姓依靠江南肥沃的土地,一直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1984年,村民委員會成立了丹陽縣後巷電視天線廠,從事電視天線生產,就因為這個廠,電視天線一度成為丹陽當地小有名氣的一項產業。此後朱小坤轉戰工具行業,並最終建立起天工集團。

眾所周知,蘇南經濟模式曾一度以其集體所有制的經濟發展方式而聞名於世,而天工集團也正是集體所有制下的產物。雖然丹陽有諸多集體所有制企業,而且很多企業都有相當不錯的發展,但是朱小坤的天工集團還是在其中獨樹一幟。記者在當地與的哥聊天的時候,的哥還對記者這樣說:「前兩年,丹陽的經濟一直發展的不太好。當時就有坊間戲言,要想丹陽發展的好,直接叫朱小坤當市長。」

而記者在採訪那些對朱小坤滿腹怨氣的村民們時,他們抱怨之餘還不忘告訴記者,就在幾年前,朱小坤在前巷村還保持著很高的威望。他們甚至提到這樣一件事情:2002年,丹陽市委書記陳耀南因貪污腐敗被捕,而朱小坤被要求協助調查。那時的村民很希望朱小坤能繼續主持天工集團工作,為此前巷村村民還聯名上書。

據介紹,天工集團在做強的同時一直在實施「反哺」村民的計劃。記者在採訪嚴榮華的時候,嚴榮華向記者表示,天工集團每年用於前巷村的經濟支持經常不止300萬元,而最近幾年一直都超過這個數字,有的時候可能還會達到上千萬元。

實際上,只要你是前巷村的村民,每個月都可以領到大米,煤氣,家裡的老人每個月有80元補助,考上大學的孩子還能獲得一筆獎學金。然而,前巷村的一位居民卻拉著記者,激動地對記者說:「其實前巷村的村民,日子過得還是很苦的。」記者對此一直很不解,直到遇到了一位後巷鎮後巷村的普通村民。

前巷村與後巷村一巷之隔,靠得非常近,因此兩個村的情況,兩個村的村民都比較瞭解。後巷鎮的這位村民告訴記者,他們的日子過得比前巷村的居民好多了。記者問,這是因為你們村有更大的村辦企業嗎?沒想到這位村民告訴記者:「恰恰相反,我們村幾乎沒有什麼大企業。」現在這位村民把地租給外鄉人種,把房子租給外鄉人,然後在當地的工廠裡找了一份工作,過著安穩的生活。這位村民告訴記者,「前巷村村民的生活沒我們這麼自在。在過去幾年間,天工集團不斷地征地,因此前巷村村民的地大都沒有了,收入來源少了,只靠天工集團每個月的福利,根本沒法和土地的收入相比。」

「他們可能覺得天工集團是自己集體的企業吧,所以把地都給他們了,但誰知道是都給了朱小坤。」這位村民隨意猜測著並越說越興奮,「不像我們,沒有這種大企業,農田全在自己手上,現在政府對耕地的保護多嚴格啊,根本沒人敢動我們的地。據說要拿耕地,得50萬元一畝,誰拿得起呢?」

記者問他為什麼這麼清楚前巷村的事,他意味深長地回答記者:「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實際上,可供參照的不僅有後巷村,還有紫金礦業附近的村民。同樣是企業改制上市,紫金礦業的那些小村民的命運與前巷村村民大相逕庭。當時的紫金礦業拿不出足夠的現金實行征地移民補償,變相硬性攤派給每個村民一份被為「同康股」的原始股,如今在紫金礦業上市之後,這些當初的「廢紙」使得持股村民個個成了百萬富翁、千萬富翁。相比之下,前巷村那原本可以人人有份的集體資產卻突然全部收歸一個人,從理論上來說,除了約定每年300萬的回報款,天工國際哪怕有再大的發展,也已與這些村民沒有太大的關係了。

臨近的幾個村莊多少都知道一些前巷村有村民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的事情。吳登紅是一位「著名」的前巷村村民,自己開了一個小企業,每年有些不算多但能讓他豐衣足食的收入。他大概算得上是其中的中堅力量。他說著一口帶著濃郁鄉音的普通話,長的黝黑乾瘦。如果你說他瘦,他便會告訴你,就是為了這個事情操心,所以瘦掉了幾十斤。他告訴記者,為了天工集團的事情,他和別的村民曾經6次去北京。

記者此次去村裡調研,見到了很多村民,不少村民都對記者提出同樣一個要求,即不要透露他們的名字,在失去土地之後,天工集團的經濟支持與工作崗位就是他們賴以生存的全部,他們對天工集團多少都帶著一些敬畏,但只有吳登紅是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其實我也被威脅過,我甚至還自己花錢抓住過威脅我的人,」吳登紅告訴記者,「我的情況還不算什麼,前巷村還有一戶居民的房子在半夜兩三點的時候,被人用推土機推倒,那是比較可怕的。」

「自從出了推倒房子事件,股權被私有化公開了之後,朱小坤的威望就再沒以前那麼高了。」一位村民說,「其實,村民們想得很簡單,村民們只想知道為什麼一夜之間集體的資產全部都沒了,都變成他朱小坤一個人的了。村民們總也想給子孫後代留點東西啊。」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