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醞釀"穩外資"新政將引導外資企業適時境內上市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第一財經日報)
在當前外商直接投資(FDI)連續下挫的形勢下,穩定和擴大吸收外資成為對外經濟政策的主調。
昨日,在第十三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新聞發佈會上,商務部副部長陳健表示,當前商務部正在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穩定外資的政策措施。陳健還透露,商務部將參與引導優質外商投資企業適時在境內上市。
重點支持四大領域
據瞭解,這套新政將是一系列新的建議和改進措施,前期制定工作已接近尾聲。新的政策方向主要將重點支持結構調整、擴大就業、區域發展和節能環保等方面的外商投資。
出台背景主要是當前連續八個月下挫的外商投資形勢。基於外資已經很深地嵌入中國經濟的發展,商務部外資司曾發表評述認為,穩定和擴大吸收外資對於當前就業和經濟總量的貢獻作用重大。
金融危機爆發之後,國際市場萎縮,宏觀經濟學界一度曾將經濟增長點著眼在「內需」的擴張上面,沒有及時重視外向經濟仍然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事實上,外商投資企業目前在中國納稅佔全國的21%,出口額占55.3%,進口額占54.7%,直接吸納就業4500萬人。在FDI連續下挫之後,決策部門開始重新審視,由商務部牽頭出台穩定當前外資引入的各項支持政策。
「內資和外資,對於保持經濟的增長是缺一不可的,在全球化當中,中國取得的既有外向型經濟發展成績不能放鬆。」商務部外資司的一位官員近期在這套新政出台之前對CBN記者表示。
據瞭解,新的外資引導政策的產業引導性比較明顯,將加大產業結構升級力度。「將外資引入高新技術產業,不僅僅引入資金研發,還要引入技術應用和管理創新。」上述官員說,「以便更快推動產業升級。」
除了高新技術產業,商務部還將引導外資投向先進製造業、節能環保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同時鼓勵外商投資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大、帶動農民增收的農業、種植業、養殖業和農產品深加工,引進現代農業技術和經營管理方式。
國際引資競爭加劇
商務部提出的穩外資新策,另一背景是全球FDI市場的競爭加劇。
目前,為應對金融危機,不少國家進一步放寬對外資准入的限制,出台稅收減免等優惠政策,使得我國吸收外資面臨的國際競爭加劇。
此外,為保住和創造新的就業機會,發達國家對實體經濟重視回升,採取財稅等措施吸引跨國公司資金回流,對外轉移製造業進程將放緩。同時,跨國公司為了度過危機,大幅重組其全球投資,導致國際資本將更多地在發達國家之間流動,對發展中國家的投資將相應減少,國際資本流向發生變化。
但陳健副部長昨天表示,雖然中國的FDI持續下降,但在全球FDI總量中的占比沒有下降,中國仍是全球外商直接投資首選地。
對外資進入房市 仍持謹慎態度
在穩外資新政出台前,一度曾有媒體報道,針對國內自去年陷入低迷的房地產行業,政府將「鬆綁」外資進入。商務部已於近日表態,認為報道和傳言失實。
據CBN記者瞭解,商務部相關人士表示,由於地產行業的特殊性,對於「外資」的進入,目前仍應持一種謹慎的態度。
不過近期,外商投資房地產的行政審批環節確實有所簡化。據《上海證券報》報道,國家外匯管理局不久前下發一則簡短通知,明確各分局(外匯管理部)和外匯指定銀行可直接通過商務部官網查詢檢索已通過商務部備案的外商投資房地產企業名單,並據此辦理外資房企外匯登記和資本項目結售匯業務。
此前,在2006年和2007年間,為了避免大量外資入市推高中國樓市,外匯局曾聯合多個部門連續在借用外債、外匯登記和結匯方面對外資房地產企業加強了管理。
一位熟悉外匯政府管理的專家昨天對CBN表示,今年對於外資投資地產的行政審批確實有一個環節有所簡化,但總體控制還是維持2006年開始形成的框架,還不足以說明政府在房地產行業上對外資有放開的跡象。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