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希望各國平等對待中國投資(更新一)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世華財訊)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3日表示,中國堅持以企業為市場主體、按商業原則開展對外投資合作,希望各國能夠公平、透明、平等地對待中國企業投資。
據新華社11月3日報道,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曉強3日在此間說,中國堅持以企業為市場主體、按商業原則開展對外投資合作。包括中國國有企業在內的中國企業,應與其他國家的投資者一樣得到尊重。「希望各方能夠公平、透明、平等地對待中國企業投資」。
張曉強在3日召開的中國對外投資合作洽談會主論壇上說,中國政府將在充分尊重企業對外投資自主決策權的基礎上,通過加強多雙邊合作、完善法律政策體系、建立健全服務體系、引導規範企業行為等,支持有條件的企業積極穩妥開展對外投資合作。
張曉強說,近年來,中國企業對外投資快速增長,在投資領域、主體、方式上呈現多元和多樣化特點。2002年至2008年,中國企業的年度對外投資額從27億美元增長到約560億美元,年均增長速度達到66%。至2008年底,中資企業的境外投資存量達到1840億美元,境外資產總額超過10000億美元。
在投資領域方面,中國對外投資已經從過去以貿易服務和小型加工為主逐步發展到能礦資源開發、家電輕紡等加工製造、基礎設施和高新技術產業等領域。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總存量中,商業服務類占29.7%,金融類占19.9%,批發零售占16.2%,採礦業占12.4%,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占7.9%,製造業占5.3%。
張曉強認為,中國企業通過對外投資,不僅提高了自身的國際化水平,也為東道國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很多中國企業在商業經營的同時認真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如為投資項目所在地的人民無償提供醫療設備及服務,捐助當地的教育,免費供水、供電。
他說,中國企業與發達國家或發展中國家企業聯合開展投資也有了良好的開端,2008年末,境外中資企業僱傭外方員工達到5.5萬人,中國企業在一些發展中國家參與建設的鐵路、公路、電力等項目促進了當地基礎設施發展,為解決其發展瓶頸起到了重要作用。
「正是由於發掘、發揮了各方互補優勢,實現了互利共贏、共同發展,中國企業對外投資才呈現出旺盛的生命力,在資源領域的投資合作也是如此。」張曉強說。
張曉強表示,將中國企業對外投資行為政治化的說法和歧視性做法有違事實、有失公平。
對於部分言論對中國企業「走出去」行為過於政治化的解讀,張曉強強調,將中國企業對外投資行為政治化的說法和歧視性做法有違事實、有失公平,最終將使合作各方的根本利益受損。
他指出,中國大部分國有企業已完成公司制、股份制改造,相當部分企業已在境內外上市,這些企業是基於自身發展需要和比較優勢、遵循商業原則開展境外投資的,應該與其它國家的投資者一樣得到尊重。
為期兩天的中國對外投資合作洽談會是由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和規劃協會、國家開發銀行共同主辦。來自歐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等20多個國家將陸續舉辦專場投資說明會,吸引包括中國在內的境外投資。
(杜琰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